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谏(四十一)

以史为鉴玛 2024-08-09 16:08:46

卢慕贞是广东香山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卢耀显曾漂洋过海至美国檀香山经商获富,却很早因病而逝,家境又渐渐衰落,卢慕贞和孙中山是包办婚姻的产物,孙中山奉父母之命,凭媒人所言,和同县卢耀显的女儿卢慕贞结了婚。

卢慕贞为孙中山生下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儿子孙科、女儿孙娫和孙婉,就在孙中山先生或为政治奔走,或逃亡避难的岁月里,卢慕贞以一个中国旧式女子的善良贤惠妥帖地照顾着公婆、子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为孙中山先生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扫除了一切后顾之忧。

卢慕贞身材矮小,肤色较黑,自幼缠足,是一个相貌平平、性格内向且没有多少文化的旧式女子,卢慕贞自幼丧父,和寡母相依为命,长期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成长,她希望过相夫教子的安定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读书做官,一生安定,而孙中山是个有理想抱负的人,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上,对于家庭的照顾相对较少,而且为了革命长期流亡在外。

因此孙中山和卢慕贞两人的志趣、理想有很大的差别,加上聚少离多,夫妻两人长期天各一方,感情隔阂也越来越大,彼此之间徒有夫妻的名分。

虽然卢慕贞内心不愿意离婚,可是卢慕贞明白,她和孙中山的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卢慕贞虽然受过教育,但是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懂得孙中山所从事的反清革命。

虽然卢慕贞独立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但是她的思想感情毕竟和孙中山的不同,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卢慕贞绝非是孙中山理想中的妻子,当孙中山给卢慕贞写信,让自己的侍卫官郑卓和儿子孙科把信送到澳门。

卢慕贞读了信,沉默良久后,叫孙科取来笔,在信上写了一个“可”字。

并对郑卓说:“阿卓,我确实帮不了手,我学识不够,更不识英文,我又缠脚,行动也不方便,我怎样帮助先生呢?”同时表示可与宋庆龄作姐妹之称。

卢慕贞很干脆地同意离婚,在离婚协议书上用红印泥按了指印,这个离婚协议书印了好几百份,分发给他们的亲友。

随后,朱卓文把卢慕贞带到日本来见孙中山,离婚的事情很融洽的得以解决。

孙中山和卢慕贞正式离婚后,心里久负的包袱终于卸下,心情舒畅,对卢慕贞的深明大义心存感激,在此后的日子里,他陪卢慕贞出游并购物,另一方面孙中山对离婚带给卢慕贞的感情伤害深怀内疚,觉得:“亏欠她已经太多,我自己也知道发生这种事是决不应该的,但无论如何,我都克制不住心中的想法。”

因此安排卢慕贞仍住在澳门孙公馆,这也是把卢慕贞当作孙家人的体现。

孙中山送卢慕贞到东京车站,卢慕贞经横滨回到澳门,一直居住在澳门孙公馆,直到病逝。

 宋庆龄也曾多次讲到,孙中山和卢慕贞是签订了离婚协议的。根据记载分析,朱卓文持孙中山的信到澳门与卢慕贞商议,很可能就已经签订了离婚协议。

而卢慕贞到东京,是在证人面前办理确认离婚的正式法律手续。参与主持这一仪式的是日本的和田瑞律师,而之后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也是由他见证的。

因为与孙中山的婚事,宋庆龄在上海家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冲突。与此同时,孙中山在日本也因这桩婚事遭到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

一种说法,得到孙中山准备结婚的消息,革命党人开会讨论,决定派代表去说服孙中山。这个代表见到孙中山后,却不知如何开口。孙中山见他一言不发,便问他有什么苦恼。这个朋友无言以对,借故告辞。孙中山还曾当众宣告:“我不是神,我是人。”

朱卓文和女儿慕菲雅来到上海见到宋庆龄。朱卓文带来了孙中山的急信,并向宋庆龄出示了孙中山和卢慕贞的离婚协议。孙中山决绝的态度使宋庆龄十分感动,她决定不再等待父母的转变,立即自主采取行动。

在《复始之旅》一书中,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曾经写道,宋庆龄的父母反对这桩婚事,把她反锁在屋里,在女仆帮助下她从窗户爬出去逃跑了。尽管斯诺是宋庆龄多年的好朋友,但他的这种描写,仍令宋庆龄无法接受。

晚年,她专门为此致函朋友邓广殷:“我的父母不是那么愚蠢、那么冷酷的人!确实,我的父母不希望我去日本,不想我招人非议,但他们从来没有把我‘反锁在屋里’。”

在叙述这件事时,宋庆龄说:“我是清晨6点钟离家上船的,那时我的父母还未起床,是一位同志和他的女儿陪同我一起去日本的。”

宋庆龄曾讲过:她在穿过草地走出院门前,曾回头张望。她说,她看到母亲的窗帘拉开了一条缝,确认母亲也看到了她。她是这样解释的:“我只是没有得到家里的同意。”

宋庆龄和慕菲雅乘坐的火车从神户到达东京。孙中山已在那里等候。当天,宋庆龄和慕菲雅到日本友人头山满的寓所住了一晚。

直到逝世前不久,宋庆龄还委托将去日本的林国才一定设法去找头山家的人。她说:在日本东京和孙中山先生结婚时,都是由头山满先生安排的。而头山满的儿子头山泉、女儿头山静子更是她的好友伴。她请林国才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是否需要帮助。

0 阅读:6

以史为鉴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