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评价一针见血:隆中对时犯下大错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8-17 13:42:58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历来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极为看好,认为他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而他最终的失败,世人也往往归咎于“不得天时”之类的原因上。

但在毛主席看来,诸葛亮穷其一生,从26岁出南阳登上历史舞台,却始终未能完成“统一三国、恢复汉室”的梦想,最大的问题,是出在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上。

换而言之,毛主席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持否定态度的,他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诸葛亮最终之败,怨不得天时,而是在于其军事战略与实践的屡屡失误。

诸葛亮都有哪些失误呢?

第一大失误,是用错一人,而这个人正是关羽。

关羽这个人物,早期在毛主席的心目中形象还是比较高大的,曾经在毛主席13岁开始读《三国演义》时,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便是关羽。

为此,他还与同学萧子升、蔡和森友善效仿“桃园三结义”,自称为“三个豪杰”。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革命经历的日益丰富,毛主席对关羽的认识和评价,也从单薄开始变得逐渐全面、深刻。

1941年,毛主席在谈到关羽时就说,关羽虽斩华雄、诛颜良、文丑,也曾过五关斩六将和威震华夏,但他却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孤傲自大。

事实上,毛主席并没有说错,自大孤傲的的确确是关羽的弱点。

当初刘备称汉中王时,对部下一一封赏,封关羽为前将军,封张飞为右将军,封赵云为左将军,又封黄忠为后将军。

对此,大家都没意见,但关羽却有。

关羽的意见,并非针对张飞和赵云,张飞是他一块出生入死的兄弟,而赵云则与关羽共事已久,所以,他对这二人是没啥意见的。

他的意见,主要是针对黄忠。

在关羽看来,黄忠只不过一老将而已,哪里来的资格能与自己平起平坐,所以,当时他就愤怒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而我们都知道,就在这不久之前,黄忠刚刚完成了在阵斩夏侯渊的壮举,但饶是如此大功,依然入不了关羽之眼。

所以由此看出,关羽确实高傲。

除此之外,当孙权派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提亲时,关羽不仅没有丝毫的客气,反而出言辱骂了一番。

“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不看汝弟(指诸葛亮)之面,立斩汝首!”

按常理来说,你即便是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假意客套一番拒绝就是了,毕竟当时孙刘两家还在联盟之中。

但这样毫不客气的大骂,首先是伤了和气,其次就是会让人记恨在心。

要知道,诸葛瑾只是一个说客而已,他虽说是替孙权办事不假,但终归是个传话的,他又没惹你关羽,你干嘛对他这么不客气,还说什么要“立斩汝首”的狠话。

并且,诸葛瑾还是诸葛亮的哥哥,而诸葛亮又是关羽的同事,这样说诸葛瑾,你让诸葛亮怎么想?

所以,这一句狠话,无形中就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

其次,孙权是个啥人,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十分的记仇,十分的小心眼,你这样羞辱诸葛瑾,无疑是在羞辱孙权,换句话说,就是在打孙权的脸。

因此你说孙权能不恨关羽吗?

而事实上,孙权也正是从此事开始,恨极了关羽,但关羽却不自知,在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所著的《典略》中还记载,攻打樊城时,关羽还嫌弃孙权的援兵来的慢,当着众人骂孙权狢子敢尔”,还表示樊城一旦攻下后,转头就去灭了孙权。

如果说在之前,孙权对关羽还算敬重的话,那么通过提亲一事,他就对关羽有些恼恨了,而再通过樊城一事,则发展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毕竟,你口口声声的说转头就要弄死我,我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才行。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吕蒙的建议,以白衣渡江的方式背刺关羽,最终成功占据了荆州。

荆州丢了后,关羽败走麦城,而孙权却极为罕见的不停对他追击,若按当时的习惯来说,既然占据了荆州,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对方主将,尤其是关羽这种级别的主将,一般是不会下死手的。

但孙权偏不,一直持续对关羽追击,最终关羽被擒并被斩杀于临沮,而孙刘联盟,也由此瓦解。

且不说关羽死后刘备是如何的反应,单说他丢了荆州这件事,就给蜀汉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初,诸葛亮的想法就是“跨有 荆、益”两地,另“结好孙权”,这样的话就能“进击中原,一统天下”,但关羽的失误,直接导致这个计划破产了。

并且,刘备漂泊大半生,好不容易有了基本盘,却一朝被丢,再想拿回来,怕是不容易了。

所以,关羽丢掉荆州直接影响了蜀汉的发展,而在此事的责任上,很大一部分在诸葛亮,他高估了关羽,错把性子孤傲,且看不起东吴的关羽放在了荆州。

1948年,毛主席在西柏坡谈话时就又谈及关羽,当时他就说:

“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个错误,关羽骄傲着呢,他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也不能认真执行诸葛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就丢了根据地。”

毛主席的评价,可谓是直指要害,一个大将,不能很好的贯彻上级的战略意图,却只以自己的喜好行事,焉能不败?

诸葛亮的第二大失误,是出师首战却不在最前线。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次北伐诸葛亮准备相当充分,而一开始的进展也十分顺利,毫不夸张的说,按照刚开始的势头,诸葛亮是有很大机会攻下魏国的。

但事情坏就坏在,诸葛亮用了马谡。

马谡镇守街亭,不按照诸葛亮要他先占据山下城池的计划执行,反而纸上谈兵的把部队带到了依傍险要的南山之上,最终被被魏将张郃断绝了取水道路。

这么一来,马谡陷入绝地,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作为马谡的师傅,诸葛亮是清楚马谡身上的弱点的,为此,他还留了一手,特意把稳重的大将王平派去当马谡的助手,避免马谡纸上谈兵出昏招。

但诸葛亮低估了马谡一意孤行的决心,尽管王平一再劝阻,可马谡就是不听啊。

而这个时候,尤其是准备了好几年才第一次北伐的关键战事,诸葛亮作为中枢,是应该亲临一线的,只有他坐镇,才能保证各机构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意图去执行,也只有这样,方能保证战果。

当初四渡赤水,在错综复杂的战斗形势下,也只有毛主席亲自坐镇和指挥,方能打出神一般的操作,而要换了别人,且不说军事能力能不能完成如此操作,单是居中调度就做不到。

但很显然,在蜀汉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尽管他知道马谡的毛病,且留了后手,但他没想到的是,没有他坐镇,马谡完全就不听。

所以,毛主席在读《资治通鉴》时,读到有关马谡失街亭一段,他就写下眉批:“初战,亮宜自临阵。”

而诸葛亮在此事之后,吸取了相关教训,从第二次北伐开始,基本上都是他亲自带兵出征,对此,毛主席就评价到,“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

一个关羽失荆州,一个马谡失街亭,使得蜀汉原本大好的形势受到重创,影响了蜀汉未来的发展和走向,但这两大失误,并不是最关键的,在毛主席看来,诸葛亮最严重的失误,早在《隆中对》时就已埋下。

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以《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形势,之后蜀汉的发展,也差不多是按隆中对中的策略来走的。

也就是说,《隆中对》相当于蜀汉的未来前景的规划书与基本国策,但毛主席却认为,“其始误于《隆中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诸葛亮的想法,是“跨荆、益二州”,也就是占据荆州和益州,然后“命一上将军将荆州之军”,意思是派一个得力干将镇守荆州。

之后,一旦“天下有变”,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而刘备则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这意思十分明显,就是把兵力一分为二,一个在荆州,一个在益州,到时机成熟两军各自出兵,最终夺取天下。

表面上看,这个策略确实不错,但实际上问题很大。

首先,荆、益二州相隔甚远,大概千里之遥,其次,因为距离太远,本就不多的兵力就是被一分为二。

而兵力一旦一分为二,就在无形中削弱自身的实力。

对于分散兵力的坏处,毛主席早就有十分清晰的认识,所以他一直就强调集中兵力,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为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加以提出。

正是靠着这个原则,我军无往不胜。

但诸葛亮的想法,却恰恰偏离了这一点,诸葛亮想通过荆州、益州形成钳势攻势,但却忽视了兵力分散的坏处,并且,荆州的丢失,也使得诸葛亮的钳势破产,最终隆中对计划也因此而中断。

因此,毛主席对此的评价就是,“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指关羽镇荆州、刘备打东吴、诸葛亮北伐),安得不败。”

一直以来,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比如赞誉他“神机妙算”和“运筹帷幄”,但正所谓人无完人,熟谙军事和历史的毛主席,从另一个角度对诸葛亮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因此,诸葛亮之败,责任还真不完全在“天时”。

不过,除了对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点评,毛主席对他其他方面,还是相当推崇的。

比如早在青年时期,毛主席就评价诸葛亮为“办事之人”,意思是是个有能力干具体工作的称职之人,此外,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毛主席也是相当赞扬。

在一次讲话中,毛主席还曾说过,“我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还有,就是诸葛亮的宣传鼓动技巧,1930年夏天,毛主席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就讲到了诸葛亮用“激将法”把老将黄忠鼓动起来,立下军令状,最终一举斩杀夏侯渊的情节。

说到最后,毛主席就说,“我们的战士有很高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

而最让毛主席重视的,是诸葛亮处理民族关系的艺术。

“七擒孟获”的故事,毛主席不止一次在干部会议上拿出来讲,告诉干部要学习诸葛亮的技巧和大度,在处理民族关系不可以太过武断。

总之,诸葛亮不管是政治才能还是人格魅力,都给毛主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毛主席的一生,也如诸葛亮为蜀汉操劳一生一样,为了新中国以及广大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0 阅读:48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