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妈很帅
到表妹家做客,发现她除了喂奶或者换尿片,极少跟宝宝有眼神的接触,更别说跟宝宝聊天了。
醒来的宝宝只能呆呆地看着婴儿床上的那个彩色铃铛,感受着这个“沉默”的世界。一旁的表妹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吃吃地笑,全然不知她的沉默是金,会对宝宝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终于,我按捺不住了,“你现在有空,为什么不跟宝宝聊聊天呢?”
妹妹的表情像是在告诉我,我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停了一会才说,“我说话,宝宝听不懂啊。一个人絮絮叨叨,显得有点蠢。”
相信不少人跟我表妹一样,认为婴儿(0-1岁的宝宝)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所以很少跟宝宝说话。有些家长,哪怕孩子长到两三岁,孩子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上了一个台阶,也只停留在例行公事式的句子:“快吃饭”、“赶快睡觉”、“别跳沙发”,等等。
1995年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表明:孩子智力与他在3岁之前所听到的词汇量成正比,而在3年之中,生后第1年尤其重要。
一组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三所名校联合研究的项目也显示,父母常与小朋友交谈,可以促进大脑生长,并且语言交流的频率越高,大脑中主管语言功能的区域越活跃。
也就说是,小时候父母跟孩子说话多少(包括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商。
宝宝出生后,神经元通过外部施加的刺激而不断地建立连接,这种刺激可以是你讲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你无意中做出的一些行为,这些都有可能以一种伴随孩子一生的的神经元连接的方形记录下来。
美妈在多篇文章提到,在宝宝3岁左右神经元连接会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放慢增长速度,4岁左右有会大幅度的“突触修剪”,其实宝宝出生后,大脑就开始对没有用到过的神经元修剪掉。
你惜字如金,跟宝宝很少有语言上的交流,那宝宝的脑神经连接就会比其他常有语言刺激的宝宝要松散很多,思想也没那么细密,反应也会比较慢。
虽然大脑一生都具有可塑性,但你在黄金窗口期偷了懒,孩子将来若想超越别人,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很多的时间才能追赶上别人。
既然在婴幼儿期,语言的交流对大脑发育那么重要,那么父母怎么说,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呢?
当然,最简单的就是做一个有感情的话痨。
你在做什么,都可以跟宝宝聊,她就是你最忠实的粉丝,像海绵一样吸收你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甚至 每一个动作。
孩子是通过模仿父母来学习语言的,在你说话的时候,孩子会观察你的嘴型、面部表情乃至肢体语言,所以跟他交流的时候,咬字要清晰,语速要稍微放慢一些,语调也要有起伏,这样宝宝的大脑才更容易把你传达的信息吸收过来。
当宝宝看到人脸时,大脑会获得很大的刺激,这种倾向非常强烈,所以平常交流时要面对着宝宝,要有眼神的接触。除此之外,还要多带出去玩,看看不同的人,跟不同的人聊天,这样宝宝大脑获得的刺激会更深、更广。
如果说,日常的语言交流就是小学生字典,那么念故事就是高阶辞典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宝宝能听到与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碰到的单词与短语,有助于词汇量的增加,帮助孩子建立高度复杂的语言模式与知识系统,这样能让脑神经连接更加密集之余,无形中也为孩子将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父母跟孩子拥有共同做一件事的温馨感觉,能在孩子的心灵建立深刻的联结。如此一来,他日展翅高飞,生活在别处,也能想起阅读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