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快乐”是诅咒?究竟端午能不能快乐?

卓君谈历史 2023-06-22 15:26:04

逢年过节

大家总少不了发祝福语

比如说端午

从某度指数上看

2014年

几乎没有人使用“端午安康”

2015年

这个祝福语一下子就

超过“端午快乐”

到了2022年甚至是“端午快乐”的8倍

回答这个问题

有必要来捋捋端午是怎么来的

农历中的五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气

就是夏至,是一年中阴阳气交的关键

这天“阴阳争,死生分(《礼记·月令》)”

意思是这天阳气最盛,但盛极必衰

所以还有“五月为恶月”的说法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

重五之日,毒上加毒

战国时期

人们就在端午采药沐浴

汉代阴阳观念盛行

出现了端午佩戴五色丝(又叫做长命缕等)

装饰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的习俗

魏晋时南北朝期,吃角黍(即粽子)和

竞渡(此时不叫赛龙舟)也成了端午节的活动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

屈原、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践等人物传说

开始跟端午联系起来

人们向水里投入祭祀屈原的粽子

这里的粽子是一种筒粽

还带五色丝跟楝叶这两种辟邪之物

唐朝国力强盛,人们玩得花

更多的习俗就加入到端午里

比如斗草(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

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这个游戏

弄尘复斗草,尽日复嘻嘻。

——白居易《观儿戏》

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

——司空图《灯花》

朝廷跟家庭还要举办宴会

以示庆贺

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唐玄宗《端午三殿探得神字并序》

粽子在这个时候成为官方指定过节食物

粽子的花样也很多

其中,“九子粽(九个粽子用彩线扎在一起)”

是皇帝餐桌上才有的

皇帝对大臣赏赐物,最常见的也是粽子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先。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

宋朝时期

又一种娱乐游戏

“解棕(解开粽子的楝叶

以其长短决胜负)”诞生

人们在这天也会喝艾酒跟菖蒲酒

菖蒲酒满劝人人,愿年年欢醉依偎。

把合欢彩索,殷勤寄与。

——《岁时广记·合欢索》引张文潜词

元朝时期

内家端午赐新衣,万姓千官乐盛时。

——叶颙《庚子端午次潘明举韵二律 其二》

明清时期

这些习俗延续变化

宋朝时期就有出嫁的女儿

在端午回娘家

到了明清

端午也直接被称为“女儿节”

原本,“龙舟”是皇帝所乘的船

有特别的规则

普通人如果随便造一艘

就有可能全家被端了

一般人搞水上竞技

得用“竞渡”用船

后来,这两个词才渐渐融合

明清端午就成为了官方的休假日

这时候过端午,那叫一个排场大

清朝还在竞渡的地方

搞出了街市,方便各位乐子人吃瓜看热闹

龙船,阊胥两门,南北两濠……画访游客,争买土罐掷诸河,视龙舟中人执戈竞斗,入水相夺,以为娱乐……欢呼笑语之声,遐迩振动。

——《清嘉录》

龙船自五月朔至十八日为一市……送圣后奉太子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幅,举国若狂。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关于端午的起源,还有其他说法

闻一多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

起源于吴越民族的图腾祭

赛龙舟是祭祀仪式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

东汉以来,吴越地域渐被开辟

在吴越文化跟中原文化的对流中

端午这个节日才渐渐地传播到了

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其实很多节日的来源悲壮

情人节为了纪念瓦伦丁为爱而牺牲

劳动节是为了纪念

20多万工人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

父亲节是布鲁斯多德夫人想念

逝世的父亲而倡导的

六一儿童节是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

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

……

就算是清明

老祖宗玩游戏喝酒举办宴会

蹦迪得比我们还欢乐

长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

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

——《开元天宝遗事》

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杜甫《清明》

我们中国人自古看淡生死

活在当下,更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哲学

古人实际上都是在努力地快乐过节

节日的来源我们不能忘

但我们的节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内涵不断丰富的

一些“专家”跟媒体直接按头端午只能“安康”

反而是矫枉过正

辜负了古人的心意

参考资料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

2 阅读:755
评论列表
  • 2023-06-23 07:47

    可惜人们不信,再多人辟谣都改不了,还会被骂

  • 2023-06-23 20:59

    想表达什么?快乐?肯定不合适,因为现在端午就是祭屈原的,按你说法,龙舟也与快乐不搭边,那是拜图腾

卓君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