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吴姓县丞曾在此任职,因为衙署狭小,便把闲置的防汛官署用来做了学馆。
一位浙江籍秀才被请来在学馆教书,每当这位秀才作文时,总是会受到一些莫名的骚扰,被墨汁整得一片狼藉。
秀才知是狐怪之类的东西捣乱,就虔诚地以礼相待,可是并不见效,无奈之下,只好辞职离开了。
秀才走后,吴县丞来到学馆进行焚香祷告,说:“学馆的先生被你赶走了,不敢再来,我的官署甚是狭窄,又不能不让子弟读书,所以还是要借此地一用,希望你不要再来干扰。”
第二天,县丞在桌子上发现一张帖子,上面写到:那位秀才不仅人品浅陋,文采也不怎么样,怎么能教授子弟呢?你如果想再请一位先生,可以考虑上海的苏秀才,苏秀才目前在京师西直门某胡同,近期正好无事可做。
吴县丞按照帖子所写,派人去请苏秀才,当时苏秀才刚从某都统家离职,正在寻找新职位,便应邀来到了吴县丞这里。
苏秀才担任教书先生后,确实表现了非凡的才华,对弟子循循善诱,不长时间,他带的学生就有了明显的长进。
后来,吴县丞同苏秀才提到狐怪捣乱及推荐他的事,苏秀才也很是茫然,不明白其中因由。
这件事记载在清代汤用中所著《翼駉稗编》中。
这事是否是所谓的狐怪捣乱,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现代人对这类事一直是当作玄幻故事去看了,甚至是归为古人的一种落后表现。
这个世界之奇妙,绝不是哪种认知能完全概况的,生活其中的人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认知以外的奇事,对待这类事的态度也体现了人的不同智慧,如吴县丞这般的处理方式,最终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或许这也是一种智慧吧!
游方郎中
结尾议论精彩,有画龙点睛之妙
呼啸山庄
1866年,普鲁士大公国(德国前身)的国王威廉一世结束征战,来到行宫休养,当他看到宫外老旧的磨坊时,觉得非常扫兴,就命令手下去把磨坊拆掉。可因为这是祖传的家业,磨坊主死活不让拆,出钱也不愿卖,最后威廉一世恼火地派兵“强拆”了老磨坊。人们都认为国王这样运用权力是最大的腐败,就动员老磨坊主去控告威廉一世。在民众一致的“王权腐败!照价赔偿!”的呼声中,法庭裁定国王侵犯民众财产权利,责令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且赔偿磨坊主损失及诉讼等各类费用。于是,一座崭新的磨坊又矗立在桑苏西宫墙外。几十年后,磨坊主的儿子因为生意萧条面临破产,想把这座磨坊出售给时任国王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思来想去,最后提笔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好好保存祖先遗留的产业,也为王族保留一个时刻警惕王权腐败的提醒,并随信附上一笔钱。磨坊主儿子十分感动,用那笔钱将旧磨坊修葺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