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直以来都宣扬枪支自由,但因为枪支造成的悲剧也比比皆是。
而我们国家国家对民间持枪的零容忍态度,让我们无需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
但其实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禁止民间存在枪支弹药,甚至民间的持枪械斗问题层出不穷。
为什么我们国家突然开始对枪支严格看管了呢?
这一切开始要从1993年的年湖南省马田镇的千人械斗事件说起。
马田村镇械斗事件1993年,一声枪响打破了马田村和井岗村的平静。
紧接着,几个矿点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两个村子的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开始迅速抢占本村的制高点,还在出入口设立了专门的战壕防御。
随着第一枪的打响,马田村迅速制作出大量炸药包,在步兵的掩护下一路前进,将炸药安放在井岗村的村外。
他们利用村外的墓地进行掩护,将全村编为三人一组的战斗小组,利用三三制两翼战术迅速进行反击。
井岗村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迅速调来了步炮对前线进行火力压制,掩护伤员撤退,并对马田村开展了反击。
两村的妇女老人也没有闲着,在后面马不停蹄的治疗伤员、为前线的村民做饭、掩护队伍撤退。
随着双方战场的白热化,爆炸声和枪声充斥着整个村庄,不少人在这场械斗中死亡,到处都是烧焦味和血腥味。
这可不是什么电影剧情,这是中国还没全面禁枪前发生的真实案件。
据估计,双方最少有5000人加入了械斗,而这一切的开端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恩怨。
积怨已久的两村这两个村子的恩怨要从清末说起了。
马田村和井岗村是两大家族各自组建起来的村子,但是在村界划分上,双方谁都想要多占一点。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能争出个所以然来。
两个村子里的人经常发生口角争执。连路过也要互相呛两句。
在生意上,双方也经常给对方使绊子。
1993年3月2日,马田村的人摸黑进入了一家井岗村的一家工厂。
这家工厂和马田村一直有竞争关系,这些年来抢了马田村不少生意,这个人气不过,直接把工厂砸了。
第二天井岗村的人发现后,立马就猜出来了是马田村的人干的,当下就要马田村的人给他们一个说法。
但马田村的人死活不认,不仅一点赔偿都不愿意掏,还在那里幸灾乐祸。
井岗村当即就恼了,他们带着几个人直接砸了马田村的村办商店。双方当即就招呼了一百多人,准备“比划比划”。
好在警察赶到的比较及时,这才避免了一场争斗。
双方的矛盾也从此升级了。
从那之后,井岗村的村民开始专门蹲守落单的马田村人,只要逮到了就是一顿暴揍。马田村的人也不甘示弱,他们白天不动声色,一到晚上就出去找井岗村的人群殴。
双方的争斗也慢慢转到了明面上,时不时有村民的家被砸抢,商铺被洗劫... ....
马田村甚至抢走了县上炸药库的480公斤炸药和大量的雷管,筹谋给井岗村的人“致命一击”。
井岗村的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打算效仿马田村。但是县上的炸药库已经被马田村抢走的差不多了,他们又抢了大量的钢管和钢筋,回到村里自己造土炮。
这一消息也很快让马田村知道了,他们开始打电话摇人,想要从人数上压倒他们,甚至还有退伍军人下场参与,制定战术。
最终,两个村各自集结了周边的所有亲戚好友,开展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宗族械斗。
警方出手干预眼看事态愈演愈烈,很多村民甚至拿出来了锄头砍到肉搏,遍地都是躺在地上呻吟的人。
当地的警方赶到后,两边的村长表面上配合警方工作,背地里还是谁也不服谁,一到晚上,就能听见外面枪火连天。
都是百姓,警方也不敢随意出手伤人,他们只能请示武装部队前来维持秩序。
赶到的武装部队尝试过喊话劝导、也试过鸣枪威胁,但已经杀红了眼的双方根本听不进去。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村子里投放了大量的催泪瓦斯和烟雾弹,这场械斗也终于结束。
这场闹剧,也让中国对百姓持枪这件事重视了起来。
当时中国刚安定不久,还有很多不法分子在边境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为了让人们能够在危机时刻能保护好自己,中国一开始并没有全面禁枪。
尽管也发生过几起持枪伤人事件,但毕竟都是个例,一切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像这样大规模的争斗,还是第一次发生。
为了安全起见,警方决定收缴全村的枪械。最终一共缴纳出57支土枪、4部炮车、95门土炮和炸药雷管若干。
这些装备给一个师用都绰绰有余。
看着现场的惨状,当地警方和村民都感到一阵后怕。
中国也意识到,实行禁枪令刻不容缓。
严管严控1996年10月1日我国历史上最严格的《枪支管理法》开始施行。
刚开始的收缴工作并不好进行,很多人为了躲避收缴,干脆白天一整天不回家。
但是在警方不懈的努力和科普下,今天的中国,终于进入了无枪社会。
发现枪支主动上缴也成为了老百姓的常识。
对这些危险物品的严管严控,也减少了恶性犯罪事件的发生。
如果再有像马田村和井岗村这样的大规模冲突发生,也不会再造成局势不可控的情况。
在这样的坚持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枪爆最少的国家之一。我们生活的社会也逐渐稳定安详。
参考链接中国为何坚持对枪爆物品严管严控?公安部回应-中新网
两高联合发布禁枪新规 为何如此严格? 海外网
百年前村民械斗子弹横飞 差役现场弹压不被理会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