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六国贵族接连复国,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难道秦朝就没有想办法压制六国贵族吗,当然是有的,收缴兵器、马放南山、统一驰道等,甚至把很多的贵族迁到都城咸阳附近居住。但是秦朝统治的时间太短了,汉朝同样面临如何处置六国贵族的难题。
西汉为了彻底解决战国遗留贵族的问题,朝廷实行了非常铁血的陵邑制,将六国贵族和各地的富豪一律迁徙到长安城附近皇帝陵墓处居住。每当一个皇帝登基称帝时,就强制迁徙全国的豪强富商给自己守陵。尽管是在都城郊区,由于大量富人居于此地,使这些陵邑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其中五个陵邑建县,称“五陵邑”。不见五陵豪杰墓,五陵年少今市东,都是反映五陵邑的诗句。
对于稳定统治来说,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战国七雄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实行近千年的分封制成功过渡到郡县制。可是随着监察制度的缺失和官商勾结的阻挠,西汉后期的皇帝已经无法将富商迁徙到陵邑,地方豪强再次失去控制。到了东汉时期,连刘秀完成统一大业都要借助豪强的力量,到东汉后期,中央朝廷再也控制不了地方豪强了。
古代中国从此进入了阶级固化最严重的时代,魏晋时期。曹魏时期诞生了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出身决定了一切。你想要当官的话,看你是哪门哪户的子弟,人品、能力根本微不足道。如果是草民阶级的话,无论多优秀,这辈子就别想当官了,下辈子好好投胎。这种制度使得门阀士族彻底垄断了朝廷的官职,阻断了普通人入仕的通道。
东晋时期恰恰是最接近君主立宪制的时代,皇帝无实权,由大家族把持,但也只是像而已。西晋的皇帝玩得比较过火,内部八王之乱,外部五胡南下,丢失了半壁江山,东晋群臣不敢把权力还给司马氏的皇帝。不过仍然推行九品中正制,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交替把持朝政。
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官职的垄断,隋唐时期诞生了科举制,但是科举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用并不大,隋唐时期科举入仕的读书人仍是极少数,晚唐时期科举甚至差点沦为新的九品中正制。出身低微的黄巢在多次科举不第,愤然举起反旗,他带着起义军杀进长安城,按照公卿百官的顺序杀尽王公贵族。到了宋朝,科举制才得以完善,大量的普通人通过读书入仕。
到了明朝,科举制迎来了巅峰,大量的读书人入仕,产生了一股特殊的官员群体,俗称清流,如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监察院等。一开始清流们评议时政、弹劾大臣、指斥宦官、整饬纲纪等,宛若官场的一股清风。但是随着清流与士绅的媾和,清流又出现了排斥权贵、试图垄断社会晋升通道的邪气。
这些清流排斥勋贵、压榨农民、抵制皇权,甚至一度压制皇权,出现了原始的“宪法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明朝晚期未能在政治制度上有所突破,当时的明朝内有李自成,外有后金,朝廷中央必须要有强权政治来兜底,压制和打击内忧外患。清流们无法在这个时候完成君主立宪,或者说统治者趁着内忧外患避开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到了清军入关,君主立宪就更不可能了,满人和清流、士绅组成了利益共同体,大家一起消灭明朝余孽和农民武装,然后一起压制底层。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压制底层的历史,秦朝防范六国贵族,但是对底层的徭役、兵役从未停止;汉初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又重新压制底层;魏晋时期垄断晋升通道,底层完全无法入仕;宋朝号称经济发达,农民起义数量古代第一;明朝虽说短暂压制皇权,辽饷、练饷却又根本停不下来。
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思想在于限制君主权力,把权力分给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议会权力又高于君主权力。但是在中国古代,百姓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政权和百姓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渠道,等到毫无退路的时候只能以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好不容易撑到明朝好像要过渡到君主立宪制,结果在内忧外患中消耗殆尽,又回到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当中。
在传统的观念中,好像只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种政体,事实上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也有很多,比如号称千年一系的日本和英国,其他如泰国、柬埔寨、挪威、丹麦、新西兰等,都是保留着名义上的君主,但是君主没有实权。其中很多国家行君主立宪制,主要是君主曾经带头犯过大错,比如日本。而古代中国的两晋时期,君主犯错后也被限制权力,但最终并未演化成君主立宪制。刘裕取代东晋后,又回到封建帝国之路,结论就是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根本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