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赵一曼儿子陈掖贤给毛泽东写讽刺信,毛主席回复六个字

历史伟人录 2024-08-06 09:36:47
前言

一直到28岁,陈掖贤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

你的亲生母亲已去世好多年了,她叫李一超

陈掖贤18岁那年,他的远房表姐欲言又止,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听说你的生母是个共产党,抗日英雄。听说牺牲很多年了。听说都喊她赵大姐......”

陈掖贤始终忘不了六年前的一点一滴,当时他的父亲同他说:“我不是你的亲生父亲。”顿了一会儿对方又继续说:“八叔,才是。”

这一消息直接将陈掖贤劈的外焦里嫩,他的脚步踉跄了一下,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的父亲,想要从父亲的眼睛里看出撒谎的痕迹,然而无果,面前这个自己从记事起就唤做父亲的男人,竟然不是他的父亲,让他如何相信。

陈岳云的目光定定的望着远方,随后说:“你的亲生母亲已去世好多年了,她叫李一超。”

对于12岁的少年来说,这个消息过于残酷。

陈掖贤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服自己,那位西装革履,光鲜亮丽的八叔竟然会是自己的生父。

陈达邦确实很神秘,他曾是当年中山大学大名鼎鼎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又被派去了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苏联留学期间,陈达邦和李一超相知相爱,两人成婚后没多久就拥有了爱的结晶,在怀孕十个月时,李一超接受任务,只身回国。

得知妻子的打算之后,陈达邦非常心疼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要不还是等生完孩子以后再回国了。然而,李一超一口拒绝,这是党的决定,不能还价。陈达邦心里放心不下妻子,便想着和她一块回国。李一超依旧拒绝:夫妻离别事小,求学任务重大,莫作他想。

夫妻分别后,陈达邦始终思念着自己的妻儿,却没有得到他们一丝一毫的消息,一直到他们分别将近三年后,他才收到妻子给他的来信。只是,为了逃避国内的审查,他并没有在信封上看到地址门牌号,就连信的内容都无比的简单,在信中,李一超阐明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分享一个好消息,他们的儿子已经出生了,一切安好,如今已经寄养在他武汉堂兄的家里,除此之外,在信中还夹杂了一张她抱着儿子的照片。

陈达邦没想到,这张照片竟然会成为他思念妻儿唯一的珍贵物品,对于妻子给自己寄来的信件和照片,陈达邦无比的珍视,为了防止照片遗失,或者被敌人搜查,他将其存放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室里面。

如今看着儿子茁壮成长,陈达邦不可谓不心痛,他的内心充斥着对儿子的歉疚,因为他未曾尽到父亲的责任,儿子的身上有着他和妻子两人的影子,却在他未曾陪伴的情况下成长到今天。

陈掖贤的内心挣扎极了,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事实,才12岁的他无法处理这个过载的信息,甚至于他不知道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有一个叫李一超的陌生女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告诉他自己是他的亲生母亲,她并没有死。

在看过电影《赵一曼》之后,陈掖贤甚至想过,他的母亲是不是还活着,她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名字,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在看过电影《赵一曼》以后,更让他产生了探索母亲的欲望。

其实,陈达邦一直没有放弃打听妻子的下落,只是,他得到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过,父子二人也曾产生过希望,曾经和陈达邦一块在法国工作的人后来告诉陈达邦,李一超和电影《赵一曼》里的英雄壮举非常地像,只是他还不能完全确定。

至于电影《赵一曼》的编剧于敏,他还是凑够抗联老战士那里采访到的赵一曼在东北浴血战斗,壮烈牺牲的故事,只是,他没有看见过赵一曼的照片,所以对于她的身份无法考证。

此后的岁月里,陈掖贤和父亲陈达邦一直在寻找母亲和妻子。

长大后,陈掖贤从外交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陈掖贤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与此同时,陈掖贤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母亲的二姐,也就是他的姨母李坤杰经过多方打听后,写来了信,找到了妹夫陈达邦和外甥陈掖贤,他们彼此之间终于有了联系。

陈掖贤也终于从姨母的口中得知:母亲原名李坤泰,乳名断女儿,学名李淑宁,笔名李一超。

但是,此时的陈掖贤还不知道,过不了多久,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悲壮英雄人物,她口中的那个“宁儿”竟然会和自己有关。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赵一曼从10岁起就被母亲三番两次地劝说要裹小脚,但是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母亲也非常的固执,觉得连女儿裹脚这般的小事都管不了,有失尊严,所以硬生生的给赵一曼缠上脚,套上了小尖鞋。赵一曼只能咬牙挺着,到了晚上再用剪刀将缠胶布剪开,用柴刀砍烂小尖鞋。

在赵一曼的眼中,裹脚布是封建糟粕,她不允许自己的命运被一双残疾的脚禁锢着。

赵一曼的姐夫郑佑之是赵一曼的启蒙人,让她开拓眼界的人,五四运动爆发后,郑佑之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还成为了四川有名的革命者。

之后,郑佑之给赵一曼寄去了进步刊物,让她认识到世界的变化,这些都为日后的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3年,赵一曼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之后她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准备建立妇女群众团体。为了让女儿“回归正途”,赵一曼的哥哥决定将妹妹嫁出去,赵一曼不愿意,1926年,趁着哥嫂不在家,赵一曼离家出走,这一别,这个家再也回不去了,而她也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同年,她转为中共党员。

10月,赵一曼报考黄埔军校,来到重庆后,经过军校初试,赵一曼被录取,在开往武汉的客轮上,赵一曼认识了罗瑞卿等人。

黄埔军校大多数都是速成班,赵一曼的军校学习生涯仅仅持续了半年的时间。

在之后的岁月里,赵一曼领导过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还组织过农民建立抗日自卫队开展战争,赵一曼还想要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1935年,在和日军作战之中,为了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受重伤被俘。

在监狱中,赵一曼遭受了最残酷的刑罚,光是电刑就已经是超负荷的最大压力,但是,即便如此,赵一曼依旧没有透露半分。

敌人又将赵一曼关了一个月,却始终无法从这位女共产党员的口中获取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他们决定将赵一曼押解到珠河县处决。

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了火车,透过车窗,她看到了被日寇铁蹄践踏过的祖国山河,她的耳边仿佛传来了一声声被蹂躏的妇女儿童的凄惨哭声,她多想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消灭日寇,将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

在即将告别祖国和亲人的时刻,她想起多年未见的儿子,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有没有想起自己的母亲,作为母亲,她没有亲自抚养自己的儿子,没有关心她,更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财产,内心总是充盈着愧疚,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千百万的同胞们,她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她也相信儿子能够理解自己,并继承自己的遗志。

想到这里,赵一曼朝看守要来了纸和笔,给儿子写下最后一封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李坤杰得知妹妹赵一曼经历

陈掖贤在寻找母亲下落的同时,赵一曼的姐姐李坤杰也在不断的找寻妹妹,甚至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

终于,李坤杰得到了一张妹妹抱着儿子宁儿的照片,分别20多年,李坤杰终于见到了妹妹的模样,没想到妹妹竟然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

李坤杰去照相馆将妹妹的合影照片翻拍放大了几十张,之后字斟句酌的给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希望日理万机的周总理能够给予自己帮助,让她获得妹妹的消息:

我胞妹李一超,四川宜宾县人......听说当时您在中央领导机关工作,如果能够知道一些情形,请告诉我!

李坤杰等啊等,终于等来一封来自全国妇联的信函:

李坤杰同志:

你寻找你胞妹下落的信......请你考虑是否可以登报寻找,或找寻其他的线索。

此致

敬礼

1953年9月19日

20多年过去了,周总理已经不记得李一超这个名字,所以将信转给了全国妇联,请蔡畅等人帮助寻找。全国妇联查找无果后才给李坤杰回复了这样一封信。

时间一晃来到1954年,李坤杰担任四川省政府监察委员的时候,她的同事江子能去北京开会,李坤杰便拜托对方趁着开会的机会,向全国的同志打听一下妹妹的消息。

开会期间,江子能果真碰到了20多年都未曾见面的宜宾老乡何成湘,老乡见面,话题更是敞开了聊。江子在聊天中说起,李坤杰正在寻找自己的胞妹,已经20多年没有音讯了。

而何成湘呢?他恰好也在寻找一个人,此人就是《赵一曼》当中的赵一曼。他曾经和赵一曼一块工作过,知道她姓李,乃四川人。

赵一曼和老曹在哈尔滨领导电车工人大罢工之后,暴露了身份,老曹英勇就义,组织上考虑到赵一曼的身体情况,打算让她去另一个城市工作,对此,赵一曼并不同意,她想要去条件艰苦的抗日游击区。

在赵一曼看来,她曾经学过军事,所以想有她用武之地的地方,经过综合考虑,组织上决定让她前往珠河游击区工作,当时和赵一曼谈话的,正是何成湘,何成湘能够从赵一曼的口中听说她是四川老乡,只不过,他遵守组织纪律,所以没有多问。

当时,何成湘还建议赵一曼去了那里之后改姓李,赵一曼听后当场笑了,说她本来就姓李。

何成湘在聊天中告诉江子能,建议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搬上银幕的人是松江省民主政府主席冯仲云,他和赵一曼曾是战友,只不过对她的其他情况不太了解。

在分别之前,何成湘还不断嘱咐江子能,让他转告李坤杰,如果有妹妹的照片可以寄给他,他保管一看就能认出来。

事实上,正如何成湘所言,东北解放之后,中共党组织就开始地毯式的寻找赵一曼烈士的身世,最后只知道她从1933年到1936年的抗日活动一直到牺牲的战斗过程,至于她从哪来,是什么人,身世如何,没有一个人知道。

不仅如此,黑龙江省档案管理还保留着一份日文档案。在档案中记载了赵一曼在1935奶奶11月22日在珠河县春秋岭的战斗之中身受重伤,之后被俘,一直到1936年8月2日被日军枪杀,负责审讯她的人正是日本特务头子大野泰治,但是,始终没有搞清楚赵一曼的真实身份,在他看来,赵一曼应当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能够组织3万多农民的抗日联军领导人。

江子能回去后就将自己和何成湘的谈话过程意义告诉李坤杰,李坤杰立刻将妹妹的照片寄去北京,在等待回信的那些时光中,李坤杰无数次走进电影院,观看《赵一曼》,对于英雄赵一曼,她打心底里佩服,但是,她也发自内心的不希望自己的妹妹就是赵一曼,她希望自己的妹妹能够好好活着,希望她们姐妹还能够再团聚。

等待回信的日子无比煎熬,最后何成湘的来信彻底打碎了李坤杰的希望,因为她的妹妹就是赵一曼,在她不知道的角落,她的妹妹已经牺牲了18年,地点就在距离家乡无比遥远的东北哈尔滨。

那个英雄赵一曼,就是她最亲爱的妹妹李一超。

五个月后,李坤杰千方百计联系上了陈琮英,也就是妹妹赵一曼的小姑子,这对于李坤杰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李坤杰知道,用不了多久她就能见到妹妹长大成人的儿子,还有他未曾见面的妹夫。不多久,李坤杰收到了陈琮英的来信:

坤杰同志:

来信敬悉,你的妹妹后来牺牲,这是党国的损失,她的儿子陈掖贤是一超同志当时无力抚养......详细情况我已请达邦同志写信给你,特复。

并致

敬礼

陈琮英上

一九五五年元月二十日

后来,陈掖贤给李坤杰来信,李坤杰得知当年那个被妹妹抱在怀里的小孩,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学,他也在寻找母亲的踪迹。

后来,李坤杰继续深入调查,前往哈尔滨档案馆,翻阅一本又一本日伪档案,将赵一曼被捕之后的消息一字一句的看过去突然,一张泛黄的照片掉落在地上。照片是日本人拍下来的,对象正是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的赵一曼,那张脸李坤杰永远都无法忘记,这就是她的妹妹李一超,李坤杰的泪水从脸上滑落。

陈掖贤给毛主席写讽刺信

赵一曼的身份得到证实后,陈掖贤百感交集,怀着对母亲的无尽思念,陈掖贤捧起自己和母亲的合照,那时该有多么的甜蜜。

1960年,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物质资源供不应求,但是,那些不要票证的“议价”商品又贵的出奇,虽说陈掖贤的工资已经有所增加,但是,他仍旧觉得自己不够花,到了月底妥妥的月光族。

陈达邦看儿子日子过得太苦,便带着儿子去政协礼堂餐厅用七角钱的券吃了一顿“红烧狮子头”,若是按照票供应的猪肉,那么每斤需要花费0.81元,但是,这顿饭陈达邦并没有交肉票。这顿饭过后,陈掖贤的思想波动剧烈,在得知家乡传来有人饿死的消息后,他终于下定决心,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讽刺信。

这封信最后被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毛主席打开信后看到了讽刺意味十足的内容后,脸色当场就变了,随后,他得知,写信的是烈士赵一曼的独子陈掖贤后,毛主席沉默许久,最后只说了六个字:“他是可怜孩子。”

毛主席知道陈掖贤身世悲惨,并未追究他的问题,此事也就这么轻轻揭过。

不过,党委领导之后也给陈掖贤作出了解释,他所去的政协餐厅是为了照顾民主人士以及统战对象共同渡过难关才设下的,所以陈掖贤不需要有多少思想负担,但是,这些话并没有彻底解开陈掖贤的心结。

事后,陈掖贤的教学也受到了影响,次年,学校党委发现了陈掖贤的不对劲,担心他患上精神忧郁症,便安排了他去医院检查,经过医生诊断,要求陈掖贤住院,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

1969年,陈掖贤所在学校被解散,学校的职员们除了少数干部,剩下的全都被下放去党工作,陈掖贤也在其中,在此期间,陈掖贤的情绪愈发郁闷,每日都闷头上班,很少和同事交流,之后他的妻子也经常住院,经济上更加的拮据。

1974年,陈掖贤多日都没去工作单位,同事觉得不对劲,赶去他家里看望,结果发现他在床上一动不动,原来他没钱吃饭,已经饿了四五天,同时赶紧将其送去医院抢救。

1982年,陈掖贤又在单位几天不见踪影,同事们前往他家里寻找原因,这时才发现他已经自缢身亡,同事们不见他妻子的影子,这才听说她已经因病去世了。

赵一曼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但是,谁都没想到,她的后人竟落得如此下场,让人颇为唏嘘。

1 阅读:110

历史伟人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历史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