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被抵制:AIGC的争议风,还是吹到网文界

互联数码挺有趣 2024-07-26 05:14:58

最近,因为“AI训练补充协议”的事,字节跳动旗下的番茄小说,遭到网文作者联合抵制。这能理解,毕竟这不仅涉及侵权争议,还有创作者们的饭碗问题。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番茄小说终于退让,上线了解除相关条款的功能入口。不得不说,如今AIGC的蛋糕还没做好,就有一群人在等着下刀了。

1

这事要从月初说起。

7月开始,小红书、龙的论坛等陆续有番茄签约作者曝料,说收到平台关于AI的补充协议。

其中提到:“甲方可将签约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及相关信息,如作品名称、简介、大纲、章节、人物、作者个人信息、封面图等作为数据语料、文本素材等,用于标注、合成数据、数据库建设、AI人工智能研发等领域。”

简而言之,就是让作者把自己的原创作品喂给AI做训练。一时间,该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并不是所有网文作者都会仔细阅读协议内容。

甚至,已有作者表示在其同属字节系的AI软件豆包中发现了自己的“大纲”……

另一边,一边说“没有纯AI小说的计划”番茄,却出现不少日更十几本书的账号。比如ID为“江沅说书”的作者,过去大半年上架3本书,近3个月则上架了222本书。更新频率之快,引人无限遐想。

于是,不少作者开始联合抵制番茄小说这项“AI协议”。

迫于作者群体大面积反对,番茄小说做出退让,表示已签约的可联系官方解除AI条款约定。

但作者们并不买账,很多人表示无法相信番茄小说,正在准备转战其他网站。

2

有一说一,番茄小说不是国内唯一开设AIGC工具的网文平台。

去年7月,阅文集团上线行业首个大模型“阅文妙笔”及作家助手妙笔版;七猫平台也与百度的“文心一言”合作,为作者提供“AI助理”等相关辅助写作功能。

不同的是,过往AI应用多集中在阅读体验、翻译等用户侧,番茄这次的争议则聚焦在“供给端”。

其实,作者抵制AI背后,不仅有作品侵权嫌疑,还有怕被替代的恐惧。

毕竟,大模型的学习能力不用多说,假以时日AI网文作品达到平台一般水平并非难事。届时,其角色就会从“助手”转变为主力军。

而曾经为AI提供训练内容的网文作者,难保不会被卸磨杀驴。

要知道,即便是再勤奋的作者,也难以坚持日更万字,但AI分分钟就能写出一本小说。

因此,不少网文作者才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反抗来自AI的威胁。

3

当然,AI写作也不完全是洪水猛兽。

以番茄小说为例,由于读者对内容走向的话语权非常高,若以后AIGC功能能与作者磨合成功,那么就能更快地满足读者需求,带来更大流量,形成更快速的内容迭代机制。

事实上,网文的创作要求与其他文学创作不太一样。

国内第一批严令拒绝AIGC创作的小说领域是科幻小说。比如发布《流浪地球》和《三体》等大热科幻IP原小说的《科幻世界》杂志,在2023年4月刊中有公告称:“本刊不接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投稿……本刊坚信人类的想象力成果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绝非AIGC可以相提并论。”

不仅国内,去年美国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也因AIGC泛滥,一度宣布停止接收投稿。

这能理解,毕竟科幻小说需要逻辑严谨的设定和具有前瞻性的想象力的。网文却不同。

网文属于日常快消品,需要作者“又快又多又好地符合读者口味”。可见,比起其他文学领域,AIGC跟网文的核心其实有很大互补性。

基于此,各大平台才会纷纷对AI助手进行布局。

不过,平台们也不该忽略网文作者的立场。

如果要把他们的作品用于AI训练,征求同意是一方面,支付相应的报酬是否也应该考虑进去。另外,原创作品被用来训练,又如何保证不出现侵权问题。

这些都是平台,乃至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虽然AI在写作、影视制作等方面的能力无法取代人类,但随着技术发展,部分底层工作者注定会直面AI的竞争。

到时候,当机构们都开始利用AI降本增效,就会导致不良的价格竞争,很可能造成整个网文创作生态的恶化。

因此,大佬们在追求技术的颠覆时,或许也该考虑如何避免普通从业者恐慌与焦虑,多做一些技术伦理与颠覆性之间的取舍。

0 阅读:0

互联数码挺有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