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之源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经过数十年的割据混战与兼并,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之时,全国最大的割据军阀势力便只剩下据江东的孙策、占荆州的刘表、据益州的刘璋、占有凉州的韩遂与马腾、盘踞辽东的公孙度等六七股势力,而这其中势力最大的便是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
曹操虽然养祖父是当时权横一时的宦官曹腾,但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和腐朽的宦官势力决裂,史称曹操“少机警,有权数”,并有“不戚年往,忧世不治”的志向。以敢于同宦官斗争而著称于世,深受当时社会名士的好评,大名士许劭称赞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图片来源于网络(影视剧中的曹操)
黄巾起义之时,曹操以镇压起义开始崭露头角,在镇压过程中也逐渐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建安元年,他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豫州,就在这时曹操做了一个关键的决策——迎当时东奔西窜,不知明日在哪里的汉献帝到自己的辖地许昌,而这个决策也让他在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绝佳地位,同时在经济上采取了屯田的手段,得谷百万斛,解决了军粮紧缺的问题......
从建安二年(197年)开始,他先后大败袁术、攻杀吕布,打败刘表、张秀,击溃刘备,成为问鼎中原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袁绍画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何要强调之一呢?
因为当时还有一位人物也是曹操问鼎中原的有力竞争者,那就是袁绍。袁绍出生于“四世五公” “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氏家族,在士大夫之间有极强的号召力,这一点曹操远远无法与之相比,同时袁绍在诛灭宦官势力时又出了大力,军阀混战期间,袁绍的势力也极度膨胀,先后占有青、冀、幽、并四州之地。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曹操与袁绍自然免不了一场血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之血拼
就单从军事实力客观上来讲,曹操并不占据优势,甚至是处于极度的劣势地位。当时,袁绍拥兵十万,战马万匹,粮草充足;反观曹操一方只有一两万人,且粮饷不足,大部分人并不看好曹操,这其中甚至包括曹操本人也缺乏信心。
此时,谋士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荀或、郭嘉等人为曹操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指出袁绍方不仅有政治腐败、用人不当、治军不严的致命缺点,而且袁绍此人性格外宽而内忌、遇事犹豫寡断,而曹军则与之相反,这些正是曹操的长处,从而给了曹操信心。
曹操激励军队将士说:“吾知(袁)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决心同袁绍一决胜负。
战争上,曹操充分发挥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采取了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战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先佯渡延津(河南汲县东),似欲抄袁军后路,待袁绍分兵应敌,即迅速袭白马(河南滑县东),此战中,曹军以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此时,关羽还并未与刘备结义,仍属曹操部将)为前锋,曹操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紧随其后 。关羽望见了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在张辽军队与颜良军队交战之时,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又拔出腰间佩刀斩其首级而归。袁军诸将都不能挡住关羽,袁绍军队溃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又在另一战中斩杀袁军大将文丑,并亲率大军在官渡等地与袁绍十万大军抗衡半年之久,就在双方胶着不下,曹军日益走向劣势之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前来投奔曹操,并给曹操出了一个火烧粮草的妙计,也就是人们熟悉的“火烧乌巢”,袁方万余车粮草被烧,守将淳于琼也被杀掉,袁军军心动摇,全线崩溃,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余下七万多袁军主力皆被坑杀,自此北方再也无人能与曹操抗衡,不久,曹操便基本统一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