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之战多惨烈?汪海洋大战左宗棠,歼灭湘军四员悍将数千兵勇

娇洋看过去 2025-02-11 02:07:05

同治元年(1862)七月,左宗棠督率楚军自衢州东击龙游。太平军一面依靠坚固的城防工事,并在城外各要地挖筑深壕高垒据守,与城内守军相互策应、支援;一面组织援军,与守军配合,不时相约夹攻楚军。楚军虽然屡次挫败太平军增援部队,但攻城却毫无进展。

八月,蒋益澧率八千生力军匆匆抵达,楚军力量得到增强,遂对兰溪、汤溪展开大举进攻。太平军因侍王李世贤奉命领军北援天京,兵力大为减少,但仍按侍王临行前“密嘱”——

“(凭借)龙游、兰溪、汤溪为犄角,严州、处州为爪牙”......。

的严密防御体系,进行顽强抵抗,致使左宗棠军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不仅进展缓慢,而且伤亡惨重。 据《左文襄公全集·奏稿》所叙,当年九月攻打龙游时,楚军就付出死伤近千人的沉重代价;发生在十二月的汤溪之战,太平军奋死抵抗,击毙楚军副将何万华,另有300余官兵阵亡。***铁马冰河wu作品***在太平军守兵的顽强抗击下,龙游、兰溪、汤溪三城久攻未下,屹立不倒。

龙、兰、汤三城虽未攻破,但楚军却在外围屡获胜利,先后攻下太平军多个据点,而且严州、寿昌等重镇也被楚军攻占。在左宗棠大军持续不断的强大攻势下,日益被孤立的太平军内部有人逐渐丧失了信心,部分意志薄弱者开始暗中与楚军取得联系,不断出现叛降事件。

同治二年(1863) 二月二十七日,汤溪守将彭禹兰暗中出城向蒋益澧乞降,旋诱捕奉侍王令负责留守金华、汤溪、龙游、武义、永康、义乌、东阳一带的忠裨天将李尚扬等八将领献给清军,使蒋益澧军兵不血刃轻取汤溪县城。

汤溪易手,犹如大堤溃坝,使太平军精心部署的防御体系在一两天内即土崩瓦解,龙游、兰溪守军弃城东走,军事重镇金华也被弃守,守城太平军纷纷东撤。楚军乘胜大举东进,势如破竹,连克义乌、江浦、诸暨、桐庐等地,前锋已经逼近杭州、富阳。

就在左军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太平军节节败退的有利形势下,驻宁波的英、法军队也组建了常捷军、常安军,协助清军与太平军作战,这些训练有素、器械精良的中外军队给太平军造成极大威胁。同月,外籍雇佣军联手清军攻破绍兴,对省城杭州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

但深谋远虑的左宗棠并没有因这样的有利形势而自我陶醉,更没忘乎所以地趁势挥军进攻杭州、富阳, 而是——

“檄饬各营勿贪克复省城之功,冒进而忘大局;勿惮江皖迂阻之劳,就易而眛戎机”《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命新晋浙江按察使刘典率所部回驻严州,择机进援皖南,布政使蒋益澧会同康国器所率的粤军直趋富阳,相机攻取之。

当时浙江太平军主力大部分驻守杭州、嘉兴、湖州,部分偏师正向皖南转移。而且江苏太平军在李鸿章淮军和曾国荃湘军的压迫下,也可能移师皖南,并趁虚直捣江西。如楚军全力进攻杭州,就会面临前路有坚城强敌,后路因力量空虚而遭偷袭的巨大危险,甚至还有被截断的可能。左宗棠之所以不集全军之力猛攻杭州,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摈弃只顾局部利害关系的狭隘眼光, 而着眼于战争全局,把局部和整体统一起来加以盘活。

随后左宗棠令蒋益澧等开始督军进攻与杭州近在咫尺的富阳。湘军水师赶来助战,击沉、焚毁太平军战船数百艘,掳获其炮艇十余艘,进泊富春江对岸。楚军陆师继进,开始围攻富阳城。

当年四月,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康王王海洋等统兵来援,一部进屯富阳城外新桥;另一部则进攻楚军后路新城。左宗棠督率各军奋力反击,并命水师舰船直攻杭州,混乱中,汪海洋亲率援军奋勇搏杀, 楚军悍将熊建益、王宗元、刘立号先后阵亡,蒋军仍浴血苦战,直进不退,因湘军水师发起奇袭,太平军援军因为要回救杭州而不得不撤走。

因太平军顽强抵抗,富阳城久攻不克,七月,左宗棠调康国器部粤军和法国军官德克碑的常捷军前来助攻。八月七日,楚军发起总攻,德克碑“督勇环放枪炮,至未至酉”,蒋益澧分兵协助,“遂彻夜轰击”。到八日黎明,蒋益澧又亲自率军助攻,早已杀红眼的德克碑雇佣军“更加奋迅”,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举攻破太平军在城外构筑的大型军事堡垒,守垒太平军将士被围杀殆尽。蒋益澧督率各军趁势扩大胜果,大举出击,经一番激战,终于将城池附近的壕垒一一拔除,最后终于攻下了富阳县城。

0 阅读:244

评论列表

江东庶民

江东庶民

3
2025-02-12 17:46

浙西汤溪县城,遭湘军长期围困达四个月之久,如非叛将彭禹兰内应,湘军万难克城。湘军入城,守军犹巷战一时。破城后,湘军将帅叹服:“该逆坚忍,踞守其志甚固!”

娇洋看过去

娇洋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