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市,古称下邽,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渭南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华夏”之称就来源于渭南。
那么,历史上的渭南,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远的不说,咱就看看解放前的渭南县,是不是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呢?
渭南老街
笔者有幸搜集了一些关于陕西渭南的老照片,大多拍摄于解放前,每一张都有浓烈的年代感。透过这些泛黄的老照片,我们看到了八九十年前真实的渭南风貌,令人惊叹!
由于年代久远,搜集到的照片都是模糊的黑白照,为了提升观感,修复了图像的清晰度并适度上色。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在渭南老城的中心,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它就是曾经的县衙大门。几十年前的鼓楼,看上去非常残破,城头上长满了杂草。门洞两侧,各有一尊石狮子。
史料记载,过去的渭南,是有钟楼和鼓楼的。不知为何,钟楼和鼓楼后来都拆掉了。没有了钟鼓楼,就将县衙的大门作为鼓楼。现在的鼓楼,成为了军分区招待所的大门。
1936年,安事变期间,何应钦命令空军出动飞机轰炸陕西渭南,渭南车站票房的屋顶被几乎被炸塌(图片/西安市档案馆)。
当时的车站建筑,为法式风格。镶嵌在墙上的的“渭南车站”牌匾,材质为汉白玉,上面的字为铁道部长顾孟余题写。后来,这块牌匾不翼而飞。
当时,渭南棉花打包公司厂区里,驻扎有张、杨的军队,20个房间住满了士兵。
西安事变发生后,飞机开始轮番轰炸厂区,直至黄昏才结束。打包公司的厂房、宿舍被炸毁。庆幸的是,飞机轰炸前一天,住在这里的部队已经开拔,没有人员损失。
1934年7月1日,陕西省的第一条铁路“陇海铁路”通车到渭南。渭南车站,当地人称“老火车站”,是渭南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的老票房被很好的保护留存了下来(解放路中段)。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不管经历过多少风雨沧桑,它最能代表渭南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30年代,陕西渭南郊区一家客栈。透过大门,能看到院里的客房,以及房前停着的驴车,车子很高,所以配的还有梯子。一名男子发现有人对着他拍照,站在原地好奇地观望。客栈门口还拴着几只羊。
1928年,渭南双王街槐衙村附近景象。这里是一处道观,名叫“宣化观”。图中小房子,为原宣化高小唯一遗存校舍。
道观不是很大,只有几座建筑。当年,渭华起义时,刘志丹曾在此居住过。如今,这座道观应该已经没有了。
解放前,陕西渭南县城里,街上赶集的人们。一名男子推着独轮车,车上装着货物。车夫的儿子拉着绳子在前面走,小小年纪,就懂得替家人分担。
从照片中看,当时的街上,有穿长袍的,有穿中山装和戴礼帽的,画面很有年代感。
这是渭南街头的一家粮店,商号名字叫“云发长号”。掌柜正站在柜台后面计算账目,柜台前面靠近门的地方,容器里盛着各种米面等。
从店内的陈设看,应该是一家老店了。掌柜看到有人对着他拍照,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这里是解放前的一个小学。1914年,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周围的村民在这里创办学校,称为“宣化初级小学”。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宣化观依然还在。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这栋老旧的教室还能看到,几乎成了危房。
解放前,位于渭南街边的一家杂货店。老旧的建筑看上有些年头了,古色古香。可能到了打烊时间,杂货店只开了一扇门。
30年代,一名推着独轮车的男子,从渭南街头走过,车上装着一个大麻袋。在过去,这种独轮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它只有一个木制的轮子,上面的平板可以装载货物,也可以载人。驾驭这种独轮车,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技巧。
在解放前的渭南,在一些农村,毛驴依然是最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别看毛驴身材小,但是耐力好,脾性温顺,最主要的是能负重。
照片中,在一条大路上,一名小男子牵着毛驴,驴背上坐着他的母亲。因为她裹着小脚走路不方便,出远门骑驴最合适不过了。
1936年,陕西渭南城内,街边有一家客栈。客栈前搭着遮阳棚,有不少小贩在摆摊做生意。街边商铺林立,都在开门营业。
一辆汽车停在客栈门口,有乘客正在上车。从车子倾斜的状态看,客栈前是一条凸凹不平的马路。
解放前,渭南东关小学校舍。建筑为砖瓦结构,面阔三间。房屋很老旧,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当时,渭南县东张村的王尚德、雷光显,是渭南县立东关小学的教务主任。
渭南位于渭河之南,解放前的渭河上,有一些摆渡的木船。人们乘坐木船,到达河对岸。这极大地方便了渭河两岸人民的出行。如今,渭河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大桥。
解放前,陕西渭南县城内,一家理发店。从门口望进去,能看到以前那种白色的铁质理发座椅,还可以向后躺下。建国后,在一些国营理发店里,还能见到这种椅子。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解放前,陕西渭南县城内街边小贩在摆摊,竹篓上放着碗碟等,摊位上方还撑着遮阳棚。这里看上去,更像是美食一条街。
这张照片,看上去有些模糊。这是渭河边的一个小渡口,码头上停着几艘木船。船工蹲在船头,正在等待乘客上船。不远处,有辆马车停在岸边。
解放前,陕西渭南城内一家中药铺里,掌柜正在为顾客称量中草药。在过去,去药店买药,大都是用纸包起来。
药铺的里面,药柜上有很多抽屉,每个抽屉门上都写有草药的名字。在桌子上,放着两个铜冲子,是将中草药捣碎时用的。
解放前,位于渭南沋河川的王埝小学。这是学校的大门,照片只显示了建筑的局部。不过,看上去非常壮观。
结束语:回看解放前陕西渭南老照片,让人印象深刻。不论是鼓楼、车站还是学校旧址,都带着历史的底色。那是一代有一代的渭南人,用拼搏和努力铸就起来的精神渭南!叹古惜今,渭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