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康平最早运用光影关系,对绘画进行了根本性的革新

夏凤凰壹 2024-08-02 19:20:38

罗伯特·康平,《圣三位一体》,约1425—1430,木板油画,148.7cm×61cm,法兰克福,施特德尔美术馆

在托马斯·科内克特(根据文献记载,他1427年在图尔奈活动)等加尔默罗会修士宣传的胡斯运动的影响下,手工业领域进行了一场革新,罗伯特·康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毫无疑问,正是这一因素激励了他对绘画进行根本性的革新,这与马萨乔和菲力波·利皮在加尔默罗会的影响下(或者准确来说,在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的影响下)进行的绘画革新异曲同工。康平摒弃了国际哥特式传统,对其标准进行彻底颠覆,从《授乳的圣母》开始,他的作品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特点。与在天堂般美丽的花园中,优雅的圣母怀抱丰满的圣子的传统表现手法相反,他的著名作品《授乳的圣母》以室内为背景,将圣母刻画成一位体形高大、举止庄重的妇人,坐在凳子上,怀抱着一个瘦弱的婴孩,身后有箬帽状的光环。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幅作品在当时曾引发了怎样的争论。康平的另一幅作品《梅罗德祭坛画》与前者有着相同的风格,其创作时间可能在1427年之后不久,委托人是梅赫伦的英加布列赫特夫妇。在《梅罗德祭坛画》中,康平仍以屋室为背景,画中的圣母马利亚正坐在长凳上,接见大天使加百列和正在谦卑祷告的英加布列赫特夫妇。

康平的作品之所以引起争论,不仅因为其清教主义的人物形象表现方式正符合现代虔信派的原则,还因为其作品风格:康平拒绝使用金箔来描绘作品背景,拒绝浮华和空洞,单纯凭借绘画手法模仿出稀有、昂贵原料的效果。我们可以在《梅罗德祭坛画》中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物件,这可能就是欧文·潘诺夫斯基所说的“隐藏的象征主义”:桌面上,朴素的金属烛台上的蜡烛在圣母面前悄然熄灭;壁龛里,水盆挂在铁链上,旁边放着一件白色衣服,可能暗示着圣餐仪式。这种革新在一些祭坛装饰屏的背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尽管当时流行彩色雕像,为了遵循灰色单色画传统,康平还是在部分祭坛装饰屏的背面画了一些带有壁龛的灰色石像。法兰克福施特德尔美术馆中的《圣三位一体》也采用了灰色单色画的形式,其灵感可能来源于克劳斯·斯留特尔的一件失传作品。这幅《圣三位一体》对阴影的处理十分精妙,突显了斯留特尔雕像的立体感,而康平一般被认为是最早运用光影关系的画家。因此,《圣三位一体》体现的悖论在于,正是由于逼真地模仿能力的缺失,作品被还原到纯粹物质层面,才使这件作品成为乱真之作。

这其实是对古代学者,特别是老普林尼的一种积极的回应。老普林尼曾在《博物志》第35卷中讲述了宙克西斯和巴赫西斯之间绘画比赛的传说:宙克西斯所画的葡萄串儿看上去是如此逼真,以至于小鸟纷纷飞来啄食,宙克西斯觉得自己赢定了,便前去观看对手的画作。他刚试着用手拨开画前的帘幔,就惊愕地发现帘幔其实是画出来的,于是巴赫西斯取得了胜利,因为他的画已经能够完美地骗过一位行家的眼睛。这个传说为当时的文人所熟知,也影响了统治阶层的品位。在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画家中,扬·凡·艾克尤其值得注意,他被人文主义者们看成另一个巴赫西斯或是宙克西斯。

摘自《十五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欧洲的艺术》

全球艺术史

〔意大利〕弗雷德里克·埃尔西格 著

李耀琳 译

古吴轩出版社 凤凰壹力

“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引进自意大利,

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

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 意大利艺术史教授弗雷德里克·埃尔西格回溯15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欧洲的艺术发展史。

 ★ 15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欧洲的艺术,即勃艮第公国、神圣罗马帝国(主要是日耳曼地区)以及法兰西王国的艺术。这一地理范围突出了这些在政治和历史上相联系的地区在艺术文化方面所显示出的相似之处。

 ★ 作者尝试对历史背景进行条分缕析,综合运用在研究建筑和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所有技巧和方法,并采用艺术地理学进行分析,以彰显阿尔卑斯山以北广阔区域的相对整体性以及该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在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时各自表现出的独特性。

 ★ 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勃艮第宫廷文化的影响,重点分析菲利普三世(好人菲利普)统治下的光荣时代(1419—1467),以扬·凡·艾克为代表的绘画风格;第二部分则研究在大胆查理当政时期(1467—1477)和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统治时期(1477—1519),以希罗尼穆斯·博斯为代表的新艺术风格,以及勃艮第地区的艺术所发生的变化。

 ★ 书中附有63幅图片,其中随文黑白插图12幅,彩图51幅。

 ★ 作者对51幅高清彩图作品,包括绘画作品、工艺品、雕塑和建筑等,逐一进行鉴赏评析,参考了许多文献,从历史背景、艺术家名望、文化传统、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解读和分析。

 ★ 圆脊精装,纯质用纸,印刷精良,装帧精美。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埃尔西格,瑞士日内瓦大学艺术史教授。作为北欧绘画艺术专家,他曾多次参与策划艺术展览,并出版《十五世纪的法国绘画》等多部相关著作。目前在法国研究十六世纪的绘画艺术。

译者简介

李耀琳,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意大利语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欧洲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研究,曾在意大利企业担任翻译。

内容简介

《十五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欧洲的艺术》讲述了15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欧洲的艺术,即勃艮第公国、神圣罗马帝国(主要是日耳曼地区)以及法兰西王国的艺术。这一地理范围突出了这些在政治和历史上相联系的地区在艺术文化方面所显示出的相似之处。作者尝试对历史背景进行条分缕析,将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勃艮第宫廷文化的影响,重点分析菲利普三世(好人菲利普)统治下的光荣时代(1419—1467),以扬·凡·艾克为代表的绘画风格;第二部分则研究在大胆查理当政时期(1467—1477)和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统治时期(1477—1519),以希罗尼穆斯·博斯为代表的新艺术风格,以及勃艮第地区的艺术所发生的变化。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7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