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对方是个社交边界认知较弱的人,也就是没有建立完整的自我认知体系的人。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方面。一些非常自私的人也会有那样的思维倾向。
今天只谈社交边界认知。
这个社交边界不仅指社交关系,还包括利益共同体的家人在内的所有交流的对象。
.
来个例子。
一姑娘,因为家境一般个人能力一般,人生一路走来吃了许多苦经受了无数挫折。
但苦难并未完全开启她的智慧,至少在社交边界这一块她总是开不了窍。
她谈了个男朋友。
男友各方面很出色,且对姑娘非常好,且忠诚富有素养。
刚开始的时候,姑娘对男友付出的爱非常感动,觉得是上天眷顾,让自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姑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以同样的忠诚和热情回报。
可后来,
后来在两人幸福地过了几年后,姑娘的心态有了变化。
男友忠诚未变,在生活事业各方面对姑娘越来越好、奉献越来越多。
可习惯了接受奉献的姑娘,却慢慢理所当然了起来。
习惯了男友的好、全方位奉献的姑娘,渐渐从感动中脱身,渐渐认为一切都是男友份内之事。
且因为自身事业的发展、眼界的扩大,内心对世界的要求更广泛...翻译一下,就是作为人的贪婪更深刻更不可抑制,姑娘对男友甚至生出了不满。
她觉得这个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发展需要(欲望)的男人,并不如以前想象中优秀美好。
.
对男友生出不满的姑娘,虽依然忠诚着,但尊重、爱护、奉献那些感情关系中最重要的东西,却是一日日稀薄下去。
对于一个终于发现并不如想象中美好的男人,姑娘觉得自己的态度没问题。
后来,
后来男友终于累足了失望,转身而去。
姑娘几乎是立刻就后悔了...可那颗积满了失望的心,再不愿为她回头。
.
姑娘错了吗?
当然。
姑娘也隐约觉得自己错了。
可她搞不清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
姑娘错在了哪里?
前面说了,姑娘的家境一般。
其实一直陪伴她长大的家人也很一般。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从家人那里充分感受到了攻击、指责、诅咒,以及痛苦、愤怒、悲伤的味道。
总被生存蹂躏着的家人,日常强调最多的就是“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去捡垃圾”。
无论如何,她在小小的年纪,就无尽感受到了作为人的痛苦和生存的艰难。
她的心,一直都卑微极了。
.
后来姑娘的身体长大了,可内心对于生存的恐惧,作为人的卑微无助,从没改变过半分。
准确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实挫折的增多,她的恐惧益发鲜明,卑微越发深刻入骨。
那样的她,通常不能看穿自己的心,不能准确地分析出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她只是随波逐流,被命运推到哪里算哪里。
.
所以面对男友的奉献之时...应当说她面对所有人的时候,并不能具备相对清晰的社会边界认知。她的内心被生存的恐惧包裹,思考时往往先从恐惧出发而不是客观事实。
她看待问题完全从自己、而非全面而深刻的角度。
那般的思考模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时更多考虑了自我的感受和利益,也错误地划定了他人的责任范围。
翻译一下,就是太过自我中心,认为世界应当围着自己转动,所有人所有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而发生变化,
有那样的思模式,不得不说一再失去可信任的人,让社交的对象一再失望,
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宿命。
.
所以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越会觉得理所当然,认为所有的奉献都是应该的?除却太过自私的缘故,
社交边界认知不足、即过度的自我中心,是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自我中心,认定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应当围绕自己的价值观和欲望而行,否则便是他人的责任和不足。
那般认知模式的人,通常不能交到长久的好友,居心不良者倒是身边常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