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家境富有,早年喜好游猎,慷慨任侠,到十八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学习。后来在学校看到学子刻苦勤学,遂到金华山乡校,发愤读书。学业有成后,二十一岁的陈子昂,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离开家乡前往长安。
陈子昂(图片来源网络)
陈子昂来到京城长安,虽然今非昔比,已然满肚文章,却作为小地方来的无名小辈,无人赏识也无人提携。这一天,陈子昂外出闲游,看见大街上众人围观一位老者卖胡琴,一把胡琴竟要价百万文。陈子昂上前细看,确是一把上好古好琴,豪不犹豫按索价购下。周围人皆惊叹不已,陈子昂说:“琴是好琴,我的琴技更佳。”众人问:“可以让我们听一听吗?”陈子昂道:“明日宣阳里某处,我当众抚琴演曲,希望大家届时前时,聆听指点。”
半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奇琴奇人,听说还要演示奇技,到了第二天约定时间,很多人如约来到宣阳里,其中不乏文人骚客,各界名流。陈子昂设具酒肴,抱琴出场,自我介绍道:“蜀人陈子昂,有锦绣文章百卷,不为世人所知。胡琴贱工之伎,却能引来众家热观,留它何用!”说完,将价值百万的古琴高举摔碎,随后将诗文百卷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名满都下。
684年,陈子昂凭借真才实学考中进士,任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陈子昂不畏迫害,直言敢谏。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常不被采纳。
686年,陈子昂随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696年,再次随军北上平定契丹叛乱。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698年,陈子昂因父年老解官回乡。不久父亲去世,当地县令段简贪图其家富豪,诬陷陈子昂入狱。也有说法是陈子昂得罪了权臣武三思,武三思指使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陈子昂最终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在政治上针对时弊,提过一些改革的建议。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陈子昂诗作风骨峥嵘,寓意深远,格调苍凉激越,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登幽州台歌(图片来源网络)
陈子昂最著的一首诗,是《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战国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燕昭王登位之初,决心要令燕国强大起来,四处寻找治国的良才。礼待老臣郭隗,筑宫而敬以为师,结果各国群贤聚集燕国,没过多久燕国便强大起来。
此诗作于697年,陈子昂从武攸宜大军征讨契丹,在军中任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为人轻率,不懂军事。出战,前军惨败,大营震动,人心惶惶。陈子昂不忍坐视败局,挺身向武攸宜进谏,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不允。陈子昂再次进言,武攸宜恼羞成怒,将陈子昂无理降职为军曹。陈子昂意见不合,自己身份低微无力改变局势,故而登上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在这蓟北古台上,或许想到了大破齐军的燕国上将军乐毅,或许想到了北征乌桓临石观海的三国豪雄曹操,而他在武攸宜帐下,竟毫无用武之地,英雄已远而前途渺茫,那份旷世的孤独,自然而然凝成了震撼千古的力作名句。
人人都赞美这是一首好诗,每个人也感受它的魅力,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选了它。然而,它究竟好在哪里,却又让人一时难以说出。因为出现在此诗中的艺术境界之辽远阔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具体事件的范围。读者所理解前瞻的,不仅仅是前代的明君圣人;近盼的,也不只是志同道合的当代贤者;感“念”于心的,其实是“悠悠”无尽的客观世界和自己曲折短促的生命二者之间的对比……绝对孤独无涯的背景,茫茫宇宙的时空交叉点上,超脱具体事件的纷扰,俯仰天地,纵观古今,推究人生的真谛,谁人得其解,几人会不禁“怆然涕下”。
陈子昂曾用一首诗为自己画了像,这就是他的组诗《感遇》诗第35篇: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从人生际遇到理想追求,从身世之感到精神觉悟,陈子昂在这首诗里客观、全面地为自己做了总结。稍后的诗人韩愈于《荐士》言:“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白居易在《初授拾遗》道:“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大哉,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