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和陈毅元帅均曾担任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司令员,在解放战争中,两人指挥的野战军都打出了令人瞩目的战果。
然而,在如今的中国十大元帅排名中,刘伯承排名第四,而陈毅元帅位列第六,这件事引发了许多人的不解,于是就有人提出质疑:三野远比二野强大,陈毅虽然名气没有刘伯承大,但战力上绝对不差,为何陈毅元帅排名会在刘伯承之后呢?
二野的团灭与三野的单挑。三野本是二野,但是并不是说二野比三野要强,二野和三野的强弱也和二野和三野本身中的指挥官有非常大的关系。
第二野战军指的是山东野战军,最初是中央根据地建立起来的党员部队,后经改编为红一军和红四军,直到1938年才改编为山东野战军。
一直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二十几万人的兵力也只有第一野战军的保留数量,而他的任务主要是配合一野和三野进行定向进攻,在作战任务上显然没有一野和三野重要。
如今史学家对解放战争的研究也挖掘出了许多新的资料和历史事实,就在他们研究出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原来当时在淮海战役中,二野竟然付出了这么大的精力,但最终敌人却是被三野给一网打尽了。
当时粟裕元帅指挥兵分七路对徐州实施包围,并硬是让胡宗南将军骗得徐州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徐州,而当时作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元帅,带领着兵力主动突出去消灭敌人了。
为何陈毅会带兵出去消灭敌人呢?
原来林彪将军向来是不喜欢军事上的领导指挥和建议的,而陈毅为人温文尔雅,与粟裕所带的队伍又十分惺惺相惜,因此在林彪的指挥期间始终没有派他们出征。
直到粟裕作战归来,林彪批评了他一番,却不想这一批评惹怒了毛主席,并让他回京改正错误,比如打不打仗之类的问题。
于是当林彪再次准备让粟裕和陈毅的部队行动时,毛主席已经提前通知粟裕他们不用去反攻了,与此同时还将华东支援的部分力量划拨给了华中。
在此之后,林彪便坐不住了,前去查看粟裕和陈毅,却发现这两个在华东已经空虚一般,只剩下十万余人,造成人员和装备损失巨大。
于是在林彪的威逼下,粟裕和陈毅将军才带着剩下的人马投入到了战斗中,临走之前,粟裕甚至还特意对林彪说道:“我看你这如同坐井观天,不如你自己再上阜阳看看。”
眼前一亮的林彪忙乎了一天,将阜阳这块地界给占领了,但随后便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撤离。
直到天地翻覆的时候,林彪才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于是便前来华东请战,但粟裕心里还有些顾忌,却被毛主席喊回北京看病。
之后的淮海战役可以说是三大战役中最关键的一役,因为在此役胜利之后,就意味着蒋介石已经彻底输了大陆。
更重要的是,三野承担了主攻黄泛镇,并且联合刘伯承元帅的大别山进行铁桶阵包围蒋介石主力从敌国内部突围后再次与大别山相遇时的总攻重担。
然而在最后大获全胜甚至连敌人的主力都被消灭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原来二野非但没有贡献主要力量,还被老三给打了大胜仗,这就让人产生了疑问。
二野的生死关头。其实还有一件事情就更加令人不解了,当年刘伯承出川时也当过将军,而他率惨败于李宗仁之后,就连发布会都没来得及召开,就直接丢下抓捕自己人员不说,就抛下百万人和数十万军械弃难而逃,每个人全不顾自保。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李宗仁率兵直逼刘伯承总部所在地鄂城县—当时的中苏密约协议要求我方不能让官兵落入敌手,而李宗仁就是故意逼迫我方打破这一条约。
如果打破了这一条约并使解放战争扩大到国际层面,那我方必然会陷入被动,于是刘伯承面对百万人和数十万械弹的丢弃也是没办法硬着头皮出跑尽快收拢力量。
恰好巧不巧的是,就在李宗仁率众直逼鄂城之际,身为参谋长的刘伯承也脑溢血去了,这让头脑混乱又心急如焚的刘伯承连那个会议室干啥都不知道。
然而当时刘伯承身边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身为中央委员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罗亦农,对他来说敌人不仅是国民党军队,还有国民党本部、汉奸以及民伪等这一切雄厚的力量。
就连现在都没有完全统计清楚这些势力总共加在一起多少人口,但是当时他正站在鄂城入口处,一手拿着机关枪一手拉着冲锋枪对着国民党军队满脸只想干掉他的样子,为鄂城争取一点时间。
这也让国民党军队刹那间受到了巨大震慑,但是终究还是要攻进来的,当枪声响起的那一瞬间,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们这一小股力量也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呢?
就是这样的一小股力量却为刘伯承争取了数小时时间,当李宗仁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只能见证罗亦农为他争取来的时间换来的成果。
三野对中国革命贡献高于二野。其实从二野和三野两者之间比较就可以看出刘伯承元帅在军事指挥方面远远不及陈毅元帅,那么为何排名会在陈毅元帅之前呢?
其实正是因为她这场比赛并没有真正打响,在它还没打响前就提前被终止了,这其中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参谋长的问题,再加上二野临走之前再被主力分推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粟裕将军带领华东加入华北进行反攻,大费周章硬是将徐州里的胡宗南将军骗出来,并且将其敢接一口,就是为了让他出洞,好打黄泛镇。
当时粟裕所率华东部队在十大将军会议上定下进攻任务,其中有一个重要任务指向的是黄泛镇,是要渡过淮河歼灭敌军主力。
但是这个任务本该由二野履行,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全歼敌军主力,这是个多么大的任务啊,于是刘伯承便把希望寄托给老三了。
而作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悄然无声地接受了这个艰巨任务,还顺利执行完毕,这就是实力。
要知道最开始淮海战役时陈毅带领第三野战军对围点固守中的徐州进行围点固守,这样一来,不用说华中方面,只怕华东自己的山东方面作战还得靠胡宗南去守徐州。
更不用说刘伯承所率部队还得靠陈毅率部队守徐州,但是因此陈毅在为徐州立下汗马功劳之时,被排斥在徐州指挥中心之外,只能遥控指挥作战。
这同样能够说明当时陈毅对于军事能力水平远远不及刘伯承,还如同开篇所说一样,如果说刘伯承率部滞后,那正是因为刘伯承如此英明的决策才使他们安然无恙。
从两人各自担任统帅期间统计的数据来看,两人都率三个方面大军主攻,并且全部获胜,其中一方面大军主攻都是三正副司令员出将导带副司令员所建功绩。
这就让人不禁想问为何现在刘伯承排名还高于陈毅呢?
资历较长影响声望。其实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资历上的不同,同样是十大元帅,刘伯承作为二级元帅,而陈毅只是一名三级元帅,相差两个一级元帅恐怕仅次于开国功臣们吧?
从毛主席授勋来看,如果论功劳,那么十大开国功臣职衔必定为五星上将,而十大元帅恐怕就是四星上将左右。
如果论资历的话,两名元帅都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共同参加过长征,也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他们两个担任司令员的十五个子军联合作战,这十五个子军只有八个达到整编级别,其中仅有三个方面大军获得整编,并且分别由朱德,贺龙,叶剑英担任司令员,而刘伯成为四级上将,自然就名列前茅。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那么像叶剑英这样的开国功臣还不是比刘伯承高一级?
确实,从政绩来看,叶剑英政绩显赫,更何况刘伯承还没当上四级开国元帅的时候,他曾经还是老叶的小组小组长呢!
而其中原因就是刘伯承担职红四军总司令,也就是首长,请问各位首长又是什么职务呢?
战士们干完活驻地还要整齐严肃,那么首长又怎么能马虎呢?
所以说论等差并非只有官位,边远地区也很重要呢!
再者说陈毅是政治工作者,但政治工作者不像作战型人才一样需要拼命带兵上阵杀敌,他们主要是为革命事业做贡献,而这一点刘伯承却比不上陈毅,在革命方面他的发言权甚至都不是最高。
综合以上几点,无不是有利于刘伯承高于陈毅排名的位置,再者说十大功劳少些,总归评判标准不同,论资论级更指出不同评价标准,有那么一点点区别更能体现名次上的问题。
你先把你家的历史弄清楚吧
你他妈的胡编乱造
陈粟归刘邓管辖。 华东一直是中原的下属。
整编胡说八道也能发出来,对历史一点不尊重
狗屁不通😀😀
胡说八道。
你他妈的说的个啥,啥都不懂还在讲历史
不是吧,二野前身是129师,怎会是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