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欧洲天主教鼎盛时期到底有多腐败?

踏雪逛长安 2022-04-12 10:36:3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是各国最有实力的封建主,恩格斯指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在当时的天主教国里几乎人人都是教徒,而且每一个人的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会受到天主教的监督和支配,也就是说中世纪西欧整个文化思想领域都受到天主教的神学思想统治,这是多么庞大的统治力量啊!

天主教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特别是教皇的权利更是万人之上,他一人集财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西欧各国的天主教会都直接受罗马教廷的支配,大主教、主教、神甫和僧侣都不受当地政府的管辖,拒绝向世俗权利效忠,是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甚至在教皇权利达到顶峰之时,他甚至可以肆意的干涉各国内政,可以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可以将皇帝或国王放逐......欧洲中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事件”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力高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

西克斯特四世(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主教拥有如此大的权利,聚敛财富之巨自然也不难想象,它不仅向农民征收什一税,还征收包括但不限于赦罪费、法庭诉讼费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甚至不惜利用权势和宗教迷信进行敲诈,1476年教皇颁布了一项法规,购买赎罪券可以将死去的亲人从炼狱救回他们的灵魂,当时的一位多明我会修士台彻尔,在大肆宣传赎罪券时说:“赎罪券乃是上帝高尚的礼物。买了赎罪券的人,不但他以往的罪可以得到赦免,将来的罪也可以得到赦免。”

除了兜售赎罪券以外,买卖神职、行贿受贿,也是教廷们发财致富的手段,这种情况在16世纪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教廷还为此特地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据史学家估计,1512年之时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

当权力不受约束之时,必然会滋生严重的腐败,16世纪的天主教就是如此。

英诺森八世(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会内部贿赂成风,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枢机主教当选的,西克斯特四世就是通过贿赂当选为教皇的,在他之后继任的英诺森八世亦是通过贿赂当选教皇的,在位期间,这位教皇通过出卖神职敛财达数百万之巨,并且据说英诺森八世就有八个私生子。有道是,上之所好,下必从之。瑞士教会的一个主教将他自己管辖下的一个修女院的修女变为自己的情妇,当时有个形象的说法:在教堂的院子任何地方挖下去,都是婴儿的尸骨。还有的将自己的住所变为赌场,种种奢靡手段,数不胜数......

可以说,天主教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整个教会的名声摇摇欲坠了,教会到处充斥着贪婪、自私、专制、残暴,最终迎来了人民的怒火——宗教改革运动!

0 阅读:1460
踏雪逛长安

踏雪逛长安

讲有温度的历史,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