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庹长发:因一承诺,照顾战友妻儿66年,一生未娶令人钦佩
1949年的湖南邵阳黄泥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一位穿着国民党士兵军服的男子背着两个孩子,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妇女,默默地走进了这个将要安身立命的地方。这个男人,便是庹长发。从此,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见证了一段令人动容的人间真情。作为一名普通的勤务兵,他为什么会带着一位军官的妻儿来到这里?为何要承担起照顾一个陌生家庭的重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什么样的诺言让他坚守了整整66年?又是什么样的情谊,让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甘愿终身未娶?这一切,都要从1938年的那个命运转折说起。
一、从被抓壮丁到成为勤务兵
1938年的四川彭水山区,正值盛夏。14岁的庹长发背着箩筐,沿着山间小路赶着家里的老黄牛。这天他一如既往地要去山上放牛,却不知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走在这条熟悉的山路上。
就在那个闷热的下午,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突然出现在山坡上。他们不由分说就将庹长发和附近几个放牛的年轻人抓走,连老黄牛都没来得及赶回家。这便是当时臭名昭著的"抓壮丁"。
被抓的壮丁们被关在一个潮湿阴暗的营房里。每天只有两餐稀粥,连最基本的被褥都没有。庹长发虽然年纪最小,却比其他人更能忍受这样的苦难。他不哭不闹,默默忍受着。这种坚韧引起了巡视营房的易祥注意。
易祥是18军11师31团的一名低级军官。这支部队驻扎在四川,正准备开赴前线抗日。当时的情况是,许多被抓来的壮丁还没到达战场就病倒了,有的甚至因为营养不良和恶劣环境死去。
一天深夜,易祥带着几个士兵来到营房,将庹长发叫了出去。起初庹长发以为自己要遭遇不测,没想到易祥却给了他一件军装和一双布鞋,让他做自己的勤务兵。这个决定改变了庹长发的命运。
从此,庹长发开始跟随易祥。与其他被抓壮丁的遭遇不同,他不但能吃上正常的饭菜,还学会了打理军需物资、传递军令等技能。易祥见他做事认真,便开始教他认字。每天晚上,庹长发都会在油灯下一笔一画地练习书写。
1939年春,18军11师31团奉命北上参加抗日战争。庹长发随军来到湘西北的雪峰山区。在这里,他第一次见识到了真正的战场。日军的炮火,战友的牺牲,都让这个少年快速成长。他不但要照顾易祥的日常起居,还要在战斗中协助运送弹药、救护伤员。
在雪峰山的一场遭遇战中,庹长发冒着枪林弹雨,背着一位重伤的战友爬过了半个山坡。虽然最终没能救活那位战友,但他的勇气和忠诚得到了全连队的认可。从那以后,他不再是一个被抓来的壮丁,而是真正融入了这支部队。
战争年代里,庹长发跟随易祥转战各地。他们在湘西打过游击,在赣南守过阵地,甚至一度追击到闽北山区。这些经历让庹长发逐渐掌握了野外生存的本领,也学会了如何在战场上自保。最重要的是,他对易祥的忠诚和信任在战火中不断加深。
二、战火中的兄弟情谊
在18军11师31团的军营里,易祥和庹长发的关系远超过了一般的长官与勤务兵。1940年的一个深秋,部队驻扎在湘西北某个山区。当时日军正在进行扫荡,部队不得不频繁转移阵地。一天夜里,庹长发发起了高烧,浑身滚烫。易祥二话不说,背着他走了整整一夜山路,把他送到后方的军医院。
在军营中,易祥对庹长发的栽培从未间断。每当部队驻扎休整时,他都会抽空教庹长发认字读书。渐渐地,庹长发不仅能看懂军令,还学会了写信。1941年春天,他终于给远在四川的家人写了第一封家信,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这是他离家后第一次和家人取得联系。
战场上的配合更让两人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他们所在的连队遭遇日军伏击。易祥带领一个小队断后,掩护主力撤退。庹长发主动留下来协助易祥。在弹药即将耗尽的危急时刻,庹长发冒着枪林弹雨,爬到阵亡战友身边收集弹药,使得这次断后行动最终得以成功。
1942年,部队调往赣南地区。那里的百姓深受日军荼毒,易祥经常带着庹长发走访村庄,了解民情。一次,他们发现一个被日军烧毁的村子,村民们连基本的口粮都没有。易祥二话不说,将自己的军粮分给了村民。庹长发也跟着把自己的口粮分了出去。从那以后,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尽可能帮助当地百姓。
在战争年代,物资匮乏。易祥总是把较好的东西留给庹长发。有一次部队发下来几件新军装,易祥二话不说就把最厚实的那件给了庹长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情谊比血缘还要深厚。
1944年冬天,部队在闽北山区与日军激战。一颗炮弹在阵地附近爆炸,易祥被弹片击中了腿部。庹长发不顾敌人的炮火,冲出战壕将易祥拖回安全地带,并用随身携带的绷带为他包扎伤口。这次负伤后,易祥在后方养伤了三个月,庹长发一直守在他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战争的残酷反而让他们的情谊更加深厚。1945年春,部队在一次战斗中损失惨重,很多老兵都牺牲了。那天晚上,易祥和庹长发坐在营火边,谈起了各自的家人。易祥说起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庹长发则讲述了自己离家时的情景。这是他们相处多年来第一次谈起各自的私事。
随着抗战胜利,他们所在的部队开始内调。1946年,易祥被调往湖南邵阳地区。这时的庹长发已经不仅是一个勤务兵,更成为了易祥最信任的战友。在处理军务之余,易祥还教会了庹长发一些军事指挥和战术知识。每当有新兵入伍,庹长发就会主动去教他们一些在战场上保命的技巧。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这份超越军衔的情谊在生死考验中愈发珍贵。或许正是这样的情谊,让庹长发在1949年那个重要的时刻,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易祥托付的重任。
三、特殊时期的艰难抉择
1949年初,国共形势已明朗。易祥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撤往台湾的命令。这个消息对于易祥来说意味着一个沉重的选择:他必须在军令和家庭之间做出抉择。当时他的妻子陈淑珍刚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大儿子也才四岁。
一个寒冷的夜晚,易祥找到了庹长发。在营房里,易祥将一个装满银元的布袋和一封信交给了庹长发。这封信是写给湖南邵阳黄泥村他一位远房亲戚的,请求对方收留他的妻儿。易祥告诉庹长发,他必须跟随部队前往台湾,但不能带家人同行。
就在这时,一位姓张的军医得知了这个情况。这位军医曾在1944年治疗过易祥的腿伤,对易祥和庹长发的过往都很了解。他主动提出要教授庹长发医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这位军医将自己掌握的基础医疗知识,包括伤口处理、常见病诊治等技能,集中传授给了庹长发。
军医还送给庹长发一本手抄的医书,上面记录了大量民间验方和基础中医知识。这本医书后来成为庹长发在乡下行医的重要参考。除此之外,军医还留给他一些基本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这些成为了他日后在乡村救死扶伤的第一批医疗物资。
1949年2月的一个清晨,易祥带着两个士兵,护送庹长发、陈淑珍和两个孩子离开了军营。他们避开主要道路,走小路向湖南邵阳方向转移。途中经过多个村庄,庹长发都会找当地人打听路线,确保不会走错方向。
这段跋涉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期间他们几次遇到盘查,庹长发就用军医教给他的医术为村民看病,以此化解危机。有一次,大儿子发起高烧,正是庹长发用学来的医术,加上医药包里的药品,才使孩子转危为安。
终于在三月底,一行人来到了黄泥村。易祥的远房亲戚看到信后,立即答应收留他们。安顿好陈淑珍母子后,易祥不得不启程返回部队。临走前,易祥将自己的军帽和那把随身携带多年的怀表交给了庹长发。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在黄泥村安顿下来后,庹长发开始学习中医。他每天早出晚归,跟着村里的老中医学习辨认草药、把脉问诊。傍晚回来后,他就着油灯研读军医留下的医书。渐渐地,他开始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病症,村民们也开始找他看病。
为了更好地照顾易家母子,庹长发在村口租了一间破旧的草房,既当诊所又作住处。他将行医所得的收入,除了购买必要的药材外,全部用于易家母子的生活开销。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医术日渐精湛,在方圆几个村子都有了名气,甚至远处的村民也经常来找他看病。
这一年的秋天,庹长发收到了家乡来信,告知他可以回老家定居。但他看着正在自己照料下慢慢成长的两个孩子,以及始终未适应乡村生活的陈淑珍,最终决定继续留在黄泥村。这个决定,也让他开始了漫长的守护岁月。
四、三十载守护岁月
从1949年到1979年,庹长发在黄泥村度过了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间,他不仅要照顾易家母子的生活,还要应对各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在五十年代初期,他白天在村里的诊所坐堂,晚上还要教两个孩子读书写字,就像当年易祥教他一样。
1952年,当地开展土地改革。由于庹长发的特殊身份,加上他一直为村民义诊,才得以保留了诊所。这段时期,他将易祥留下的银元分批换成粮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期。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十分正确,在之后的困难时期,这些储备的粮食帮助易家一家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1956年,大儿子易铭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为了供孩子读书,庹长发不得不扩大行医范围,经常背着药箱步行到十几里外的村子出诊。他将行医所得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那时候,他经常天不亮就出门,直到深夜才回来,但从未间断过对病人的救治。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庹长发的私人诊所被改组成了生产队卫生站。他成为了卫生站的赤脚医生,虽然收入减少了,但他依然坚持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那段时期,他开始着重收集野生药材,并在自家后院开辟了一片药材园,种植一些常用的中药材。
六十年代初期的困难时期,庹长发发挥了军医教给他的知识,帮助村民防治多种疾病。他将自己种植的药材免费分给生病的村民,经常用野菜和草药帮助营养不良的孩子改善体质。正是这段时期,他在周边村庄收获了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庹长发的军人背景,加上易家的特殊情况,他们一度遭到怀疑。但是当时的村支书站出来作证,说明了庹长发这些年来救死扶伤的事迹,特别是在困难时期对村民的帮助,最终使得这个家庭得以平安度过那段特殊时期。
1968年,小儿子易武参加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被分配到了云南某个农场。为了给孩子准备生活用品,庹长发将易祥留下的怀表典当,换取了一些现金。这个决定让他十分不安,但当时的确没有其他选择。所幸后来他通过多方努力,终于赎回了这块怀表。
到了七十年代,庹长发的医术已经非常纯熟。他不仅精通外伤处理,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也很有一套。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病,他总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1972年,他还被县里的卫生院请去交流经验,传授农村医疗工作的心得。
1975年,大儿子易铭已经在县医院工作,小儿子易武也从农场回来,在公社当了会计。眼看着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庹长发仍然坚持在村里的卫生站工作。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去县城享清福,他总是说村里还有很多老病人需要照顾。
1979年初,陈淑珍因病去世。在她临终前,庹长发一直守在床前,尽最大努力医治。送走了陈淑珍后,庹长发将易祥的军帽和怀表交给了大儿子易铭保管,这也意味着他三十年的守护使命即将告一段落。
五、跨越时空的重逢
1979年深秋,一封来自台湾的信经过多重转折,最终送到了易铭手中。信是易祥托人带来的,信中提到他在台湾定居,已经在一所中学担任教师。更重要的是,他得知了家人的下落,希望能与儿子们通信联系。
1980年春节前夕,易铭收到了父亲从台湾寄来的第二封信,信中详细询问了这些年的情况,特别提到了庹长发。这时的易祥已经退休,他在信中表示希望能见到儿子们和庹长发。然而,由于当时的政策限制,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1982年,庹长发从卫生站退休。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在家中为村民们看病。这一年,他将军医留下的那本手抄医书复制了一份,交给了同样在县医院工作的小儿子易武。这本医书记载的偏方和治疗经验,后来在县医院也派上了用场。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政策后,易祥终于有机会回到大陆。这一年的秋天,在阔别三十八年后,易祥与庹长发在黄泥村重逢。当时的庹长发已经七十多岁,但仍然每天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帮人看病。
重逢那天,易祥将一个包裹交给了庹长发。包裹里是一套台湾出版的医学丛书和一些常用药品。这些书籍和药品,是易祥这些年在台湾一直为庹长发准备的。庹长发将这些书籍摆放在诊室的书架上,成为他晚年继续学习的重要资料。
1988年春节,易祥再次回到黄泥村。这次他特地带来了一些台湾生产的医疗器械,包括听诊器、血压计等,这些都是当时大陆农村医疗站较为缺乏的设备。有了这些设备,庹长发为村民诊病时更加得心应手。
1990年,庹长发的八十大寿时,易祥第三次回到黄泥村。这次他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记录了他在台湾三十多年教书生涯的日记。在日记中,他详细记载了这些年来对家人和庹长发的思念,以及在台湾的教书经历。
1992年冬天,庹长发因病住院。在医院的日子里,他将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医疗经验口述给易铭和易武记录。这些经验后来被整理成册,成为县医院的重要参考资料。特别是其中记载的一些偏方,在治疗农村常见病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3年初,庹长发去世前,将易祥当年留下的那封信交还给了易铭。信封已经发黄,但信中的字迹依然清晰。这封信见证了他们近半个世纪的守望情谊,也记录了那个特殊年代普通人的生命轨迹。
1995年,易祥最后一次回到黄泥村,在庹长发的墓前驻足良久。这位昔日的战友,用自己的一生履行了战场上的承诺。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最终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乡村医生,为一个家庭守护了三十年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