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天科技彻底“躺平”了。连年报都不打算交了,审计师都请不到,监管罚单堆成山,股价跌成渣。这家公司到底在玩什么?散户的钱,还能拿回来吗?

一场明目张胆的“监管对抗”!这不是普通的财务暴雷,而是一场赤裸裸的“监管对抗”。从2024年开始,紫天科技的高管们就用“无人办公”“拒接电话”“不回短信”的方式,硬生生把证监局的工作人员挡在门外。
更离谱的是,2023年的审计费至今没付,2024年的审计师干脆不请了。公司甚至放话“继续联络审计机构”,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拖延时间的借口。
福建证监局忍无可忍,直接开出420万罚单,董事长、财务总监等4名高管被市场禁入10年。可即便如此,紫天科技依然我行我素,连整改报告都懒得交。

财务造假、诉讼隐瞒、机构集体撤退。翻开紫天科技的“黑历史”,简直是一部A股反面教材。
2022年虚增8.12亿预付款,2023年又把这笔钱“变”成存货,结果连一张入库单都拿不出来。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注水”,云计算服务还没开工就确认收入。
更有意思是,2023年巨亏12亿,直接把过去10年赚的钱全赔光。而涉及3亿的诉讼,公司竟一声不吭,直到监管查上门才被迫承认。
机构们早已嗅到危险。2024年半年报里,巴克莱、摩根士丹利、中金等大机构还位列股东名单,可到了三季报,除了香港中央结算,其余全跑光了。

如今,紫天科技的退市几乎已成定局。按创业板规则,若两个月内仍不交年报,直接终止上市。可最惨的是散户——股价从63元跌到个位数,血汗钱打了水漂。
值得庆幸的是,律师团队已开始行动。谢保平律师团队向福州中院提交了多批投资者索赔立案,符合条件的散户仍可加入维权。
但问题在于,即便胜诉,紫天科技还有钱赔吗?公司账上是否还有真实资产?这场闹剧最终会不会以“一纸空文”收场?
资本市场需要诚信,但紫天科技用行动证明:有些人,真的不怕“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