中国有一个姓氏,三笔就能写完,但很多人却不会读!

温史司 2020-11-09 11:34:02

姓氏是一个人最有特色的个人符号,几乎每一个人的名字里都有着取名人的特殊情感,所以名字对于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和名字相比,姓氏则相对固定。时至今日,一些曾经门庭显赫的家族里还完整地保存着族谱。从先辈开始算起,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使用着同一个姓,这无疑是最有力的延续。

姓氏也一直是民俗学的大学问,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想把常见的姓氏收集完整然后汇总。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家姓》就诞生了。可是中华大地上有那么多人,天下的姓氏又怎会只有一百个呢?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彡”姓。

“彡”姓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笔画极少但是却又极为生僻。那么这个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一切都还要从复姓"彡且"说起,"彡且"也可以写作"彡姐"。

早在汉朝时期就有很多生活在陇西地区的人们姓"彡且"。而且自从陇西郡设立之后,政府对于人口的流动把控也变得严密了起来。于是很多人也就不再大范围地流动了,于是姓"彡且"的陇西人就一直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区,这也就是"彡且"这个姓氏不常见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彡"渐渐地取代了"彡且",这也许是语言在自然进化和选择中的简化结果,也有可能是某些人为的原因。虽然姓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彡"的基本内涵以及作为姓氏的用法并没有改变。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根据很多学者专家的考证,早期的姓氏可能起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因为原始时期,汉字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人们没有办法用汉字来表示自己的归属感。但是几乎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图腾,图腾就是表明身份的媒介。

图腾之后就是部落的名字,这些名字也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化成了姓氏。换句话说,只有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的人们才有资格共用一个姓氏。所以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人们血缘的象征,姓氏是具有极大意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传承。

姓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演化的过程极为复杂多变。所以对于很多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而言,这都是一个宏大的议题。《百家姓》、《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书籍都是姓氏研究的累累硕果。

而在这些数量繁多的姓氏中,生僻姓氏又是一个别有意思的研究分类。事实上,除了"彡"之外,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姓氏。曾经有人盘点了生僻的姓氏,"别"、"虎"、"操"都赫然在列。不仅如此,有些姓氏还有多种读音,在不同的地区居然有不同的读法。重、区、仇……都是很有意思的多音姓氏。

0 阅读:24
温史司

温史司

还原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