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楼面价10万+成交井喷40%+!事关每个人的住房!

大伟一线看楼市 2025-04-04 03:21:26

楼市小阳春来了,以往3月至5月,楼市会迎来“小阳春”行情,但2021年以来,经历了漫长的调控周期,2025年的楼市小阳春,似乎也夹杂着复杂的信号缓缓走来。

一边是土拍市场“地王”觉醒,高端项目扎堆入市;另一边是购房人对未来房价走势的不确定情绪蔓延。

当“今年不买房,明年买地王”的口号在市场上流传,楼市是否开始酝酿新一轮的上涨周期?眼下的复苏究竟是局部回暖还是全局反转?

专家关于2025年房价大幅上涨的预言,无疑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质疑:“房价涨幅如此之大,真的有人能够承受得起吗?”然而,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这背后蕴含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优质地段的土地资源将愈发难得。同时,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意味着住房需求依然旺盛。因此,房价上涨的逻辑并非毫无根据。

2025年3月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态势,供求稳步回升,环比持增,成交同比微增4%,库存持续走低。二手房成交延续高位震荡行情,环比增50%,同比增长21%。土地市场延续缩量升温,3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低于2月同期,但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苏州等城市3月平均溢价率均超过20%。

上海:静安区地块以16.23万元/㎡的楼面价登顶全国单价地王,虹口、大宁、北蔡等区域地块溢价率均超30%

杭州:一季度三度刷新地价纪录,3月25日滨江西兴单元地块楼面价7.7万元/㎡,3月28日蒋村地块楼面价突破8.8万元/㎡,溢价率高达115.39%,创年内最高溢价

成都:金融城三期地块楼面价达4.12万元/㎡,溢价率106%,首破4万元大关

深圳:后海总部基地地块成交总价185亿元,楼面价7.04万元/㎡,新房预计售价16万元/㎡

在过往的房地产市场认知中,“地王” 的出现往往被认为会推动房价上涨。地价作为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的上涨必然会增加开发商的成本。当开发商以高价拍下土地后,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空间,通常会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房价上。在过去的地王潮中,例如 2009 年北京广渠门 15 号地成为天价地王后,北京楼市迅速进入单价 3 万元时代。此后,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房价也一路水涨船高。在一些城市,地王项目周边的房价也会受到带动,出现明显的上涨。因为购房者往往会根据土地价格来预期未来房价的走势,当地王诞生时,会引发市场对房价上涨的恐慌,从而促使购房者提前入市,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

从上海到成都,再到北京、杭州等地,优质地块的转让已成为市场的焦点。也吸引了许多房地产企业的激烈竞争。

地王的频繁出现叠加未来老房子改造政策不断出台,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机遇!

老业主如何应对这一次变革

1、先搞清楚房子的改造方向,

一般要么拆迁,要么旧改,具体采取哪种方式,不由咱们业主来定。这个得有专业的机构来鉴定,判断房屋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拆迁的标准,如果没有达到,就按修缮改造来提升居住品质。

2、了解补偿政策。

不管是旧改还是拆迁,都会有相应的补偿方案,建议直接通过官网去了解一下具体的补偿情况。是房票安置?还是实物安置?或者原材原件等等…

3、积极参与改造过程

旧改要立项,这个过程就会有听证会或者问卷调查,来收集居民意见什么的,这个时候业主要主动一点,了解一下补偿方案,提出自己的需求。遇到不合理的拆迁,比方说,拆迁补偿款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拆迁程序违规,这个都需要自己主动向相关部门去申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便已提出扩大城中村改造范围的计划,从最初的 35 个城市迅速扩展至如今的 300 城。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许多人对改造与拆迁的标准存在诸多疑惑。如今,这一谜团终于解开。明确规定,2000 年以前建成的,即楼龄达到 25 年的房子,都有机会被纳入城市更新改造的范畴。这一标准的明确,让众多房屋所有者心中有了底。他们可以依据这一标准,审视自家房子是否符合条件,进而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

而且,在去年新增 100 万套改造规模的基础上,今年还将继续扩大。这意味着,在 2025 年,可能会有新的 100 万套甚至更多的老旧小区迎来改造的契机。从这些政策举措中不难看出,今年房地产领域的主基调便是大拆大建、大修大补,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意义,我们稍后将进行深入分析。

与此同时,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高到不低于 3 米,这无疑是好房子建设指南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它预示着未来新房的建设标准将不断提升,居住舒适度也将得到极大改善。更高的层高意味着更开阔的空间感,能有效减少压抑感,为居民营造更加舒适、惬意的居住环境。这一标准的修订,不仅体现了对居民居住体验的重视,更是房地产行业向高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

上述三点,无疑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关键内容。然而,这些政策的出台,究竟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和变化呢?自去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核心问题逐渐凸显,那便是库存。从去年 430 会议提出要去库存以来,相关举措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从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逐步扩展至 35 城,直至如今的 300 城;

当下正是换房的绝佳时机。一方面,房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处于相对低位,购房成本大幅降低,具体房价下跌幅度,大家心中都有一本账。另一方面,当前首付比例仅需 15%,贷款利率也在 3% 出头,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LPR 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这将直接导致月供成本降低。更为重要的是,从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对房地产市场的托举态度十分明确。因此,如果自身具备资金实力,且有置换房产的需求,只是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那么不妨主动出击,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在过去的福利分房时代,筒子楼普遍存在没有厕所、采光差等问题。

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大力建设商品房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而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人的住房需求在数量上已基本得到满足。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好的商品房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迭代升级。只要衣食住行这些人类的基本需求存在,房地产行业就必然会不断发展。在底层需求不变的基础上,产品的迭代和升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 10 年,房地产行业将步入一个全面升级的阶段。此次提出新社区必须配备托儿所、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正是充分考虑了当下多数人的实际需求,也是从 “有房子” 向 “好房子” 转变的具体落地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一直提醒广大有房的朋友,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明白没有任何一套房子会让人住满 70 年,及时做好房产置换至关重要。既然 2000 年以前的房子已被纳入更新和改造计划,就不应再有一套房子住 70 年的陈旧观念。房地产市场就如同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如果不想成为最后接棒的那个人,导致自己的财富受损,就必须及时做好向上置换的准备。这就如同手机的更新换代,从最初的大哥大,到后来的老人机、翻盖手机,再到如今功能强大的智能机,甚至出现了三折叠手机,人们不断更换手机以追求更好的体验。而房子作为特殊的商品,不仅具有消费属性,还具有金融属性,是大多数居民最大的财富载体。因此,为了确保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必须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做好房产置换规划。

0 阅读:136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00

用户17xxx00

6
2025-04-04 07:25

滚,瞎他妈忽悠

海豚

海豚

2025-04-04 11:35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下跌了没人买,而是没人买、实在卖不动才不断降价。卖不动的原因就是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预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房地产并不看好,通过投资炒作涨上去的资产一旦预期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面临价格快速崩塌,没人接盘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长期看跌的资产,哪怕是刚需也会非常谨慎购房,因为今年买需要50万,明年只需30万,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觉得自住就无所谓,而是会选择等等。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的利好。房子也是消费品,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只有炒房客想着买房升值的才天天幻想房子涨价,整天吹嘘房子。还说什么房价下跌就会对经济不好,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不可笑吗?还有就算货币贬值也不代表房价就会涨,这是房吹强行挂钩忽悠大家的。现在钱是更值钱了,货多了。

大伟一线看楼市

大伟一线看楼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