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40,劝你查一下这3个指标!不是三高,却也是心血管“杀手”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2024-08-09 14:15:38

“我的血压、血脂都不高,我查过的,我的心脏肯定也好得很,我会心慌,肯定就是因为最近没睡好!女儿还非要带我去医院检查,我才不去花那个冤枉钱呢!”

65岁的周叔正在跟小区的老人一块聊天,见我过来,非得拉着我问:你说是不是,这个检查我没必要做吧!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三高我都没有,不可能得那些冠心病、心梗、脑梗啥的疾病,女儿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听周叔这一问,我想到了之前的一位病人。

跟周叔一样,这位患者对自己的身体自信得很,50多岁的时候去做了个体检,确实血压、血脂和血糖都不高,打那之后,他就觉得自己压根不可能得那些老年人常得的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再也没去过医院体检。直到在他62岁的那年,他最初就是觉得手脚麻木,偶尔会头晕,即便如此,他也和周叔一样,坚持认为这只是最近没睡好觉导致的。结果,就在之后没多久,他就突发脑梗,被送进了医院,再也没有醒过来。

很多中老年人应该会和周叔一样,觉得只要血压、血脂和血糖是正常的,心脏和大脑就一定是健康的,所以即便身体已经发出了预警信号,依旧拒绝去医院检查,结果一拖再拖,可能真就把命给搭进去了。

警惕:除了“三高”,这些指标太高也很伤血管!

现如今,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一直都是中老年人群比较忌惮的一类疾病,这病的可怕就在于一旦发生,就意味着终身都要与之相抗衡,病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多,搞不好还会致残、致命,绝对是谁摊上谁倒霉。

正因为心血管疾病如此常见,就好像谁到了五六十岁还没个“三高”,都显得不太合群。而老年人也会到处寻求保护血管的“大招”,什么吃洋葱、喝醋,还有输液通血管等等,但凡觉得有用的,就都会去试试。可与此同时,也有些人觉得,我没有“三高”,血管就一定很健康,心血管疾病就一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事实上,“三高”虽是诱发脑梗、心梗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人到中年,想要不被心血管疾病缠身的话,也不该只盯着血压、血脂和血糖这三项指标,而是要结合自身所伴有的各种危险因素,做更为全面的检查,包括颈动脉彩超、心脏检查、脑部CT等,以便更好地预测心血管风险。除此之外,还有3项比较重要的指标,也需重点监测。

1. 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硬化指数(AI)=[血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顾名思义这是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一个指标。正常情况下,这个值应该是越小越好,小于4就说明动脉硬化的程度较轻,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但如果大于4的话,说明已有动脉硬化,数值越大的话,那面临的心血管风险就越高。所以说,不要以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高了就没事,TC和HDL也需要重点关注。

2.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也是不容忽视的心血管“杀手”,现有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促进脂质沉积于血管壁,还可能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总之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确实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对已经有“三高”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去查一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一般来说,它的正常水平是5-15μmol/L,若高于15μmol/L就属于超标了,必要时需要采取措施来进行治疗,比如服用叶酸片等,可帮助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具体该怎么办,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

3. 心率

有句话说“人这一生,心跳的次数是一定的,一旦跳完了,人也就没了”,虽然没啥科学依据,但可以肯定的心率太快一定没啥好处。大量研究证实,静息心率太快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更高。不仅如此,还有人曾对心率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心率太快确实也会影响寿命。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静息心率应该在60-100次/分,但其实理想的目标应该是在90次/分以下,尤其是对于有些特殊人群来说,应该更要注意监测心率的变化,比如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够控制在75次/分以下,冠心病患者最好能控制在55-60次/分以下,老年人最好也能低一些,只要没有黒蒙、头晕等不适,60次/分以下也算是最佳水平。总之,上了年纪后,心率高低也一定要在掌握范围之内,心率高了,必要时也得吃降心率的药物才行。

2 阅读:203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简介:80后王药师,关注用药安全,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