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为什么奔“月”?一切为了孩子

自说文史 2018-09-29 12:03:05

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可是你知道嫦娥为什么奔月吗?为什么不是天宫、太阳或者是其他地方呢?

这个问题,在最早记载嫦娥奔月的文献,即战国时期的《归藏》中,尚且没有。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但是到了东汉末,在张衡的《灵宪》中,则说了嫦娥奔向月亮的原因。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嫦娥偷吃了不死之药,准备奔向月宫。动身之前,她去算了一卦,算出来的结果很吉利。她将一个人向西而去,天会失去光芒,这时候不要害怕,子孙后代会繁荣昌盛。于是嫦娥就住在了月宫里,并变成了蟾蜍。

“蟾蠩”就是“蟾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蛤蟆”“癞蛤蟆”。

嫦娥为何奔“月”

嫦娥奔月成仙,是受到当时人们升仙成道的思想所影响。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便有升仙成神的思想,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到蓬莱、方丈和瀛洲去寻找不死之药。嫦娥奔月的故事,便是受到当时人们求仙思想的影响。直到秦始皇、汉武帝时,还有徐福东渡,海上寻求灵药的故事。

当然,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南北朝以及明朝的嘉靖甚至现在,依旧有人渴望成仙,长生不老。

嫦娥奔月成仙的故事,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产生的。

奔月与生殖崇拜

嫦娥开始并不知道去哪里好,算了一卦之后,才去月亮,因为这样可能让子孙后代繁盛。就是说,如果卦象显示不吉利,嫦娥也许能会到别的地方去。

这是生殖崇拜的表现。

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人们靠采集野果、捕鱼、打猎为生。但当时人们还不太会用工具,所以男人渔猎所得很少,而女人采集果子甚多。

吃人嘴软啊,男人既然要靠女人,就没啥发言权。加上当时人们对生育不懂,“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部落权力在女性手中,这就是母系氏族时代。

后来,男人对工具越用越熟练,打到的猎物越来越多,从吃软饭到养活全家,男人的地位逐渐升高。加上人们搞清楚了生育原理,“既知其母,也知其父”,所以男人逐渐雄起,并最终取代了女性的地位,父系氏族时代来到。

不管母系氏族还是父系氏族,因为生产力实在太低,基本上人就是生产力,所以大家都希望多生孩子。

生殖崇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很能生动物”的崇拜,比如鱼和蛙。

鱼蛙纹深腹彩陶盆(距今约6000年)

在原始时期的一些陶器上,经常有各种鱼纹和蛙纹,就是生殖崇拜的表现,因为鱼和蛙都是产子很多的动物。

人面鱼纹彩陶盆(距今约6000年)

为了得到鱼和蛙一样强大的生殖力,人们甚至造出人头鱼身的形象,并进行蛙祭和鱼祭。蛙祭的时候,人们还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模仿青蛙动物,这大概是后世舞蹈的起源。

以今人的眼光看,蛤蟆是丑陋有毒的东西,但在古人眼中,蛤蟆却代表着超强的生殖能力,是一种美好的崇拜。

所以呀,嫦娥奔月不是没理由的,一切为了孩子啊。

生殖崇拜与月亮

为什么去月亮上就能让后代繁荣昌盛?我也不知道,我猜是源于月亮崇拜吧。

甲骨文中,记载有许多关于“东母”“西母”的占卜之辞;《周礼》中就记载有“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吴越春秋》中也有“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记载。

月亮在古代也叫“阴精”“月精”,所以“阴”和“西王母”就是月亮,而“阳”“东皇公”则是太阳。

月亮每天升落,从一丝到满圆,从明到暗,就像生死,不断循环,于是古人认为月亮中有不死药,所以月亮永生不死,并由此而衍生出了许多故事。

比如说赐给羿不死神药的西王母,月亮的形象代言人,她为什么有不死药?因为月亮有不死药,也正是因此,所以月亮永生不死。

屈原在《天问》中有这样一句话: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意思就是,月亮中有什么啊,能让她死后重生。

这也可以看得出,古人认为月亮是永生不死的,月亮崇拜也与此有关。

但是,月亮死而复生的特点,太阳也有啊,嫦娥怎么不飞到太阳上?那是因为,太阳代表至高无上,太阳神也是古代最高的神,那是男人的地盘,嫦娥作为女人,当然不能去。

(以上都是根据手头资料所写,如有不妥不对不严谨处,望请见谅。)

0 阅读:23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