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统率部队与强敌作战,必然会面临领导统驭的问题,从东吴的领导系统来看,孙权的父亲孙坚是第一代,孙权的大哥孙策是第二代,孙权是第三代,周瑜与孙策是至交,孙权委任周瑜为总司令,周瑜就要直接领导几个第一代的将领,譬如程普与黄盖等,这几个将领,论辈分、讲年龄、都比周瑜要高。
这几个跟着孙坚打天下的第一代优秀将领,也都夙具战功,我们可以想象,年轻的周郎,要领导这些宿将,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原来孙坚手下的第一号战将程普,程普眼看着年纪轻轻的周郎,居然就变成了自己了顶头上司,一定会有所不快,根据史书上的记载,程普有好几次在言词上攻击周瑜。周瑜也都折节容下,终不与较,后来程普也对周瑜敬服而亲重之。
程普与周瑜交往一阵之后,对周瑜的评语是:与公瑾交,如饮醇酒,不觉自醉,意思是说,与周瑜交朋友,好比是喝美酒,不知不觉之间,也就醺然欲醉了,我想,这样的赞誉的言辞,出自于一个竞争者之口,真是英雄惜英雄,很让人感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不过我查了史书,在【江表传】中有提到黄盖诈降、举火、烧船的故事,但是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周瑜打黄盖的记载,我想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恐怕是来自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浪漫的想象吧。
不过,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给了我一些另类的遐想,根据史书的记载,第一代的宿将黄盖,骁勇善战,是个擐甲周旋、蹈刀屠城的人物,曾经平服山越、全县震栗,像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勇猛战将,如果不是对周郎口服心服,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趴下来,给年轻的周瑜打板子呢?从常识来推想,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的可能性实在不高,如果真有其事,也只能说,这位令全城震栗的悍将黄盖,的确是对,有姿貌,精意于音乐的少年英雄周郎,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周瑜少年英姿、娶得如花美眷,也赢得了吴中人士的爱戴,他应该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当时不分敌友、不论上下,包括曹操、刘备、孙策、孙权、程普、鲁肃等等,对周郎都有很高的评价,周瑜在32岁的盛年,主导赤壁之战,立下了改变历史的战功。
周瑜击败了曹操之后,我认为周瑜的日子,可能不见得好过,中国人的民族性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周瑜誉满天下,又手握军权,我想必然是会有一堆人在孙权的面前打小报告、说周瑜的坏话,因此,周瑜的意见,与孙权鲁肃的意见似乎有了分歧,鲁肃主张与刘备交好,周瑜认为刘备不是个好东西,终将成为东吴之患,应该趁早把刘备除掉,后来,孙权采取了鲁肃的建议,把荆州借给了刘备托管,这个决策,连曹操都深感意外,曹操意外的连笔都跌落在地,孙权后来谈到这件事,也很后悔。
我的感觉是在赤壁之战之后,周瑜难免功高震主,孙权很可能就蓄意拉抬鲁肃、交好刘备、压抑周瑜。
周瑜对于天下大事的看法非常得清楚,他知道下一步的兵家必争之地是四川,所以,周瑜就跟孙权主动请命,去进取四川,也有可能是远离朝廷的政治漩涡,不幸,在进军四川的途中,他在湖南岳阳病逝了,周瑜过世的时候,才36岁,留下了无尽的哀思,周瑜过世之后,东吴攻取四川的计划也就结束了。
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是,周瑜是在公元210年过世,刘备在四年之后、公元214年,才攻占了四川,为蜀汉政权,找到了根据地。我们可以想象两个情况:
1、如果孙权接受周瑜的意见,不把荆州交给刘备托管,历史会如何演变呢?是否会形成一个北方的魏国与南方的吴国,南北两朝对立的局面呢?
2、如果周瑜没有英年早逝,真的去攻取四川了,历史又会如何演变呢?周瑜是否会取代刘备,成为另一个三国时代的一个主角呢?
我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会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刘备就不会有三分天下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