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衰退概率增至60%!风景这边独好,2025年楼市大反攻已开启!

大伟一线看楼市 2025-04-07 03:05:51

摩根大通最新警告指出,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美国贸易伙伴加征的关税政策持续实施,可能会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在2025年陷入衰退。

该行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在周四发布的一份题为“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的报告中明确表示,这次关税是自1968年以来对美国家庭和企业的最大规模加税。他在报告中写道:

“今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概率由原先的40%上升至60%。”

卡斯曼分析,此轮加税的负面冲击预计将因贸易伙伴的报复行动、美国商业信心的下滑以及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因素而被显著放大。

关税措施宣布后,市场反应迅速。华尔街多家机构已就此发出美国经济衰退的警报,部分甚至将其列为基本预测情景。全球金融市场亦随之剧烈动荡,标普500指数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差单日表现。

尽管风险评估显著升级,摩根大通当前选择采取“观望”策略,暂未修改其官方经济预测,意在观察政策的初步实施效果及后续谈判进展。卡斯曼在报告中表示:

“我们不会立即改变我们的预测,而是希望看到初步实施和谈判进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卡斯曼强调,若已宣布的关税政策得到全面且持续的实施,将构成一项“重大的宏观经济冲击”,而这一冲击尚未被纳入当前的预测模型。他重申:

“这些政策如果持续下去,极有可能在今年将美国经济,并可能波及全球经济推入衰退。”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复杂且严峻的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全球贸易的正常流动,国际贸易规模增速显著放缓。许多依赖出口的国家经济遭受重创,企业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进而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消费市场也随之陷入低迷。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信心受挫,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撤离,转而寻求避险资产,这使得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国经济增长普遍乏力。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等问题,经济发展遭遇瓶颈;而发达经济体也未能幸免,欧洲部分国家经济陷入停滞,美国经济增长也出现明显的放缓趋势。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正日益逼近,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企稳表现

政策推动:政府工作报告将 “稳住楼市” 写入总体要求,这一明确的政策导向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支持政策。在信贷政策方面,央行加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放宽了房企的融资渠道,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例如,部分银行增加了对优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贷款额度,降低了贷款利率,使得房企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在公积金政策上,许多城市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了贷款期限,降低了贷款门槛。如深圳将家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 110 万元,并设立多项上浮机制,这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提高了居民的购房能力。同时,专项债券支持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政策已在多地落地实施,这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市场数据回暖:从市场数据来看,2025 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变化。重点城市新房销售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修复态势,二手房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深圳、杭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约六成,北京、上海等城市增幅也超过三成。这表明市场的活跃度正在显著提升,购房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在价格方面,虽然整体房价仍保持相对稳定,但部分热点城市和优质地段的房价已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甚至有小幅回升。土地市场也呈现出回暖的态势,300 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约两成,房企投资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这显示出开发商对市场前景的信心有所增强。

近期,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及支持楼市政策的陆续出台,高盛、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外资巨头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多家外资机构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面和销售数据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形势正发生积极变化。今年以来,外资机构纷纷悄然买入房地产板块及相关产业链公司,房地产板块吸引力持续提升。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再贷款政策有助于降低房地产行业库存,改善开发商流动性问题,推动 “保交楼” 工作,并减少预防性储蓄以刺激房地产消费。外资的流入不仅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资金支持,也从侧面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企稳前景的看好。

庞大内需支撑: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人口基数,这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性住房需求日益旺盛。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居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房屋面积、户型设计、周边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期望。许多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纷纷加入到改善性购房的行列中。同时,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也带来了大量的新增住房需求。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的首要需求就是解决住房问题。这种庞大的内需市场,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全球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韧性。

政策精准调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始终保持着精准性和灵活性。在市场过热时,及时出台限购、限贷等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稳定房价;而在市场面临下行压力时,又迅速调整政策方向,加大对合理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稳住楼市” 明确为总体要求,并首次提出 “好房子” 建设概念,这一政策导向既注重短期市场稳定,又着眼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如加快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这些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企稳。

经济结构韧性: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也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中国经济逐渐从传统的依赖投资和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种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使得中国经济在面对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在外部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国内的新兴产业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从而支撑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挑战: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企稳的迹象,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部分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压力依然较大。由于前期过度开发,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较为突出,大量的新建商品房积压,难以销售出去。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在过去的快速扩张中积累了大量的债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偿债压力增大,资金链紧张。此外,居民购房信心的完全恢复还需要时间,虽然目前市场有所回暖,但仍有部分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担心房价进一步下跌或者房屋质量等问题。

应对策略:针对这些挑战,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通过鼓励棚改货币化安置、发展租赁市场等方式,消化库存。同时,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帮助企业化解债务风险。对于居民购房信心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房屋质量安全,同时加强政策宣传,稳定市场预期。房地产企业自身也应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展现出的企稳表现尤为难得。这不仅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精准的政策调控以及经济结构的韧性,也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市场的企稳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在全球经济的阴霾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1 阅读:408

评论列表

吾爷

吾爷

4
2025-04-08 08:16

没人口没经济没收入了,100万30年还160万,这不就是30年花了两套房的钱得到一套房吗,谁能不生病不失业,一个出现就钱房全没了,这不就是一个深坑吗,房价涨一万,人口出生率的少一成,你还担心什么,全国还是卖土地盖房,房子还是越来越多多呀

游戏人间

游戏人间

2
2025-04-10 12:29

一线城市暗地里在降,但还远远没降到位,在硬撑,有些人不甘心,其实老百姓尤其是刚需没钱,必然大降,炒房的都急着卖房炒股,只是还没在股市布局好,还有的急着卖个高价回老家当土豪,谁也不愿烂在自己手里。

大伟一线看楼市

大伟一线看楼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