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离开之后,才是痛苦的开始。
因为原配妻子很可能会在此次创伤之后,陷入一种“强迫性重复”的心理机制。
人们看似会对快乐上瘾,其实更让人控制不住沉迷的是痛苦,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强迫性重复”。
1
什么是“强迫性重复”?
你们有没有发现,痛的感觉比爱的感觉强烈,悲伤的记忆比快乐的记忆清晰?
所以当你的伴侣做出伤害你的事情之后,你很难感念起他对你的好,无论他之前为你,为你们的家庭付出过多少,这一刻,你都会不自觉的推翻一切,认为对方就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坏男人。
也许他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只有这一次做了一次坏事,那么从前的所有好事加起来,分量都不如这一次的坏事重了。
当下你会忘记所有你们之间的甜蜜,只盯着他对你的伤害,幻想着他下次出轨的场景,重复回放着他跟第三者相处的记忆,不断的在痛苦里沉沦。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痛苦的感觉虽然不好受,虽然你在理性的避免一切痛苦情况发生,但是你的潜意识却无法控制的被痛苦的感觉吸引,这样的人,通常都在经历一种叫“强迫性重复”的过程。
某些东西强迫你重复的感受痛苦。
第三者虽然离开了,但是这场婚姻危机带给你的伤害并没有结束,那些痛苦历历在目,同样会让你痛苦的还有你们婚姻里潜在的隐患。
比如伴侣和第三者是否已经完全的切割,伴侣出轨的原因是不爱了、是厌倦了,还是解决不了婚内矛盾而选择的逃避手段?
比如对方出轨是不是代表他以前也有出轨过,还有他是否以后也会像别人说的一样“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以及修复后的婚姻到底该如何相处?原本导致出轨的本质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如果你们的婚姻在第三者出现之前早已千疮百孔,那么第三者的离开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这个遮羞布被撤走之后你们的问题再次暴露在了眼前而已。
很多时候第三者只是婚姻破碎的结果,并不是原因。
第三者的出现,在给你敲响一个必须要去治理婚姻问题的警钟,在告诉你婚姻不是那么容易经营的。
这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导致你痛苦的原因。
这些痛苦就像滚雪球一般永无止境越滚越大,停下来很难。更重要的是,深陷痛苦之中时,你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安定感。
每当你痛苦和不安时,只要不断的去想象最坏的结果,提前预设一切最坏的可能,内心就能获得安定感。
所以原配自己也不愿意一直抓着过去的东西不放,是潜意识里的恐惧驱使自己一直进行着“强迫性重复”。
2
为什么你要去“强迫性重复”呢?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这跟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有关。
童年时期有过一定痛苦的创伤经历的人,在成年后更容易陷入“强迫性重复”。
所谓“痛苦的创伤经历”不一定是某一次令你印象深刻的创伤事件,更可能是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的。
比如,父母如果总是打压、批评、指责孩子,孩子内在的主体就更容易受伤,逐渐内化自卑和自我质疑的个性特征,长大后的每一次自我质疑,都是对童年时痛苦的隔空呼应。
我们会发现,那些小时候经历过痛苦的人,对痛苦的感知力比对幸福的感知力强大很多。
所以这部分人在长大后的情感关系里更容易产生受害者思维,因为他们过于盯着那些痛苦的隐患,而忽略了幸福的细节。
最可怕的是,频繁的打压,造成的心理创伤,会塑造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安全感,人会不自觉的去追逐这种安全感,即便追逐的方式是不断的刺痛自己。
比如你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阳光的国度,只经历过黑夜,那么黑暗的环境对你来讲就是安全的,阳光反而是陌生的东西,你很难克服自己的习性顺利的接受阳光的洗礼,你会不断的去追逐黑暗的环境。
虽然长大后很多人会告诉你阳光下才是健康的,但是你的潜意识仍然会强迫你去重复追逐黑暗。
受过创伤的孩子,也会强迫性重复早年间的创伤。每当你感觉到受伤、害怕、自我质疑的时候,童年时那些熟悉的感觉回来了,你的“内在小孩”就好像回家了一样安全。
那么这个“强迫性重复”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呢?
当伴侣选择第三者而没有选择自己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不够年轻漂亮,不够温柔体贴;
当伴侣不回复自己消息的时候,你会怀疑对方宁愿和别人在一起,也不和自己在一起;
当伴侣承诺再也不会出轨,你会怀疑对方只是敷衍,而不是真心切断了婚外情;
当伴侣因为琐事跟你吵架的时候,你会想到他是不是故意挑剔你,厌倦你。
你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关注消极的、造成痛苦的部分,而不是积极的、再次创建快乐的部分。你对消极部分的关注,会造成你在实际行动中做出过多防御的姿态,从而推动事实往消极的方向走。
这也是很多原配在跟伴侣复合之后,又再次陷入被出轨危机的原因。
人在防御的时候,情绪是最好的武器。
你的情绪会被强行唤起,支配大脑做出很多身不由己的行为。
比如批判和指责对方的错处,翻旧账猛踩对方的痛点,或是把对方往外推的更狠,测试他会不会离开。
对方接收到你的攻击以后,也会不自觉的转入到防御的姿态,双方就错过了好的沟通机会。
同时你也在寻找自己熟悉的痛苦的感觉,当你痛的时候你也在拉着他感受痛苦,那么对方感受到这一部分之后,他再出轨或是再次想分手的概率一定会上升。
3
如何走出婚外情的“强迫性重复”怪圈?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重复痛苦,那些痛苦的熟悉感让人着魔,所以即使有走出痛苦的机会,他也会选择继续痛苦。
但也有的人可以在婚外情危机之后,跟伴侣变得更加亲密,让婚姻关系更上一层楼。
区别就在于后者不会一直重复痛苦的感觉。
相比前者,后者能更加清醒的意识到,即便在如此亲密的夫妻关系里,彼此仍然要做好课题分离。
犯错是你的课题,而接纳童年的空洞是我的课题,我们只要各自能够理清自己要面对的课题,婚外情这一关就不会那么难过。
比如你的课题是童年创伤,每次遇到情感问题的时候就会创伤闪回,那么如果不修复自身的问题,后面每一次遇到情感危机都会重蹈覆辙,所以解决婚姻危机的终极秘密武器其实握在自己手里。
你要先解决自身的内在创伤问题,完善自我的人格,才有能力去拉动对方的能量,改善婚姻关系。
否则你所谓的跟对方的沟通,其实都是在对过去的自己喊话。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观察和认识自己的思维习惯,复盘自己童年时候跟父母的相处模式,判断自己内部有没有空洞。
很多人在咨询过程中都认为自己没有过任何创伤,但是仔细复盘过去的时候,也会突然发现,父母亲其中有一方是不够健全的人格,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很多精神压力,经年累月的内化在自己的思维方式里,导致自己看问题总是倾向于负向思维。
作为咨询师给你一点建议,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
1.我的内心是否一直以来都有空洞?
2.我的情绪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责?
3.我是不是过往经验的产物,现在的我是不是过多的被框在过往的经验当中?
明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之后,你会更清晰的认识自我。
要接纳自身的情绪反复,任何人面对婚外情都不可能轻易的过去,不要逼自己在某段时间内非得翻篇,不然会适得其反。
情绪就像一条河流,堵不如疏,这条河如果被堵住了,就会一直蓄水,最终堤坝被沉重的水压给击毁,就会形成一场水灾爆发出来。
所以要接受自己情绪反复时候的想法。
比如你觉得心里过不去的时候,尝试跳出当下的时间节点,宏观的看待整件事,那么会有这么几个问题浮现出来:
1.对方是否也觉得过不去?他有某些行为或者语言曾经透露出这一点吗?
2.这种感受是不是持续出现的,有没有那么一些时刻你相信你们的婚姻危机已经过去了?那么当时你的心态和现在你的心态都是恒定的吗,是不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了?
3.如果放任这种“过不去”的感觉一段时间,它是否会消失?
4.难受的感觉会永远存在吗?
捋清楚这几个问题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是能够接受情绪反复时候的那些时刻的,当你能够接纳自我情绪,你自然有能量去改善婚外情之后的余波问题。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陷入强迫性重复的时候,“指责-内耗-指责”的循环就会开启,你一定想要身边的某个人为你的情绪负责,但这是没有必要的,你必须要学会主动打破这个循环,不管发生什么事,先停止指责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我们能用到的最好方法仍然是跳出当下,比如说你可以创造一个“分身”出来,当你自己身处在“指责-内耗-指责”的循环里的时候,你的“分身”负责提醒你“现在是时候停下了”。
你的“分身”会打破你的循环,引导你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当你无法停止的时候,就会揪着当下的表面细节,一直跟对方内耗。
可你一旦停下了,你会发现修复后的婚姻没有那么难以经营,因为对方也是想好好过日子才回归的,你们的目的相同,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在婚姻的航程中,要做掌舵者,而非随波逐流者。
有勇气自己掌舵、且有能力自己把方向控制好的女性,永远也不会在一段婚姻关系中吃亏的。
诚然不是所有出轨的人都会好好的回归家庭,有的人本身的人格就有问题,所以出轨后一定会再犯。
但如果你本身的思维方式就倾向于弱者思维,负向思维,那么不管对方是怎样的人,都有更大概率被你推向老路。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叫做“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更容易”。我们要想做掌舵人,就必须要学会灵活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样才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