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养生|探秘血瘀质的健康之道

悦悦谈健康 2024-01-13 13:01:15

体质,是人生命过程中由先天遗传(禀赋)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方面所固有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研究不同体质的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

中医体质学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临床诊疗中,在体质辨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实现个体化诊疗;贯彻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体质——血瘀质。

血瘀质(G型)

总体特征

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

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

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

易患癞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寒邪。

判定方法-血瘀质(G型)

回答上表中的全部问题,计算转化分=得分/32×100。

判定标准:

假如您上表得分≥40分,很大概率上您是一个血瘀质的人。

血瘀质人群的养生保健

不同体质人群的养生,都可以从起居调养、情志调养、运动调养、饮食调养等多方面进行。应遵循顺其自然,顺应四时,强调天人合一的原则。

起居调养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血瘀质人群不耐寒邪,胖人瘦人均可出现,日常生活中应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注意动静结合,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居住环境宜温暖舒适,不适合在阴暗、寒冷的环境中。还应按时作息,防止久坐,不可贪图安逸,加重气血郁滞。

情志调养

气为血之帅,血瘀质人群需注意情志舒畅,勿恼怒郁愤,以免气滞血瘀。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紧张或抑郁,听舒缓的音乐,舒缓情绪。均有助于气血调畅,改善血瘀。

运动调养

血瘀质人群每天应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促进全身血液的运行,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避免剧烈以及过量的体育运动。可采用慢跑、快走、登山、游泳等方式,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八段锦也可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八段锦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和“双手托天理三焦”有助于调畅气血,可加做1-3遍。

经络穴位保健

选穴:血海、内关。

定位:

血海: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内关: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及内关穴。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疗程:每日1-2次,10天1个疗程。感觉良好者可长期坚持。

饮食调养

血瘀质人群建议适量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黄豆、黑豆、木耳、香菇、油菜、萝卜、茄子、海带、紫菜、韭菜、洋葱、大蒜、醋;山楂、橙子、柚子、桃子、芒果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

不宜过食酸涩、高糖、高盐、生冷寒凉类食物,不宜大补,少吃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应戒除烟酒。这些食品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增多,加重血瘀症状。

推荐食疗方——三七当归乌鸡汤

食材:乌鸡1只,当归15克,三七5克,生姜1块。

做法:乌鸡放进容器里,把洗好的当归、三七和生姜一起放在乌鸡上。加入适量的盐,加清水没过乌鸡,然后盖上盖子,煮制烂熟即可食用。

三七活血化瘀,止血定痛,是理血的要药,当归养血活血。尤宜于偏于虚弱的血瘀体质者食用。体质偏热者,可不用当归,改用丹参亦可。

推荐食疗方——山楂桂枝红糖汤

食材:山楂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

做法:将山楂、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此汤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体质偏寒的血瘀体质者,痛经者尤宜,桂枝也可换用生姜。血糖高者、胃酸多者不宜。

推荐代茶饮——丹参玫瑰花茶

丹参5克、玫瑰花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3-5杯。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可活血调经、祛瘀止痛、清热凉血消痈、养血除烦安神。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可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化瘀、理气调经。

二者合用,性味平和,理气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安神。尤宜于气滞血瘀体质者饮用。

推荐代茶饮——黄芪当归茶

黄芪10克、当归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3-5杯。

黄芪性微温,味甘,可补气健脾,补气行血;当归性温,味辛、甘,可补血调经、化瘀活血止痛。

二者合用可补气血,化瘀血,尤宜于气虚血瘀体质饮用。

【参考文献】

[1]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9月21日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11〕147号印发)

[2]《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李金辉

0 阅读:11

悦悦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