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能够接棒《狂飙》热度的,唯有楼市回暖。朋友圈、微博、短视频平台,搜索“楼市”两个字,出现最频繁的字眼是什么?小阳春、楼市回暖、成交暴涨……铺天盖地。
各大媒体纷纷喊出了口号:楼市以5G速度开始复苏。甚至,央视都为此站台,播放售楼部一片拥挤的画面。快三年了,售楼部终于出现了人传人的繁华景象。
那么,楼市真的回暖了吗?
想要判断楼市是否回暖了,房价是否即将上涨,我们先要找好参照物,再进行数据比对。我们一起回顾下,连云港近三年春节月的成交数据:
2023年1月,全市新房成交24.43万方;
2022年2月,全市新房成交43.42万方;
2021年2月,全市新房成交79.1万方。
单单分析同比数据,今年春节月成交数据并不像标题党那般夸张。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环比数据。由于去年第四季度官网闭站,加上去年9月集中网签安置房没有参考性,可汇总的月份只能是1-8月。
直观点感受今年春节月的数据吧。仅仅比去年4月(疫情封控解封的首月)稍好点,还未达到去年7、8月的成交水平。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个因素,由于市面上暂无优质的新房源可选,也直接导致了新房成交减少。
不可否认,从微观上,某些案场的来访和成交的确在升温。有些楼盘,比如开发区、赣榆和灌云等,更多归咎于每年一度的“返乡置业潮”,是常态化的市场波动现象。有些楼盘,在所谓房票和拆迁、政策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也迎来来访的增加。
二手房方面,由于没有官方数据,我们只能选择一些观测点,比如低价房。如果市场即将进入上行行情,那市面上的低价房尤其是优质房源,会不断减少。但实际来看,低价房仍然不断出现,例如这几天各大中介狂刷的御景龙湾、凤凰名都以及秀逸苏杭东苑等。
与新房不同,二手房涨价的过程不是全面调价,而是低价房源大部被买走。大家可以看看去年关注的房源,大部分价格并没有调整。当下的情况是,大部分地段库存房源还是很多,在这些房源消化掉之前,房价不存在暴涨基础。
回到文初的问题,对比去年底,今年春节不论是来访还是成交的确有所增加,但远没有达到舆论狂欢中的小阳春底色。
可以确定的是,今年我们需要讨论市场会恢复到什么程度。现在的观测点就是回暖的持续性和力度,到底是阶段性还是趋势性。比如赣榆和开发区这波春节成交,还能持续多久呢?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万物复苏,大家都想赚钱。有些地产链条的从业者,今年会不断放大所谓的利好消息。本质上来讲,今年市场冲多高,就看有多少客户相信了市场变好。相信的人越多,看房量越大;看房量越大,相信的人就越多,这样左脚踩右脚就能上天。
这个“人传人”现象有多严重,也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利好消息越多,大家越容易被感染。
尤其是我们连云港这种信息不透明的城市,找不到二手房数据就算了,连新房数据都开始藏着掖着。看来,领导们也忍耐了很久了。先不说,官网闭站竟高达5个月之久。改版后的网站,有网友直接吐槽:
这新版网站实在是太难用了,也不知道官方怎么想的,光顾着好看了,完全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