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被骂的合资,现实仍旧是标杆。
一
我发现一个事。
总有人说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电车这么猛,网上一顿乱夸,但为什么销量就是没有那些合资大牌卖得好。
很正常啊。
且不说网上这批人和现实消费者压根不同。
就“被骂”和“卖得好”这两个点,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冲突。
你看啊。
金铲铲不是出了个大大英雄嘛?
很多人一时没有办法接受棋盘上出现了个LOL画风的角色然后一顿狂喷。
但有啥影响嘛?
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就这款皮肤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直接就是卖爆。
在车圈中也是这个理。
比如说汉兰达这玩意儿。
时至今日,这车基本上可以划入“老古董”专区了,除了能拿出“水桶”特性之外,车主基本上可以不用对这台车有太多的奢求。
但这也不影响汉兰达的销量。
就新能源冲击较猛的这一两年,汉兰达依然是该卖卖该火火。
你们觉得这车很XX,没问题。
如果从参数层面来说,汉兰达确实没什么大幅度的领先优势。
但如果你以家用逻辑去看待这玩意儿。
你就知道汉兰达真的很“犯规”。
二
帕萨特,销量有点夸张了
再比如帕萨特也是很典型的例子。
网上一提这玩意儿。
就那舆论,能把帕萨特给淹了。
但.那.又.有.啥.影.响.呢.
在过去这十几年。
帕萨特和迈腾一直以来都是B级轿车市场的“主流力量”,以及“常青树”。
我记得XXX测试结果出来后,销量虽然略微受到了一丢丢的影响,但很快又正常了。
而在卷得不像样的24年。
帕萨特凭借着一手改头换面+价格战,硬生生保住了自己的名次,和迈腾联手给车圈带来一点小小的压力。
不说远的就说近的。
帕萨特去年12月,销量飙到三万多台。
如果你从车这个角度去评判帕萨特。
我也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这玩意儿到了现在还能这么好卖。
因为它的底盘用料基本上没什么反向升级的空间了...
就那祖传的单层冲压和元宝梁,我只能说大众抠门得不是一点半点。
更不用说其他七七八八的短板了。
讲真。
能拿出来多讲讲的优点或许只有行驶质感了。
但。
你要从“万金油”这个角度分析。
帕萨特强得有点离谱。
得承认,15~20万这价位的用户群体,大部分人更追求的是均衡,而非突出。
简单的说,一车多用>偏科。
简单的说,黑科技体验的受众程度远远低于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可靠性。
更具体来讲。
你想要空间,帕萨特加加加加长了。
你想要外形,帕萨特这外观够大够有质感吧?关键是还提供两种方案可以选择。
你想要内饰,Pro版起码堆了不少新设计。
你想要动力,这台EA888虽然很老,但架不住好用,只要你不是开得起飞的选手,2.0T基本上可以应付你四人乘坐+后备箱塞满还需要大油门动力的场景。
你想要品牌,你看大众这个车标,是不是杂糅了多年的造车底蕴?
你想要体量,你看帕萨特影响了多少代人?
总之。
大部分合资B级车没啥太多的区别。
除了外观除了设计除了技术啥的不太一样。
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往“水桶”思路去做车了。
还有一点也说了挺多次了。
这年头老百姓其实真没什么试错成本。
与其拿着钱去迭代速度夸张得没边,过个几年有可能成为“新古董”的车,倒不如踏踏实实买台“老古董”。
起码,开个十年八年的也不是啥问题吧...?
噢对。
还有观点说是这玩意儿降价太猛,所以好卖。
讲真啊。
一台车的市场认可度不高,以及口碑不好。
就算价格再怎么便宜(正常降价范围)。
也基本卖不到这种体量,大多数消费者看都不会看一眼。
降价只是辅助,从来不是关键点。
否则BBA的电车早就卖爆了。
要是真能靠着价格取胜。
那大家都别研究车了。
直接降降降降降降就完事了。
今天你降个一万。
明天我降个一万。
后天几千块直接把车带回家。
三体人看了都得说句现在地球发展是真快。
三
写在最后
所以说。
帕萨特这些车就像是单独开了一个副本。
尽管竞争再怎么激烈市场再怎么卷。
只要不是太作太坑把我们当XX。
只要不是搞点莫名其妙的操作。
那他们的基本盘真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事实上。
很多人不看好的(部分)合资品牌到了现在,市场体量其实还蛮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