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是国军中数一数二善于指挥打仗的的高级将领,抗战时期战功也摆在那,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时,薛岳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进攻苏北、安徽、山东各解放区,仅仅不到一年表现平平就被撤职,直到1949年调任海南防卫总司令,又被赶下海,可以说,整个解放战争,薛岳参与的时间很短,属于是在打酱油,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就5个字,实力不允许!或者说时代变了!
解放战争时期,“黄埔前”一代的指挥官实际上能打的并不多,薛岳属于典型的传统军官,类似的还有李宗仁、陈诚、顾祝同、卫立煌、刘峙等,这些人大多是在黄埔前就是比较成熟的军队指挥官,主要的战争经历是军阀混战和打日本人,应该来说,抗战就是他们最后的辉煌。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已经不适应于新时代的变化,跟不上战争的节奏了。
东北战场,解放军指挥靠的是黄埔四期的林彪元帅,参谋长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刘亚楼,罗荣恒元帅负责政工,林彪亲眼目睹了苏联卫国战争,刘亚楼还当了苏军少校,他们是见识过苏军德军那种钢铁洪流的冲击力量的。
而华东和中原战场,解放军指挥靠的是粟裕大将和刘伯承元帅,刘帅也是苏联高材生,接受过正经的军事训练,而粟裕虽然没上过军校,但却是靠打游击历练出来。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打呆仗,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一直在运动中,也就是打运动战,薛岳这些老一辈指挥官,打不了运动战,就像五星巴西里忽然混进去一个国足,跟不上人家的攻击节奏。
这些传统军官,准确讲都是曾国藩加强版。
抗战中打的最牛的两场,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和薛岳指挥的长沙会战,会发现他们都很相似。
那就是封闭战场、已知进攻规模和路线,提前埋伏。
这种打法,需要有一个核心守卫阵地,带城墙的那种,然后敌人正面攻击,一定是要正面攻击,不能迂回包抄,守卫方在核心阵地前方,建立数道防线,节次抵抗消耗进攻方的力量,拉长补给线,诱敌深入到核心阵地,然后埋伏在两侧或外围的伏兵猛攻其背后,造成一种包围的态势,迫使敌人撤退。
长沙会战中,长沙城就是核心阵地,日军从岳阳南下,西侧是洞庭湖,东侧是幕府山,战场正面宽度仅仅几十公里,属于一个封闭战场。
在长沙正面来敌方向,薛岳先后摆下了新墙河、汨罗江和捞刀河三条防线,守军抵抗并不死战,撤退至东侧山地待命。日军被拉长战线后先头部队抵达长沙城下,此时,依靠长沙坚固的城防进行坚决抵抗,埋伏在山地里的国军同时出击,攻击日军补给线,切割攻击部队,岳麓山上还有150重炮,在城下形成绝对力量优势的决战。
所谓天炉战法,就是这个套路。
不过这个战法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太呆了。如果敌人不是正面进攻,而是大迂回大包抄,就白搭了,攻击你的侧面和背面,只能撤退。
或者敌人火力很强,可以轻松攻破核心阵地,这个战法也白搭,说不定还被敌人来个反包围。
蒋介石打仗也是这样,后来徐州会战的刘峙也是这样,什么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他们脑袋里的地图是封闭的,军队是固定的。
也就是日本人同样很呆才能上当,而且还是上演了日本军人传统技能抗命才取得的胜利,日本军方开始是真没想打长沙,只是去新墙河消灭些有生力量,支援香港作战。
后来打着打着,日本军人的祖传技能发挥作用,又开始抗命,阿南惟几自主决定打长沙,日本十一军总共就7万人,在不到30公里的正面展开,完美的配合了薛岳的作战。
后来日本人真想打长沙根本守不住,豫湘桂战役横山勇集中20万人东路经浏阳、西路经益阳两路包抄,轻松就拿下了长沙,薛岳甚至没有还击之力。
而到了1947年,面对粟裕这种运动战天才,薛岳的脑容量是不够的。
1946年5月,薛岳担任国军兵力最强大的一个战区的军政一把手: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直接负责对江苏、山东新四军的作战任务,一到任,薛岳就立即发动所谓”徐州绥靖作战”,大举进攻鲁南、苏北解放区。
11月,薛岳为“给国民大会献礼”,出动25个整编旅“一次性解决苏北问题”。12月16日,国民党整编69师、整编11师陷入新四军重围;12月19日整编69师全军覆没,师长戴之奇自杀。宿北战役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21530)、我军一次作战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
1947年1月1日元旦,国民党整编第26师及第一快速纵队(驻印军战车第一营改编,全美械摩托化部队)被围。1月4日整26师以快速纵队的坦克为先锋突围,途中在漏汁湖一带遭解放军伏击,坦克和卡车陷入沼泽无法动弹,突围部队除7辆坦克外全军覆没。11日,整编26师被全歼,活捉师长马励武。20日,国民党援军整编第51师被全歼。
此役历时19天,山东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伤亡8000余人,共歼国民党军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首创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一次歼灭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纪录,是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歼成建制装甲部队。
鲁南战役后,蒋介石主观认为解放军连续大战,伤亡必然巨大,已无可用之兵,于是在1947年1月31日发动了解放战争以来关内最大攻势,出动23个整编师51个整编旅,沿铁路线三路围攻,力图一次消灭华东解放区,与解放军在临沂决战。解放军以一部在临沂摆出决战态势牵制敌军,又以地方武装伪装正规军在兖州架桥,而主力于2月10日紧急北上。2月15日国民党军占领临沂,薛岳谎报全歼解放军主力16个师30万人,解放军残部正准备经兖州突围。
陈诚信以为真,下令让山东的李仙洲集团加速南下,阻止解放军突围。2月20日李仙洲集团在莱芜被围,解放军故意放开莱芜城北通道。23日,李仙洲果然放弃阵地从此方向突围,一离开莱芜城就遭到伏击,五个小时后全军覆没,李仙洲被俘。
此役,华东野战军伤亡8800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前进指挥所(集团军级)、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首开解放军一次歼灭一个集团军的先河。
至此薛岳连续三次大败,蒋介石忍无可忍,将薛岳撤职,并直接把徐州绥靖公署机关撤销,改由陆军总部直接指挥。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薛岳重新被老蒋起用,当上了海南防卫司令官,企图依托琼州海峡死守海南岛,从而达到与台湾遥相呼应的目的。
1950年,海南岛战役拉开了大幕,薛岳下辛苦在海南岛经营部署的“伯陵防线”不堪一击,海南岛成功解放。走投无路的薛岳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台湾。
粟裕打仗,他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下个该打谁,几万人的纵队,可以随时更改行军路线,主战场在哪?哪都行。
林彪打仗也一样,神出鬼没,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可以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四处出击。
解放战争讲究的是机动作战,1948年的国共两党军队,水平都不是1940年的日军国军可以相比的,实际上48年的国军,也能轻松战胜38年的日军。
国军的问题就是老人下去的太慢,解放军这边黄埔一代已经全部接班,成为战区主将,老蒋还非要用那群老一辈,如果能把杜聿明、廖耀湘、邱清泉、胡链、黄百韬这些人在47年提拔成战区主将,说不定还能打的更好看一点。
林彪粟裕都不是东北华东战场最开始的负责人,实践出真知,后来薛岳守海南岛,韩先楚就把他解决了。
二战中的法军英军也有这个问题,包括早期的苏军,打仗太呆,然后被德军吊打,实际上也不是装备差,也不是战斗意志不高,之前战争的节奏太慢了,布置防线,开炮,冲锋,这种节奏和德国的闪电战比起来就像是古董。
而且随着机械化兵力和大口径火炮的广泛使用,核心阵地再坚固也没用。
在所有解放战争时期独当一面的军政要员中,薛岳的表现仅仅强于猪将军刘峙(不解释),转安为危陈诚(葬送了杜聿明在东北的大好形势),以及明牌托管(怀疑俊如将军是奔着起义去的)卫立煌。
他比这三位强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薛岳开局就连送三场,津浦路直接断了(彻底断掉以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为标志),老蒋忍无可忍直接拿下撤了他的公署。
薛岳其实还算运气好,毕竟没跟成熟后的解放军打过大仗,要是熬到49年,让他尝试下38军那种穿插,那才是真是要命。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