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冠宇 张震宇 董劭伟
摘 要:农业是产业发展之基。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传统农业将在数字化创新、生态农业实践、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整合潜力,这些领域的创新发展可以显著提升东北农业的经济效益与品牌价值。但目前仍存在技术推广难度大、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缓慢、市场与政策对接效率低、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整合程度较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合理等各种问题。新时代东北农业的未来发展需要采取宏观、系统和前瞻的战略思维,将培育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与完善市场经济政策、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有效整合农业产业链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的示范作用。要促进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利用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精准农业与数据驱动策略,促进政策与市场发挥协同作用,将生态型模式打造成东北环境绿色发展的转型目标,把深化农产品加工与培育品牌价值作为附加值提升的重点方向,坚持经济与生态的双向发展策略,才能在新的经济周期中稳固其“国家粮仓”的角色并为国家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一、引言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区之一,身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关键问题及其现实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立足经济发展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的经济概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1]此前学界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或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与制度变革相联系,或从理论逻辑、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三个维度入手深究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要素与载体,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推动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研究成果尚属丰硕,新论迭见。具体来看,李政和廖晓东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2]程恩富和陈健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关系,还是实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3]石建勋和徐玲从理论逻辑、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三个维度入手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以数据和算力为关键要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4]王琴梅认为随着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演进,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5]魏崇辉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结合东北地区发展的现实情况而提出,需要找准战略定位、做好政策协同,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6]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黑土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增产潜力巨大,但仍面临专业人才匮乏、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较差等诸多问题。[7]相关研究则关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东北全面振兴的结合[8];将东北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全局之下,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等。[9]近年有学者提出新质生产力充分吸取了东北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在找准战略定位、做好政策协同的基础上形成的,颇具启发价值。若转换视野,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等多维路径切入,厘清对东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东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探索性思考,有裨于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的复杂面相。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的融合,推动农业发展实现根本性变革。其次,数字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精细化管理。最后,通过强化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增强东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一)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的融合成为可能。通过引入先进智能农业技术,实现精准种植、智能灌溉和自动化收割,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促进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的融合。[10]
一方面,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新质生产力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从理论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不仅强调技术创新,还重视技术与传统农业知识的整合。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的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还是一种全方位的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在保留传统农业优势的同时,引入新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既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增强农业对环境、市场变化的适应性。[11]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又推动了农业生产模式革新。新质生产力不仅促进数字技术的发展,还指导了传统农业的进步,使先进技术更能适应地区的实际需求。此种双向互动不仅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还为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支持。新质生产力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也是生产模式革新的体现。新技术的引入并结合传统经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二)数字化转型:东北农业转型发展关键动力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2]新质生产力促进东北农业转型发展,并实现数字化经营。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农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这一重要挑战。从理论上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为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3]东北地区凭借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完善的生产体系,并运用数字技术,将优势有效转化,为农业发展开拓新的可能性。[14]
一是精准农业与数据驱动策略。与传统基于经验的决策方式相比,数字化转型为农业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模式。东北地区可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分析农业数据,实现精准种植策略的制定。通过整合土壤、气象、水分数据,为农户提供详细的种植建议,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产量和产品质量。数字化转型使东北农业的供应链实现全链条数字化追踪,为供应商提供生产环节的优化对策。二是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创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新机遇。运用无人机、智能灌溉等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东北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15]三是政策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并执行针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打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维持传统农业优势,推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运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促进了传统农业与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农业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生态型模式:东北环境绿色发展转型目标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环境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营模式。面对全球生态与气候变化的挑战,绿色和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东北黑土区植被覆盖度高,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供应基地,也是重要的沼泽湿地和森林保护区。作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区域,东北转型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收益上,更在于其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其一,促进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绿色农业着眼于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东北地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与当地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模式和技术,为运用现代绿色农业技术提供了基础,确保区域生态与生产目标共同发展,是农业转型的关键动力。其二,推进生态农业综合经营。生态农业强调整体性、多维度和综合模式。东北资源丰富,可采取多样生态农业模式,如农林互补、农牧结合等,有效利用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构筑可持续产业生态体系。其三,强化生态农业政策和技术支撑。保障绿色及生态农业转型和发展需完善政策体系和技术支持。包括政策激励和技术创新投入,确保东北农业转型有明确指引和动力。耕地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基础,确保黑土区耕地生态承载力,关键在于稳固东北粮食安全基础。绿色和生态农业为东北农业转型提供策略方向,实现经济回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四)附加值提升:深化农产品加工、塑造品牌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产品加工、塑造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消费市场对高端、多样化食品需求增长的现实背景下,农产品经济价值逐渐依赖于品牌价值和加工附加值。东北地区拥有丰富农产品资源,因此品牌价值构建可以实现最大化资源价值。一是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研发。随着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初级加工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相关研究,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产业与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关联性。[16]东北地区可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生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二是实现品牌策略与市场定位精准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东北地区应发挥其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深度,结合产品属性和目标消费者需求,科学定位品牌,确保市场中的独特竞争优势。三是推动农业产业链战略整合。三产融合策略对提升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农业价值链覆盖从种植到销售多个环节。东北地区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策略性优化和整合,提高流程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发掘更大经济效益。为此,深化农产品加工和科学品牌策略构建是提升东北地区农业附加值的关键。通过持续创新,东北农业在市场中有望取得新的竞争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四、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堵点东北地区在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如此,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面临压力,发展速度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伴随着人口和劳动力外流。2021年东北粮食总产量达28891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21.15%,粮食商品化率平均超过60%,粮食调出量占全国30%以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增长率分别为5.8%、6.6%、6.1%,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7]综合来看,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仍需解决一系列结构性和政策性问题,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市场政策有待完善东北农业发展不仅涉及生产,还包括市场、政策、社会和文化等维度,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法治环境有待完善。东北地区应适时调整生产结构以响应市场需求,法治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如行政保护能力有待增强、专利和商标执法落后、执法手段有限、处罚不严厉;执法人员专业能力需提升、农业工作者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这些问题要求加强市场法治建设、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制度。二是政策干预的宏观稳定与指导性不足。农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公共福祉和生态平衡等。东北地区政府职能部门在任务划分和执行中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审批过程烦琐、本位主义和缺乏创新意识、权力下放不彻底、行政人员业务能力有限等问题。东北地区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发挥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18]三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亟须改革。黑龙江省作为农业重点省份,改革范围广、问题和矛盾多、风险大。市场和政策之间的博弈是农业发展的挑战。[19]东北农业核心任务是协调市场与政策之间关系,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政策的稳定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综合、开放、创新的策略视角,平衡市场独立性与政策指导作用。
(二)科技落后与创新不足科技落后与创新不足,制约东北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农业科技在东北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涉及种植、养殖、化肥农药使用、生产资料鉴别等诸多方面。一是现代农业技术不足问题。尽管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增长,但农业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技术应用滞后成为主要瓶颈,现代化农业设备需求迫切,新技术理解和接受度低。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20%,但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国9.4%,反映出技术普及和应用存在壁垒。[20]二是农业创新动力不足。生产企业在农业领域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国有企业依赖政府关系获取利益,制约了市场化进程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民营企业在农业投资策略上依赖个人经验,而非全面市场研究,导致对农业资源整合和投资犹豫不决。三是农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东北三省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研发面临挑战。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待优化,科研单位与产业实体间信息交流不足,导致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农产品加工技术基础建设不健全,企业技术设备陈旧,缺乏先进技术创新支持。国有与民营企业合作不足,限制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三)人才短缺与产业制约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东北地区农业面临着人才短缺和产业制约的双重难题,制约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人才流失与劳动结构问题。传统农业劳动力队伍老龄化,同时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的年轻劳动者大量外流,导致人才供需严重不平衡。年轻人更倾向于生活条件优越、创新活力充沛的大城市。东北气候因素及经济增长缓慢也是人才外流的原因之一。从2010年至2020年,东北地区农村人口数量下降了22.66%,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减少了27.04%,结构性人才短缺影响了农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21]二是产业与人才的相互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不仅涉及产业和人才两个维度,更在于他们之间的交互制约。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高级农业人才不足,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新毕业生就业困难,技术滞后的农业环境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而人才匮乏又限制了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形成了循环制约模式。三是地方政策及其对人才发展的限制。东北三省的人才发展政策存在制约因素。人才引进政策不灵活、薪酬较低,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领域的人才选拔、晋升和管理存在问题,对“人情社会”的过度重视可能影响人才的公正选拔。
(四)农产品附加价值低下农产品附加价值低下,东北农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问题。在当前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的价值往往被限制在生产环节,而忽略了其在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潜在价值。一是生产与加工的不均衡性。东北地区虽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具有优势,但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存在明显短板。加工领域大量的同质化企业,导致加工设备低效使用和产能过剩,农作物流通体系不完善、流通损耗率高。这种生产与加工的失衡导致大量初级农产品未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影响经济效益,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产业生态系统压力。[22]二是产业链碎片化。东北农业产业链存在碎片化现象,影响产业链整体效率和农业企业间协同合作,削弱竞争力。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中,不同经营主体和地方政府合作的利益诉求和行为模式差异导致政策导向矛盾,造成区域协作困难。信息不对称又削弱了各环节的协调性,影响市场动态信息共享,制约生产经营活动。[23]三是农业价值链存在低端定位。东北地区农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通常处于较低位置,集中于初级加工和简单制造环节。同时,农民面临收购价格和品质信息获取不足,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现象,降低市场交易产品质量。
(五)滥用土地与生态破坏滥用土地与生态破坏,经济与生态发展存在利益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社会对土地的需求和依赖愈发明显。一是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稳定性的交互困境。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虽提高了产量和效率,但对黑土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压力。过度机械耕作导致土壤紧实化,过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又破坏了土壤微生物平衡。2005—2020年,东北三省亩均农业碳排放整体增长5.301%。[24]过度土地开发加速有机物和养分流失,破坏土壤物理结构和微生态平衡,对未来生产能力进行不利“贴现”。二是农业发展中的生态意识问题。东北农业发展中面临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挑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低可能与随意砍伐树木、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等不良农业行为有关。强化农民生态教育,增强其生态保护意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三是土地利用与保护政策的实施不足。政府土地利用与保护政策在执行中存在偏差,需调整和完善执行机制。应考虑实施农业补助或奖励机制,鼓励生态友好农业模式,加大对土地过度开发行为的监督,确保黑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与生态平衡。
五、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东北地区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及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市场经济政策:强化农业战略引领东北地区振兴的关键,在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广阔,资源丰富,耕地资源充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应选择适合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文化特点的发展路径。
第一,地方政府完善并落实农业发展政策。需要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消除制度性障碍,构建农业企业培育名单,提供物质激励,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工艺创新。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完善农业财政补贴机制,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优化农产品税收政策,完善农业风险投资法规,刺激市场主体创新活力。[25]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措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加大政府对农业经济的扶持与投入。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增加财政支出,完善技术推广组织,建立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出台利民政策,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加强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合作,培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同时,还要鼓励农业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三,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相关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农业创新环境,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农业科研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参与国际合作,引入国际前沿技术,鼓励跨国企业投资,构建跨区域产业链,确立地区农业创新评估的多元指标体系,组织农业创新竞赛活动。
(二)深化技术研发推广:提升农业发展效率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26]东北地区农业技术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等多维度的系统性问题。智慧农业的发展要推动技术创新和供给,确保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27]
第一,增加技术研发与推广动力。政府需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政策,消除制度性障碍,建立农业企业培育库,提供物质激励,促进加工技术与工艺创新。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期,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是扩大我国就业、促进创新的主力军。[28]因此,要完善农业生产企业保障体系,包括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发展基金建立,优化税收政策,完善农业风险投资法规。第二,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多渠道宣传,线上线下合作、直接交流和数字化工具等方式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设立高质量农业示范基地,促使农民采用高质量农业技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及时解决农民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技术的使用效果。第三,探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创新生态融合,优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设计决策。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农业创新科技队伍建设。东北地区农业振兴需系统化、综合性及跨学科的发展策略,注重科技与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新质生产力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普及现代农业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民的数字素养水平关系到数字乡村建设的底色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成效。[29]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关键,在于培育现代农业人才。东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深厚的农业文化,但在现代农业人才和技术方面匮乏。为推动高质量农业发展,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普及。
第一,构建与完善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相较于传统农业人才培养,现代农业更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东北地区需构建与现代农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覆盖从农业技能、管理,到农业经济和市场推广的全方位培训。[30]推动多元化、自主的人才培养体系活动,重视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创新人才选拔和发展。建立校内外协同联动的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提供先进农业培训,创造有利的人才成长环境。第二,强化国际农业教育与技术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农业发达地区的技术和教育合作,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海外学术考察,邀请国际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应用高端技术革新传统农业,扩展农科和生命科学学科内容,重构农业生产体系,引进和培养顶尖农业科技人才,构建高效农业战略科技创新机制。第三,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在人才培育中的广泛应用。建立高效的技术推广体系,如技术推广中心、农技服务团队、定期农技研讨活动,确保新技术快速广泛应用。加强农业教育与产业链的融合,推进农学研究机构与相关企业合作,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人才。加强对新技术和方法的培训,确保农户与企业能迅速准确应用农业知识进行生产。
(四)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巩固地区战略地位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国家粮仓”,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关键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挑战,需要从单一生产模式转变为产业链竞争,通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的深度融合,提升附加值,巩固其在国家食品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加强农业与产业链整合深化。优化产业结构,利用“互联网+全产业链”信息平台,集成技术、物流、资金、人才和服务流程,为各经营主体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强化农业与产业链融合,加强与加工、物流及市场销售的合作,构建高效农业产业链。第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优化重塑,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强政策和投资,支持对农业与加工深度融合。东北地区需加强基础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加工效率,创新加工方法,结合外部技术改良。构建全产业链标准化流程,完善品质控制体系,制定分级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规范。推动数据要素合理配置和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支撑。 [31]第三,优化品牌策略与市场定位。进行农业市场需求研究,差异化发展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确保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发挥东北农产品的区域特色,明确目标客户群体,深入分析市场核心需求,设计生产符合需求的产品。在销售和市场策划阶段,扩大产品认知度,提升产品价值。
(五)塑造生态农业典范:生产生态同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生态同步发展。东北地区作为国内“北大仓”,对全国食品供应链起到重要作用。构建绿色农业回应全球生态发展潮流,关乎农业长期可持续性和黑土健康。[32]
第一,维护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黑土地保护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东北地区应调整单一作物种植模式,转向多样化种植,提升农作物耕种效率,提高农业生态韧性。实施农业生产综合循环利用系统,如将农作物残留转化为生物能源或有机肥,应用先进灌溉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第二,扩展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应用。农业服务体系涵盖食物生产,水源保障、大气净化及碳吸存等生态服务。东北地区应开展系统性服务价值评估,完善农业生产经济决策。构建全面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农业政策支持,利用市场机制多样化补偿途径,注重区域策略差异,以实现生态补偿的有效管理。第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科技普及体系,强化资源整合与利用,全方位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乡村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术能力,确保生态文明理念广泛传播,使干部和群众均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六、研究结论在全球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区域发展、行业创新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东北地区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为其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涵盖数字化转型、生态农业策略、农产品的深加工及品牌塑造等关键环节,不仅能提升区域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带来双重增值。但东北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市场与政策的制约、技术滞后、创新不足、人才短缺、农产品附加价值有限、土地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等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完善市场经济政策、深化技术研发与推广、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整合农业产业链以及弘扬生态农业理念以优化东北农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东北农业的未来发展需要采取宏观、系统和前瞻的战略思维,充分挖掘和利用新质生产力,坚持经济与生态的双向发展策略,才能在新的经济周期中稳固其“国家粮仓”的角色,并为国家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侯冠宇,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秦皇岛,066004;;张震宇,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博士,北京,100088;;董劭伟,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北秦皇岛,066004。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华传统的中国经济学解释研究”(编号:2023JZDZ022);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期刊
文章根据平台发文规则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