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是糖尿病的发物?这是豆浆又“招惹”了谁?

宛白看健康 2023-05-15 07:34:00

豆浆、豆类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议论的话题,总会听到一些疾病是不能食用的,什么乳腺癌、肾病、痛风等,这一次又惹上了糖尿病。总之都没消停过!

话说豆浆、乳腺癌患者不能食用,这一下吓坏了一些乳腺癌患者,事实上豆浆等豆类食品,乳腺癌患者是可以食用的,网传不能吃,无非就是担心豆浆中所含的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会增加雌激素的分泌。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大豆类食物与抗雌激素药物之间有不良交互作用。反而一些研究甚至发现大豆类食物对女性具有保护作用,比如对雌激素水平的双向调节,以及保护心血管、降血脂、抗氧化、控制体重方面相对于肉类蛋白质也有一定的优势。

那说肾病、痛风不能吃豆浆,不外乎也是因为豆浆中所含的蛋白质和嘌呤物了。大豆蛋白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可以适当食用,最为控制的应该是其他谷类、坚果种子类食物中所含的植物蛋白。豆浆的嘌呤含量不用说了,经过加水稀释、研磨等嘌呤含量已经很低了。虽然黄豆嘌呤含量较高。但豆浆已经是低嘌呤食物了,而且痛风患者避免的是嘌呤过高的食物,在药物的控制下,可以不必计较其绝对嘌呤含量。

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无论是在预防还是饮食治疗方面,豆类食物都是可以食用的,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对预防并发症方面起着积极地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豆类食物的分类:

豆类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大豆低聚糖的大豆类食物,如黄豆、黑豆、青豆等,一类是富含蛋白质(略低于大豆类)淀粉类、膳食纤维的杂豆类。如绿豆、红豆、扁豆等,杂豆类食物是糖尿病控制餐后血糖,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比较优质的食物。这类食物不但血糖生成指数(GI)低于精白米面,还富含膳食纤维了,是推荐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质主食类食物。

大豆类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如何?

大豆类食物,包括大豆或其制品黄豆、豆腐、豆腐干、豆浆等,血糖生成指数都属于低GI,制作豆浆的原材料黄豆浸泡之后GI指数只有18,豆腐干24,因此,从豆制品对血糖的影响你程度来看,是速度慢的,对血糖的控制是极有利的。

大豆类食物除了对血糖的上升影响很小之外,还有一大优势在于对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极为有利的。这与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以及矿物质有关,这些成分对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心血管病变、保护骨骼、控制体重方面都是有利的。诸多研究显示,在降低糖尿病风险的饮食模式中,都是包括豆类食物的,比如得舒饮食、地中海饮食、糖尿病风险饮食、低胰岛素饮食以及代糖饮食、2023糖尿病食养指南等。

大豆类食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如何?

除了血糖生成指数对血糖的影响之外,引起很多人担心或是网传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大豆类食物又或是说豆浆是糖尿病患者的发物一说,主要是与其中的蛋白质有关,为什么蛋白质又成了“祸首”了呢?

这就说到了糖尿病肾病,难道糖尿病肾病不可以吃豆制品?先不要急着给予否定,糖尿病肾病是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为什么?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是含有氮元素的,氮元素在体内会代谢为肌酐、尿素等含氮废物,而这些废物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当肾功能不全或受损时,蛋白质代谢产物必定会出现障碍,如果摄入过多、就会增加其代谢负担,因此要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而具体该限制哪些蛋白,摄入量又是多少?

在糖尿病肾病饮食中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尽量减少植物蛋白(包括谷类、豆类、坚果种子类),供给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鸡蛋、鱼、瘦肉、虾、鸡肉等,其中大豆中的大豆蛋白也是属于优质蛋白,大豆蛋白中的氨基酸比例与牛奶蛋白质接近,在营养价值上来说,可以和动物蛋白等同,因此是可以适量选择的。

那摄入量是多少呢?《糖尿病指南中》也有建议量,糖尿病肾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能超过总能量的15%,(10%-15%),微量蛋白尿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在 0.8-1.0g/kg.d,显性蛋白尿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控制在0.6-0.8g/kg.d。另外,在肾功能失代偿期减少到0.5g,终末期0.4-0.3g。

【最后总结】豆浆为豆制品,不是糖尿病的发物(所谓发物是指加重疾病发生的食物),一般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为1.0g/kg.d,大豆类的摄入量在25-35克,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可以食用豆浆的,但要根据肾功能的情况来控制总体蛋白质的摄入量。

0 阅读:45
宛白看健康

宛白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