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数据:
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1.0%;
PPI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1%。
显然这两个数据都不太理想。
经济学一般认为CPI在2%-3%(同比)是比较合适的,而现在这个数据一定程度说明了老百姓不太敢消费,经济呈现一些通S的迹象。而PPI的下降也说明制造业的景气程度,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工厂主对扩大投资非常谨慎。
但是这个现象与今年的货币走势却有点不相协调。虽然目前国内的货币政策还是走的比较稳,但是2024年以来是经历了“降准”和“降息”的,且M2也还是保持相对较大的比例在增长的。
而数据显示是大家既不敢消费,也谨慎投资,那么投放的货币去哪里了?
其实,有关楼市一个数据或许能说明一二,而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数据——房贷余额。
据央行数据,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7万亿元,同比下降1.6%。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近20年来房贷余额的数次下降吧。为何会下降?虽然房子的成交量在下降,但毕竟还是有成交量的,按道理说这个住房贷款余额不应下降。
仔细去分析一下数据不难发现,导致住房贷款余额下降的原因是大家在提前还房贷,而且是在疯狂的提前还房贷,据有人推测,2023年,全国有房一族提前还房贷的数额大概在6-7万亿元,相对于整体以住房贷款余额,这个数据算是非常大的。
相对来说,房贷已经算是一种利率非常低的长期贷款,但为何老百姓宁愿提前还掉,也不愿意继续保留利率这么低的贷款呢?
这恐怕还是和预期相关吧。当你预期拿在手里的钱产生的收益还不如房贷利息高,你自然是愿意还掉贷款。结合最近各类资产的收益情况来看,这个选择似乎也是非常理智的。最近几年,不管是股票资产、各类基金、房地产、信托等收益性资产,亏损的亏损,暴雷的暴雷,就连收益比较稳定的银行大额存单也遭下架了。作为普通老百姓,还能通过什么方式保持手中的资金能够保值升值?
目前似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什么时候才能打破,还要靠市场信心的恢复和预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