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主席亲自点评的两位国军将领,后来都去了台湾,他们是谁?

苏子讲史 2025-02-17 18:31:51

据统计,在人民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中,得到毛主席称赞的,几乎都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士。

十大元帅中的林总,彭大将军,还有刘伯承,大将粟裕,上将许世友与韩先楚等开国将军,在军事上都先后得到了毛主席的点评称赞。

对于那些真正有本事的军事将领,毛主席都很喜欢,不管是我军阵营,还是敌军阵营。

就比如在抗战时期,对打击日寇做出贡献的王耀武,就得到了毛主席的点评称赞。还有在缅甸战场上牺牲的戴安澜将军,毛主席对他不仅给予了一定的认可,还是唯一一位被毛主席写诗称赞的国军将领。

在1942年五月,当戴安澜将军牺牲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全国军民悲愤不已,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吊唁这位抗战英雄。

在1943年三月,毛主席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除此之外,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有两位国军高级军官,得到了毛主席的点评。

第一位是毕业于黄埔四期的胡琏,他是国军集团中的一员悍将,隶属陈诚的土木系。

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职整编第十一师的师长,而这个师就是由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改编而成的,综合作战能力比一个军还要强,是国军集团中的精锐部队,加上师长胡琏实战经验丰富。

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上,由胡琏统领的整编第十一师就成为华东战场上的骨干力量。

想必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胡琏为人谨慎,且十分狡猾。在战场上,是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那种人。因此,华东野战军对他实行的多次包围计划,最终都成为泡影。

在1947年七月的临朐与南麻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以四个纵队的兵力,对整编第十一师实行包围,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但由于天降大雨,最终导致胡琏再次逃脱。也就是在这场战役结束后,让远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对胡琏进行了点评:猛如虎,狡猾得像狐狸。

作为如此,能打仗的国军悍将,在蒋介石决定组建第12兵团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兵团司令员官非胡琏莫属。但由于国军内部派系林立,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蒋介石决定让在后方搞后勤的黄维任第12兵团的司令官。

此消息一出,气得胡琏直接告病回家。后来,在淮海战役中,第12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此时的蒋介石想到了胡琏,于是将他空降到双堆集。

虽然,胡琏打仗很厉害,但凭借他一个人是无法挽救第12兵团的覆灭。在中原野战军以及华东野战军的双重打击下,第12兵团最终全军覆没,兵团司令官黄维兵败被俘,胡琏再次逃脱,成为蒋介石军事集团后期会骨干力量。

要知道,败退台湾的国军高级将领,几乎都得不到重用,而胡琏却是个例外,深得蒋介石的器重,同时赢得了台军官方的好评。

第二位是桂系大佬白崇禧,绰号小诸葛,他是国军集团中的大佬,官位比胡琏高好几个级别。就这样说吧,胡琏对于蒋介石的军令那是绝对的服从,绝不讨价还价。而白崇禧对于蒋介石下达的军令,听不听,还得看心情。甚至有时候,蒋介石为了让白崇禧替他打仗,还得连哄带骗,许诺国防部长的位置。

白崇禧之所以如此狂妄,主要是因为他手上掌控着一支部队,加上军事才干出众,还有利用价值,所以蒋介石对他基本上都是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

不仅如此,就连毛主席对这位小诸葛也给予了很高的点评:说白崇禧不是喜欢带兵打仗吗?如果他肯率领桂系部队起义,我可以让他带兵50万。

不过,白崇禧的野心很大的,想要让他起义是不可能的。在李宗仁当选民国大总统后,他想的是取代蒋介石划江而治。但他这一想法,最后并没如愿以偿, 在战略追歼阶段,桂系集团被第四野战军消灭,走投无路的白崇禧最后去了台湾。

没有军队做依靠的白崇禧赴台后,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甚至遭到了蒋介石的监督。后于1966年12月2日病逝家中,死因不明。

1 阅读:12
苏子讲史

苏子讲史

苏子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