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怎么改变命运?

地产看 2024-06-10 08:41:08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1342万学子正在为改变命运奋笔疾书。

昨天我在文章开头说,高考仍是当前人才选拔最公平的方式没有之一,很多人表示不服。

然后他们搬出北京上海的例子,以证明高考也不是绝对公平。这多少有点抬杠的意思。稍微有点社会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正如迅哥所言,世上的事情本来就不公平,你越想要公平,反而越容易遭受不公平。俞敏洪也是被生活吊打无数次才感悟到,原来成功不是比较,而是超越自己。

这其实说的就是相对公平的概念。我们很多人总是把公平和平等划等号。认为全国一张卷才是公平,认为所有人一个分数线才叫公平,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平等观,这不是公平。

明代还有南北卷之分,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南方人更擅长考试。从国家角度而言,那就只能卷分南北才能保证公平。现在我们西藏新疆录取线也很低,道理大体也是一样的。

虽然我也一度不太理解为什么北京上海考生分数线那么低,这些城市本身就拥有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后来我研究后发现也不是那么简单,这是基于特大城市发展策略和人口结构决定的。北京上海当年人口政策执行最严格,本地考生急剧减少,所以就给了他们一些倾斜。

其实省与省之间也有差异。比如江苏、河南、山东那都是教育大省,但一本线的录取率并不高,所以才有前几年成立山河大学的呼声。这些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相信国家也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一步步改善。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教育如此,其它亦如是。别指望社会为你而改变,很多时候你只能改变你自己。这是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

说完公平问题,再回到高考能不能改变命运上来。大家应该也都发现了今年高考人数1342万人,创历史新高。而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预计1179万人。也就是说,随着人口高潮的到来,明年、后年、大后年,未来五年内都将是越来越难的就业季。

这1342万人,无论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是要进入社会的,都是谋一份工作吃饭的。那么他们这一代就意味着从幼儿园开始到高考,到读研读博,再到就业、结婚生孩子,那得全程高能才不至于被甩下,这种压力确实非常大。

所以大家就得死命地卷。然后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就应运而生,2016年市场规模也就1个亿,8年过去跳涨10倍。就连张雪峰的服务价今年也从1万元突然涨到17999。问题还不是张雪峰亲自一对一辅导。

据说1万张梦想卡一售而空,仅此一项就让张雪峰狂揽2亿。你说饥饿营销也罢,割韭菜也罢。这只有学爸学妈才知道值不值。相比较于一考定终身,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就意味着第二次生命,进而意味着阶层跃迁,所以1万8算什么,18万都有人掏。

但找张雪峰指导就能逆天改命吗?也未必。因为现在社会轮动太快,快的3年慢的5年,产业轮动就过去了,以前房地产大火的时候土木工程香不香?以前金融行业如日冲天的时候,经济管理香不香?再往前看,新闻、师范专业香不香?

所以张雪峰也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他只能告诉你1万8范围内的信息甄选,告诉你一个目前来说可能是正确的选择,但从长远来说,他也无法把握时代脉搏和国运走向。过了选专业这个赛道,还将面临一个更重要的赛道,那就是就业。

别人学金融能进银行证券,到了你这儿可就不一定了。其实卷到最后你会发现,卷的哪是专业,明明是爹。北漂骑手钱灏奋斗20年供养儿子大学毕业,结果怎么样呢,还是找不到工作,只能跑到北京成为骑二代。

但低级红高级黑的一些媒体非要把三代烟草人电力人拿出来撩拨公众神经。同样都是大学生,怎么同个院系九种命?无非是境遇不同,你妈有差别,平台分高下罢了。有个好爹,提前就能给孩子做好规划,就像江西那个周公子一样。

有人说,人生的下半场,拼的就是孩子。其实拼的哪里是孩子,是父母。人到中年才发现,这世上最无力的事情,就是看着孩子一步步过得还不如自己。

你可能认为我说这个有点消极。其实不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要想改变孩子的命运,光靠孩子自己不行,父母也得和孩子一起努力,甚至比孩子要更努力,所谓的起跑线不就是父母助跑的终点线吗?孩子能飞多高取决于你能创造的高度。

我们必须要认清现实。无论古今中外,跨越阶级的人都只会向上兼容,不会向下包容的。因为人家也是历经刀山火海、头破血流,甚至是拿命换来的,经历了几代的努力才有的今天,凭什么跟你平起平坐,苟富贵勿相忘?

还有像那些因公殉职的烈士,那些支援边疆的勇士,给大家的孩子高考加分,我认为那也是人家应得的,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你的人生只会抱怨,那么这种怨气也会传承下去,世世代代都跳不出命运的沼障。

真正清醒的人,会从自己这一代开始努力,努力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平台。

当然我们也不能拿个例来比较,比如前面所有的两代快递人和三代烟草人,其实都是个例。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学历不值钱了,能不能找到工作或找到一个好工作,本质上和专业没有太大关系。

广州6万外卖骑手,本科率达到30%以上。你说他们学的什么专业?有外卖专业吗?有骑手专业吗?没有。他们考公考编拼不过学霸,更拼不了爹,他们只能靠自己,先找个养活自己的工作,就是这样。

以前村里出个大学生那都是破天荒的事,不说万一挑一那也是百里千里挑一吧。现在呢,硕士满街走,本科不如狗。这都是这20年扩招后的结果。大学生从80年代初的2.2%飙涨到现在的50%。一句话,大学生不值钱了。

那么为什么要扩招?当然是入世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不说,我们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素质提升了。另外,教育的本质也产生了变化,以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出来那是国家干部,现在博士毕业都得自己找工作,通过二次考试才能决定录不录取。

这就告诉我们,高考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一种筛选机制。并且这种筛选也不是过去那种一考定终身了,而是推迟到了就业。你要想进入好的单位,有一份好的工作,就还得考,还得面试,甚至是不断地考,才能确保不被淘汰。

曾经那个凭着一张介绍信就到单位报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大家要明白,高考只是第一关,选专业勉强算是第二关,都不是决定你命运的关键,关键是你能不能成功上岸,或者说决定你上岸的资源硬不硬。

这是不是就是说高考根本改变不了命运?当然不是。我身边的人中,能改变命运的要么是部队转业,要么是大学毕业,当然能混到部队转业的也都是经过军校历练的,没有学历、没有文化能混得好的极少极少。

也就是说,你可以觉得高考不公平,但没有高考很多人一辈子都可能还在和土地打交道。他们算不上大富大贵,那相较而言也算是改变命运了。所以我们高考最重要的本质是向下兼容,让那些努力的孩子提供一条改变命运的机会。

虽然现在大学生多了,学历可能不值钱了。苦读20载可能最后也只能跑个龙套,但没有那张大学毕业证你连龙套都跑不了。人才选拔总要有个相对公平的机制,只有也只能是高考,这是历朝历代都依赖的路径。

但你指望高考大开大合,那也不现实。就像过去的科举制度一样,高考只是一种制度筛选,表面是选择人才,实质上是权力让渡,向不同阶层有限下放向上流动的名额,以此确保社会的金字塔结构更稳固。

晚清四大名臣左宗棠正在新疆前线,突然奏请回京考进士。慈禧一听勃然大怒,这还在打仗呢考什么进士,难道是畏战而逃?后来才知道左宗棠的第一学历只是举人,但手下多为进士,他们口服心不服。所以慈禧就下旨左宗棠免考,直接赐他一个进士。

所以你说学历有没有用?对单位来说它就是一张纸,但从公众认知来说,没有就不行,就少了一个硬通货。这是不是有点像体制内那些在职学历?很多官员都是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之类的,道理是一样的。

其实我最大的担心并不是就业问题,而是这1342万学子当中,最后会有多少人选择出国深造,又有多少人会回归祖国?会不会像那个宁愿在美国洗碗也不愿回国的北大数学天才姜玉堂那样?

清华大学的校长邱勇曾在毕业典礼上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曾经以为是美国人在卡我们的脖子,但是真正卡我们脖子的竟然是在美国的中国人。

华为的任正非也曾经心酸的说,我们花大价钱从国外引进的设备,还有技术,打开以后,发现竟然都是中国人做的。

现在美国工作的985毕业生超过20万人,光硅谷的清华毕业生就有超过1万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好事。

我希望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怀有一颗中国心,时机成熟都能回来报效祖国,不要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必等候炬火,你们就是未来之中国最希望的光!

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燕梳楼

如有爆料、投稿、商务合作、侵权,请联系公众号云南楼市观察沟通处理。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号保留最终解释权,本号不承担法律风险。

0 阅读:0

地产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