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支持曹操的荀彧为什么最后反对曹操称魏公?

唐宋元明清 2025-04-04 18:07:53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堪称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被人敬称为“荀令君”,最后却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调离中枢,服毒自尽,为什么一直支持曹操的荀彧为什么最后反对曹操称魏公呢?

荀彧剧照

可以说,荀彧公元212年试图劝阻曹操称公加九锡,和他之前的很多言论是有些矛盾的。

公元194年时,荀彧就拿刘邦和刘秀两个开国皇帝来比喻曹操。

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昔髙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

刘邦的关中,刘秀的河北,二人可都是用来争天下,而不是匡扶朝廷的,成的大业也并非为了原来的朝廷,而是他们自己的新王朝。

公元196年时,荀彧拿晋文公和刘邦两个君主来举例告诉曹操尊王室以收天下之心的必要性。

彧劝太祖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髙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

明眼人都知道,晋文公虽然尊王,其实晋国是独立于东周朝廷的,至于刘邦更是,为义帝戴孝报仇后,人家自己就去当西汉开国皇帝了。

公元197年时,明确说了曹操是在与袁绍争天下,还拿刘邦项羽之争举例。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

都说是争天下了,难道争天下为了匡扶朝廷吗,那刘邦灭了项羽也没有这么做啊,而是称帝了。

即使最后公元204年的九州之议,荀彧虽然劝曹操不要复古,用的理由也是复置九州不利于曹操图取天下,而最后的建议也是等天下大定后再商量恢复九州。

一旦生变,虽有善守者,转相胁为非,则袁尚得宽其死,而袁谭怀贰,刘表遂保江、汉之闲,天下未易图也。願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脩復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

曹操剧照

所以啊,曹操自始至终的目的就是争天下,成王霸之业,而这点荀彧明显知道,甚至他之前对曹操的多次建议也都是要么引用过往成功案例(晋文公、刘邦、刘秀等,而尤其是后两位,可都明显是为了自己做皇帝的),要么直接说了这样做(包括奉迎天子)有利于曹操得到天下。

结果到头来曹操想称公,加个九锡了(虽然算是篡位前兆,但毕竟还没篡位呢),荀彧开始反对了,那也难怪曹操“心不能平”了,最后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服毒自尽,次年曹操就成为魏公了。

荀彧自杀

对此,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1)荀彧一直忠于汉室,觉得曹操虽然有野心,但终究只能靠他匡扶汉家社稷,所以近二十年来荀彧都是在平衡两边,通过利益来劝说曹操尊王攘夷,尽量使曹操和汉室利益一致化。

他还对曹操一直抱有幻想,觉得曹操也会甘于做汉室忠臣,但当公元212年曹汉的矛盾因为九锡事件彻底无法调和时,荀彧选择了占边汉室而劝阻。

公和侯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称公是要建国的,政治上极为敏感的荀彧马上意识到,一旦这事情要是办成了,曹操虽然依然是汉天子的臣子,但是相比于之前的君臣关系,将会转为约束力更差的宗主-邦国关系,或者说,冀州和朝廷将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了,而是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跟皇帝是公爵与皇帝的关系。

荀彧曹操

西汉初期一直干的一件事就是削藩,裁掉邦国,建立郡县,推行中央集权,为了这个事情西汉王朝流了不少血。现在曹操要开历史的倒车,荀彧从这就意识到曹操的野心是多么巨大了。何况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个空架子,什么都没有,曹操举手之劳就能把大汉王朝灭了,所以荀彧是不能接受的。

2) 荀彧其实可以接受曹操取代刘汉,但前提是等一统天下了再做,而公元212年时天下还有刘备、孙权、刘璋、张鲁等势力,特别是刘备、孙权,没看出曹操短期内可以灭掉他们,荀彧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根本不应该考虑称公加九锡乃至篡位,继而劝阻。

挟天子以伐不臣

荀彧作为曹魏集团奉迎汉献帝事件的谋主,他的战略及政治主张很明确,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挟天子以伐不臣,和诸葛亮北伐中原,还帝旧都一样,是集团的政治根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而称公,尤其是加九锡等于在天下未定的情况下,全盘推倒了这个根基。因此荀彧反对称公加九锡。而这种反对更多的是因为此次事件是和他理想中曹魏集团的霸业或者说是自己的王佐之业背道而驰的,并不是对汉朝的愚忠。

1 阅读:111

评论列表

o.o

o.o

4
2025-04-09 07:52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曹操想敢还权麾下的大部分人都不同意,核心成员都可能被清算掉。

没有名字的用户

没有名字的用户

3
2025-04-15 22:18

荀彧是河南颖川士族,颖川士族做大,曹操需要制衡,而魏国的基本盘是河北的,也就是曹操要放弃颖川士族投入河北士族的怀抱,这才是荀彧反对的原因,汉献帝都在许昌,曹操常年征战,后方都荀彧坐镇,荀彧真要兴汉他比谁都容易,196年曹操迎天子,到213年荀彧自杀,荀彧有将近20年的时间怎么不奉汉献帝反曹

风语

风语

2
2025-04-10 22:00

荀彧反对的不是称公,而是反对称魏!曹操也不想称公,他想迁都。但是迁都阻力太大,所以称公,来降低阻力。

曾鹏

曾鹏

1
2025-04-10 07:46

荀彧是正宗的人在曹营心在汉,曹操每前进一步,汉室灭亡的可能性就大一分,所以荀彧不愿意看到曹操进步。

唐宋元明清

唐宋元明清

一位历史/影视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