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在国务院会议结束之后,副总理陈永贵拦住了邓公。
他有一肚子的意见,要对邓公提。
对于邓公当前坚持的经济改革路线,农民出身的陈永贵,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认同。
这也不是陈永贵第一次来对邓公提意见了,改革开放前路未卜,众人始终意见不一,陈永贵又是反对尤为激烈的一个。
陈永贵激烈交锋当初邓公要复出的时候,陈永贵就很不赞同。而邓公复出之后,又走了一条和过去仿佛截然不同的路线,这更让陈永贵的内心受到了冲击。
之前的几次会议,陈永贵都对邓公提出的方针很不配合。
而这一次,陈永贵更是决定直接把难听话和邓公讲明白。
邓公对于这次谈话也早有预料。
他知道,眼前的陈永贵是个很倔强的人,不过越是这样,越要和陈永贵坦诚的谈一谈。
一进休息室,陈永贵便张了口,说出的话,带着一股火药味儿:
“小平同志,最近你天天开会,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点子,我感觉有些不妥。我想问一下,你究竟还执不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究竟还要不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还算数不算数?”
这一连串的质问,让邓公很是无奈。这样的话,他听了无数遍了,可总是解释不通。
总有人觉得,要沿着过去的老路线一条路走到底,否则就是背离毛主席的思想。
可是,若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世,恐怕也不会同意这种僵化的观点。
此时此刻,邓公也带着些愤怒的情绪。
因为,陈永贵这样频繁的向他提意见,质疑国家政策,如果仅仅是影响到邓公个人,他倒可以不计较,问题是,陈永贵是实打实的在阻碍政策的发展。
为了让陈永贵想通,邓公此前已经给他做过好几次思想工作。然而,陈永贵的思想太过于局限,哪怕邓公把改革开放的路线,一遍一遍地对他讲解,他还是无法接受。
这一次,邓公也实在不想浪费口舌,所以很直白地对陈永贵说:“你入党才多久?你提的问题这样可笑,你的想法如同三岁的孩子一样幼稚,以后提问题之前,先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做的吧。”
陈永贵没想到邓公会把话说的这么直,所以,一时间愣在了那里。
邓公又接着对陈永贵说:“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要服从党的纪律和领导,就如当年我们都服从一样。如果背着组织想搞些阴谋,那就不是共产党员会做的事,处理的方式也不会用党内矛盾的处理方法,而是用刑法来处理。”
陈永贵彻底说不出一句话了,邓公见状,便独自离开了休息室,让陈永贵自己好好思考。
邓公对于陈永贵如此严厉,倒不是针对陈永贵个人,实在是改革开放推行过于困难,如果不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好不容易探索出来的道路,可能又要被堵死。
也许是邓公的话起了作用,此后,陈永贵没有再大张旗鼓的对改革开放路线提出反对意见。
而且,经过反思之后,陈永贵觉得自己的眼界,已经不再适合国务院副总理这个职务。
所以,他主动提出了辞职。
改变命运陈永贵之所以在改革开放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如此执着,其实也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关。
国务院有过很多任副总理,但陈永贵的生平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
陈永贵并非革命队伍出身,还没有上过学,他之所以能够进入中央,是因为有着极其突出的个人事迹。
陈永贵出生在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大寨。那是人们心中的模范村,当然,在陈永贵年轻的时候,大寨几乎就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经常爆发洪水、泥石流。
在这里,饿死都成了寻常事。当年大寨周边还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当长工,没铺盖,卖儿女,当乞丐,好女不嫁穷大寨。”
陈永贵家里,也有四个人死于贫穷和饥饿。在那个困苦的年代,大寨人几乎已经认命了,可是陈永贵却不认命,他决定改造大寨的环境。
他把全村的男女老少召集起来,在白驼沟修筑了二十四道堤坝。
他们干这活的时候是冬天,大寨村气候严寒,滴水成冰。可是,在陈永贵的带动下,全村没有一个人退缩,18天的时间,他们便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
可这远远不够,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永贵继续带领村民大力垦荒。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陈永贵疯了,穷了几百年的大寨,就算垦荒,又能长出多少粮食?
可陈永贵创造了奇迹。第二年,他带领村民们在大寨修起了梯田,可他没想到的是,梯田刚修好不久,虎头山山洪爆发,他们两年的努力成果化为乌有。
虽然他们已经垒起了石坝,可是,村民对于自然的认知是有限的。
他们并不懂得如何科学的引导山洪,所以,面对天灾,显得无能为力。
有许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可陈永贵还是不放弃。
他在村口的大柳树下,一遍遍的号召,终于让村民们鼓起勇气,决定再跟他干一场。
1957年,大寨村的村民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打响了新一轮的战斗。
这一次,他们仔细研究了地形地貌,吸取过往的教训,给洪水留出沟道。
1963年,大寨村再次遭遇洪水。但这一次,洪水被牢牢地拦在了堤坝之外。
解决了洪水这个心腹大患,大寨村的村民们终于能够安安心心开荒。
曾经只能依靠乞讨为生的村民,也终于能够吃上自家地里种的粮食,土地亩产量从过去的30多公斤一下子猛增到200多公斤。
又过了几年,大寨村的亩产量已经突破了千斤。
当时正逢60年代末,各地都饱受饥饿的困扰,所以,大寨的奇迹吸引了全国上下的目光。
陈永贵这个名字也一夜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多记者千里迢迢从北京上海跑来,给陈永贵做采访,甚至还有不少外国的记者。
大家都想学习大寨的精神,重复大寨的奇迹。当然,其中也夹杂着不少质疑的声音。
一步登天大寨得到这样的成果,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那些奇迹没有发生的冬天,村民们完全是靠顽强的意志力磨过来的。
有人抱怨陈永贵把人当做机器用,还有人说,大寨村村民付出和得到的并不对等。
但对于陈永贵来说,他做的一切很值得,至少现在大寨村的村民们活的像个人样了,他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国家对于大寨村的经验非常重视,陈永贵这个领头人自然也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他的天地很快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村子,1969年,陈永贵当选为中央委员。
不久前,陈永贵还是大字不识的农民,而现在他突然一跃千里。
甚至,到了1973年,由于大寨精神的热潮,陈永贵又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
或许在大寨发生的奇迹,也降临到了陈永贵个人身上。
对于国家的肯定,陈永贵是满心激动的,对于自己的大寨精神,陈永贵也大力的推广。
可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陈永贵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全国有数以万计的村子,环境不同、风土人情不同,所以他们改变命运的方式,不可能完全模仿大寨。
然而,当时的人们却顾不得许多。
大寨已经成为了全国的模范典型,陈永贵一步登天的过程,更是让许多干部眼红。
所以,各地开始不顾实际,强行去模仿大寨,模仿来模仿去,学大寨却在许多地方变成了表面功夫,村民们出了力,却并没有像大寨的人们一样吃饱饭。
甚至,一些目光短浅的干部,为了响应大寨精神,在东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也要模仿大寨开出一片梯田。
更有甚者,完全忽略了陈永贵的劳动成果,只关注他们前期的辛苦,盲目的带着村民,也和当年的大寨一样在寒冬半夜里修筑堤坝。
这完全成了无用功,没有换来更多的粮食,只让无数的农民叫苦连天。
陈永贵是大宅精神的缔造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永贵所坚持的大寨精神,也慢慢的变了味儿。
陈永贵是一个很固执的人,这种性格有好处,也有坏处。固执,可以让他在最贫穷的年月,带着村民用双手开辟出一条生路,可也是这份固执,让他很难再接受新的思想。
比如7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也开始推行机械化,大寨周边几个地势坎坷的村子,都在山上安装了滑道,这样挑粪、挑粮食,就不用再浪费人力了。
然而,陈永贵却对这个方法嗤之以鼻。他并不理解滑道这种先进的装置,而且,他还对大家表示,用这种办法会让大家丢了艰苦奋斗的意识。
所以,在村里领导劳动的时候,陈永贵还是坚持用自己的肩膀,把沉重的粮食一步步的挑下山。
陈永贵自己都愿意辛苦,大家自然也有样学样。
陈永贵那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固执正在阻挠村里的进步。
陈永贵并不算一个坏人,然而却是一个有些落后于时代的人,又偏偏坐在了国务院副总理这样重要的位子上,于是他错误的意见,成为了国家的绊脚石。
在很久之后,陈永贵才终于意识到这一点。
面对记者,当时已经辞职的陈永贵叹息着说:“我算是吃够亏了,上面提出九十九,我就能干出一百一。过去我最看不惯机关的八小时工作制,以后才知道,那是巴黎公社用命换来的一点自由。”
身后毁誉人们对于陈永贵依然是不失尊敬的,他对名利向来看的很淡薄。
成为副总理之后,陈永贵心里想的还是工作,要把成功的大寨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
也许这个举动后来被证明是错的,但陈永贵当时的的确确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
而且,哪怕已经因为副总理的职务调到了北京,陈永贵却坚持不占国家的便宜。
他拒绝给自己转北京户口,也不要国家的额外补贴,坚持拿村里的工分。
作为副总理,本该给他配相应人数的警卫员、秘书、服务员,但他始终觉得太浪费,几次拒绝,最后坚持只要一个警卫员。
退休之后,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艰苦朴素,家里最值钱的可能就是书架上的一摞书。
偶尔有人来看他,会给他带一些值钱的礼物。
可陈永贵每次看到人家给自己送礼,便会发火,执着的把礼物退回去,退不回去的,他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原价偿付。
他常常对家人念叨:“让领导干部富很容易,让群众都富,太难……”
随着时代的变迁,能理解陈永贵想法的人越来越少,但邓公其实是理解这位曾经的副总理的。
哪怕陈永贵和邓公有过很多意见上的不和,但邓公依然尊重他。
1980年,就在两人闹过矛盾之后不久,邓公还说:“挺起腰杆,不要怕骂,骂也是好事。我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上表扬过大寨精神,学大寨没有错。”
邓公要求保持陈永贵的副总理待遇,即便他已经辞职。
偶尔,邓公还是会和陈永贵谈心,他知道陈永贵的精神是可贵的。
在陈永贵去世之后,也是邓公力排众议,要求以副总理的规格为陈永贵举办葬礼。
按照陈永贵的遗愿,他被葬回家乡,为他立的碑上面铭刻着“功盖虎头,绩铺大地”八个大字。
陈永贵所做的一切,曾经备受争议,也造成过一些不好的结果。
但在他离去之后,人们依然承认,他是一个有贡献的人,是大寨村的功臣。
对于辛苦一生的陈永贵来说,能在最后得到他最在乎的人民群众的肯定,这或许就是最大的安慰。
参考资料:
陈立旭《陈永贵:我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风叶《真实的陈永贵》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