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初,为了将侵略者赶出华夏大地,共产党与国民党多次进行商谈。希望能够施行抗日统一战线,暂时放下内部纷争,专心致志对抗民族敌人。可蒋介石始终未能放下芥蒂,想要充分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导致多次的商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内部人员也曾多次劝说蒋介石,都没有获得成效。直到杨虎城、张学良发动“兵谏”,改变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
在多方势力的游走、劝说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再次进行谈判,最终确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不久后,日本驻军谎称一名日本士兵,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过程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在遭到中国驻军的严厉反对之后,日军当即发动战争,中国驻军奋起反击,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中共中央号召全国同胞,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本的入侵,并且红军主力部队取消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曾经的八路军下辖三个师,但是其番号都被蒋介石撤销了。成为八路军之后,其番号变为115师、120师、129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团。朱德作为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则由彭德怀担任。
三个师中,115师是八路军编制上的第一师,一路与日军拼搏厮杀,其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的与敌人战斗。而344旅作为115师的主力旅之一,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的尤为出色。但同时344旅又是八路军最古怪的旅,为何如此说?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旅长徐海东因病离职后,344旅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甚至中共中央担心朱德、彭德怀二位都镇不住。但是抗日战争一刻都不能停止,344旅又是劲旅,对抗日军的主力部队,所以此事必须要一个完美的结果。
就在共产党众领导束手无策之际,伟人站了出来。毛主席亲自任命了一名旅长,才平复了这场“动荡”。此人究竟是谁?能够解决两位元帅,都无法处理的问题。
徐海东因病离开
1900年,出生于湖北的徐海东家境贫寒,为了生存做了十一年的窑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先后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营长、红四方面军独立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国民党军继续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为了保护红军主力部队的有生力量,中共中央决定撤离苏区,施行战略性转移,开启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而徐海东所在的红二十五军,被中共中央派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参加长征,他被任命为副军长。他和战友一同展开游击战,帮助群众解放,促使第二先遣队的人员,扩展到近三千八百人。
他带领部队长途跋涉,最终成功与其他两个红军部队汇合,红二十五军也改变成为了红十五军团,他担任军团长一职。红十五军团先后取得劳山、榆林桥、直罗镇战役的胜利。
在之后的战争中,他指挥的队伍表现的十分亮眼。尤其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他带领红十五军团与其他部队一起,共同打赢了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打响之后,徐海东被任命为115师344旅旅长。
八路军去往华北战斗前线时,他也带领着部队参加了平型关伏击战。根据林彪、聂荣臻在作战会议上的部署,344旅和其他两只部队一起作战,他们需要切断日军的退路,将日军的援军阻拦在外。
平型关大捷是我军的第一个胜利,也是八路军打响抗日战争的首战。此战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荒诞想法,极大的振奋了国人的信心。此战之后,徐海东跟随朱德、彭德怀去到晋东南继续与日军战斗。
先后去到华北地区,深入敌后作战。指挥部队参加町店战斗,歼灭日军近600人,阻碍了日军的援助行动。此次战役之后,徐海东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长年累月的奔波劳苦、精神紧绷,让他病倒在华北战场上。
原本他还想继续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可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逞强。最严重时口吐鲜血、数度昏厥。中共中央为了他的生命安全考虑,最终强制性的让他回到延安休养。必须让他养好身体,才能继续为国、为民作战。
344旅内部纷争
徐海平不能够违背党的命令,只好卸任344旅长一职。回到延安治疗了两个月之后,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进入马列主义学院学习。直到一年后,他才跟随刘少奇重新回到部队中,去到华中地区展开工作。
而344旅众将士在得知旅长卸任之后,都十分震惊。因为在他们眼中,徐海东是一个十足的战斗“野兽”。一旦提到战斗,他的精神会瞬间紧绷,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指挥战斗中。
他还带领部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有多人还是他亲自招收上来的,加上他在中国共产党的时间较长,可以说是“元老”级别的。所以综上所述,徐海东在344旅的声望极高。现在他离开了,众多将领都想要升职。
但是徐海东身为旅长十分称职,导致每一位被推选成为下一任旅长,都遭到了众多将领的反对。不仅如此,许多士兵对每一位想要竞选旅长的领导,都极为挑剔。许多将领之间还因为升职的事情,产生了龃龉。
一时之间,344旅一团乱。组织上得到此消息之后,命令朱德、彭德怀二人去到344旅了解情况,稳定将士们浮躁的心。抵达之后的二人,在充分了解事情后,召集众将士讲述了当前的情况,并且询问众人心中最适合当旅长的人选。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发现,士兵们心中的旅长人选,大多数都是各自的上司。而将领之间,由于存在竞争关系,所以都在极力否认战友的能力,一时之间344旅变得“乌烟瘴气”。
抗日战争依旧在继续,八路军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这对战争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大局考虑,任命旅长一事不可以继续拖下去。最终毛主席直接下令,任命杨得志作为第334旅的副旅长,代理旅长。
杨得志肩负重任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杨得志生于一个十分贫穷的家中。家中人口众多,为了生活下去,他几乎没有读过书,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面。直到十六岁的他去到筑路工地上干活,与工友一起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凭借着聪慧的头脑,以及英勇的战斗方式,获得了组织上的认可。他的官职也随着参加过战斗数量的增长,而逐步递增。同样参加过长征的他,带领部队参战过直罗镇战役,与344旅有着极为深厚的关系。
抗日战争打响后,他被任命为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团长,也参加了平型关大捷。他所在的部队,与344旅是“兄弟”关系,并且多次参加过相同的战争,双方的情谊是其他将领无法比拟的。
杨得志成为旅长之后,他便带领着一部分士兵,去到冀鲁豫边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与其他部队进行联络,制定好对日军的作战计划,先后取得了比较好的作战成果,多次挫败了日军的攻击。
随着战争的推进,344旅被编入了八路军第二纵队,杨得志则担任第二纵队以及冀鲁豫军区的司令员。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他也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
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指挥作战能力,带领手下部队,多次帮助我军获得胜利。由此可见,伟人的任命无疑是成功的。也可以从侧面印证,毛主席的高瞻远瞩、知人善用。
结语
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十四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有无数的爱国将领、英勇战士牺牲在这场战斗当中。万幸的是,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将士们的流血与牺牲都是值得的。
而身为新时代的青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的深刻教训,感恩在那个战乱年代中,挺身而出的那群民族英雄。请允许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对那群可敬可爱的战士表达敬意。在此,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