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稳楼市政策的逐步推进以及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扩大与提速,房票安置制度已成为一线城市多元化安置补偿的主要选项。近年来,房票一度被看作是始于二三线城市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 “实验”,如今一线城市均已开始“启动”这一选项。
房票安置政策是近年来在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推出的一种创新方式,旨在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快的安置效率。
房票安置政策是指征收人按照征收政策,将被征收人房屋评估价值货币量化,以房票的形式核发给被征收人,作为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安置房时享受优惠的证明。这一政策体现了对被征收人权益的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房票安置政策的具体内容
1、房票的使用:被征收人持房票可在指定的城区内购买新建商品房或安置房,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可能包括购房价格折扣、税费减免等。
2、房票的期限:房票通常设定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如持房票超过6个月未购房的,按照票面金额的一定比例(如90%)申请领取补偿金。这一规定旨在鼓励被征收人尽快使用房票购房,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流通。
3、房源保障:为了满足被征收人的安置需求,政府会积极协调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一定数量的房源纳入征收安置房房源库。被征收人可在这些房源中选择合适的房屋进行购买。

房票安置政策的使用流程与具体规定
房票的有效期及使用限制:房票的有效期通常最长不超过6个月,逾期未使用将自动作废。但政策有效期可能会延长,例如至2025年12月31日。
房票的使用人限定在持有人、持有人配偶、持有人近亲属范围内,房票不得转让、赠与、抵押、质押、套现。
房票的购买范围及通用性:房票通常用于购买指定范围内的商品房,可能包括住宅、商服用房、停车位等。房票在特定区域内通用,如大郑州范围内,任一行政区的拆迁户可以购买任一行政区内的商品房。
房票安置的购房补助与奖励:房票安置政策通常包含购房补助,补助金额根据购房面积和被征收房屋评估价值确定。
购房奖励以“货币补偿款”为基数实行分阶段递减计算,如开具房票日起6个月以内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按“货币补偿款”的一定比例计算购房奖励。
房票安置的操作流程房票由征补中心印制、管理、使用、核销。被征收人选定房源后,首付10%购房款后签订购房合同,并凭相关资料到征补中心领取房票。
购房后,开发企业与征补中心结算时,需提供房票、购房合同、备案证明单等资料,经审核无误后拨付房票资金。

总体上来看,房票安置这项政策对于拆迁户来说,有利也有弊:
房票安置的优点
1、更多自主选择权:房票安置赋予了拆迁户更多的选择权,他们可以在政府指定的房源范围内自由选择心仪的房屋,避免了传统安置房可能存在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问题。
2、保障资产价值:房票的价值通常与被征收房屋的市场价值紧密挂钩,避免了货币补偿可能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的风险。
3、提升居住品质:拆迁户可以用房票购买品质更高的商品房,这些房屋通常在建筑质量、小区环境和物业服务等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4、市场流动性增强:房票安置将补偿资金引入房地产市场,促进了市场交易量,活跃了二手房市场,间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5、减轻政府负担:通过房票安置,政府不必直接参与安置房的建造和分配,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管理负担。

房票安置的缺点
1、市场波动风险: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拆迁户实际能购买到的住房质量和面积,房价上涨可能导致房票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2、房源选择限制:尽管房票赋予一定的选择自由,但实际操作中,拆迁户仍可能受到房源限制,如区域规划、房票使用期限、房型和价格等限制,可能导致选择空间缩小。
3、信息不对称风险:拆迁户普遍缺乏房地产市场的专业知识,可能在购房过程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容易被误导或上当受骗。
5、社会关系改变:长期生活在一个社区的拆迁户可能因房票安置而迁至陌生环境,面临社会关系重建和适应新社区的挑战。
目前,我国房地产正在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安置方式供被拆迁户选择,包括原址回迁、异地集中安置、货币补偿和房票安置等等。过去,各地普遍实行实物安置的模式,然而那种凭借拆迁"一夜暴富"的神话,现在正在被理性、公平的制度所取代。

自2020年《土地管理法》修订以来,"征收"已正式替代"拆迁"。这不仅是名称变更,更是制度理念的根本转变。新政策核心是"被征收房屋价值 + 搬迁补助 + 临时安置费"的补偿框架,彻底终结了曾经"户口本人头数"、"面积翻倍"等不规范做法。
当下由于我国住房存量规模巨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如果继续施行实物安置,一方面会导致供大于求的问题更明显;另一方面,也会由于安置周期较长,加上地方财政资金推进安置存在困难,必然会导致被拆迁户难以尽快回迁入住,或回迁入住的房屋供给效率下降。
而采用用房票安置,既能尽快增加房源供应,缩短安置周期,还能推动商品房市场消化库存,也能利用存量房源分布区域广、房源类型多的优势,更好匹配被拆迁户的需求。
实际上,房票安置属于探索中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最终的效果如何?仍取决于被拆迁户的接受度。调查显示,很多居民愿意原址安置,特别是祖祖辈辈住在某一区域的被拆迁户,还是希望回迁到原址。
此外,如果被拆迁的房屋评估价值并不高,折换成房票购买高价商品房,可能存在原有一平方米拆迁房换不到一平方米商品房的现象。但是,如果是原址安置,则可能是一比一安置。因此,房票安置只是诸多安置方式中的一种,其实施效果需要综合考虑补偿意愿、房源库房源的性价比、被拆迁房屋的评估值等。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已明确对房票制度的探索,这是我国城中村改造以及货币化安置中的重要事件。此举充分表明各地对房票工具的认可,也意味着房票将成为今年各地重点推广和落实的重要工具。
房票安置虽然能够起到去库存的效果,但是仍面临诸多问题,纳入“房源超市”的项目,未必能精准匹配被拆迁居民的需求。大多数房票规定的房源都处于城市郊区或偏远地段,尤其是对比货币化安置,被拆迁居民在房票安置中的选择范围相对有限。
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房票安置不能满足拆迁居民的实际需求,那么这一制度不可能顺利推行下去。因此,在推行过程中,相关部门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对此制度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方能使房票成为未来居民拆迁安置的主要选项。
总之,只有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实现拆迁居民既能以旧换新,又能满意搬迁住址的愿望,才能使得这项政策得以顺利实施,成为未来拆迁安置的发展趋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