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谍战剧的朋友都知道,现代传递情报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短波无线电、数字广播、电子隐写术、碟中谍中的闪存芯片等等,手段多样,科技感满满。
但在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传递情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那些脑洞大开的密码术以及中国谍战史。
中国谍战史中国谍战历史之悠久,可能让很多人意想不到——自有文字出现,就有了谍战,所以也有人戏称间谍、妓女、刺客是中国最古老的三大职业。
古代社会,由于儒家思想长期霸屏,标榜仁义道德,以至于大多数历史时期,世人普遍看不起间谍,比如宋代的王应麟、明代的茅坤就认为,把伊尹和吕尚这样的圣人视作间谍,是“诬圣贤”之举。
就像现代人一提到“特务”就想到鬼鬼祟祟、阴谋诡计一样。
但以孙子、孙膑、李靖等为代表的兵家,则充分认识到间谍的重要性,所谓“三军之事,莫亲于间”,非但对间谍不排斥,甚至主张以“上智之人”为间谍,即“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世人对间谍认识的不同也造就了谍战兴衰的四个不同时期。
汉代以前的先秦时期,儒家还未占据主流,是中国历史上谍战的第一个兴盛期。
清代谍战史专家朱逢甲在《间书》中指出,中国最早使用间谍的君主是夏代的少康,而女艾则是最早的一位间谍,即“女艾谍浇”(出自《左传》)。她不仅成功刺杀了寒浞的重要助手浇,除掉了寒浞之子豷,还通过间谍活动,成功拉拢和收买了夏的许多旧臣,使夏朝得以“中兴”。
到了商周时,贤相伊尹和吕尚更是亲自担任间谍,谍战谋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孙子·用间篇》中说:“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伊尹以厨师的身份深入敌国三年,收集到了大量军情以及桀本人的生活秘闻,并成功收买了桀的宠妃妹喜,掌握了夏的兵力部署和防线情况,为最终的商汤灭夏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后的种种间谍之法,如政治避难、苦肉计、逃亡等,莫不由此衍生。
姜子牙更是被尊为用间的“本宗”,他通过部署间谍,甚至亲身潜入朝歌,打探商纣核心机密,不仅诱使纣王调整战略矛头,不与姬周为敌,还成功策反了东夷诸侯叛商,最终趁殷商爆发的一次内乱,于牧野一战轻易的完成了灭商的历史使命。
春秋战国时,由于“礼崩乐坏”和王室式微,列国分治、诸强争霸,迫使各路诸侯都高度关注局势发展,高度重视敌情收集,从而间谍战再次迎来飞跃。
《汉书·艺文志》中言:“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其中的“变诈之兵”指的就是间谍,而之所以能“出奇设伏”,也来源于一系列谍战运作。
比如晋楚之间的城濮大战。
晋文公和先轸之所以能以弱势兵力,在兑现“退避三舍”的承诺后,成功击垮了占据优势兵力的楚军,就来源于晋国间谍——楚王孙“启”提供的一份重要情报。
“启”密告先轸:楚军主帅子玉一人主战,与楚王意见不合,所以楚军人数虽多,却有很多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并不能和楚军形成合力,比如若敖氏的军队,已经撤军了。
此外,先轸还得到一个秘报:子玉自以为是,骄傲自大,有明显的弱点。
根据这些情报,晋文公才下定决心与楚军决战,先轸才由此实施了“怒而挠之”、“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略,首先攻打由陈、蔡组成的左军和右军,左右两军被轻易击溃,继而引得楚中军大乱,就此大败,子玉也在战后自杀,晋国完胜。
《国语》中有一篇《蔡声子论楚材晋用》,说的就是楚排挤贤人,令之外流晋国,结果纷纷成为反间。他们反戈一击的谍战,成为晋胜楚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谍战理论也于此时取得飞速发展,如《六韬》、《尉缭子》等,或多或少地都探讨了谍战理论,《孙子兵法》甚至辟有《用间篇》专门来系统的讨论用间之术。
可以说,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谍战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而到了汉唐,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儒学成为唯一的显学,所谓的大儒们纷纷抵制谍报工作,虽然亦有张骞、王玄策这样打探匈奴和天竺山川地理形势的战略间谍,但精彩的谍战在这一时期乏善可陈,可能只有魏晋南北朝乱世之时,石勒、韦孝宽等人所展示的谍战谋略,以及唐代李筌对“探心术”研究和《李卫公问对》中对用间得失讨论值得一提。
总体来看,汉唐时期的谍战,无论是理论还是谋略深度都比先秦时有所退步。
而到了两宋,北方游牧民族林立,逼迫宋人重振兵学,《孙子》等7部经典被立为兵经,政府也开始设立武经博士,讲经颂武,重新开始重视谍报工作,苏洵、苏辙等文人也开始摈弃儒家那一套,积极探讨谍战理论,隐秘战线活动再次达到一个历史高峰。
张艺谋的《满江红》就是反应这一时期谍战工作的一部精彩作品,真实历史上,赵匡胤和岳飞等人,也都为后人贡献了精彩的谍战案例。
明清时代,封建专制臻于顶峰,特务统治也随之盛行,不过这段时间的间谍手段以严密监控为主,只是被大量用来对付普通臣民,对外敌的谍战活动聊胜于无。
而当西方谍战技术突飞猛进,先后对中国发动一系列谍战之时,清人朱逢甲却还在埋头用蝇头小楷撰写《间书》,拾古人之牙慧。古代谍战理论也在明清两代再次陷入停滞。
汇总来说,中国谍战起步最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之时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又蓬勃发展。汉唐由于国力强大,儒学大盛,一度陷入停滞。而南北朝、两宋由于战乱,古人又重拾谍报之术,兴盛一时。明清两代,只关注内忧而忽视外患,谍报术便又随着科学技术的停滞而全面落后于西方。
古代密码术近段时间看了一部古装谍战剧——陈坤、白宇主演的《风起陇西》,深为其中传递情报的“密码术”所震撼,为此小编查了不少关于谍战方面的史料,最终得出了两个结论:1、传统在某些方面并不差于高科技;2、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我国古代早就有以藏头诗、藏尾诗、绘画及特定物体的形式,将要表达的意思隐在诗文或画卷中传递情报的方式,这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密码术。
1、藏头诗
这是我们比较熟知的,比如《水浒传》中的吴用,利用卢俊义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暗藏“卢俊义反”四字。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当然,更广为人知的是星爷的“我爱秋香”!
2、会意诗
就是只说景、情,不说题意,比如宋代才女朱淑真之父骑驴冲撞州官,她为父求情,写的一首七言——
月移西楼更鼓罢,夫收渔网转回家,卖艺之人去投宿,铁匠熄炉正喝茶。樵夫担柴早下山,飞蛾团团绕灯花。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谋生涯。
这首诗从上到下分别暗含了八个“不打”之意,意思就一个:恳请州官不打其父。
3、离合诗
就是以“离合”的手法,将真意隐在其中,比如“鸡”是“又鸟”;“马户”为“驴”。
离合诗本为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相传为孔融所创,后来被应用到谍报中,成了一种传递情报的工具。
最出名的当然是郭待封所做的离合诗。
据《新旧唐书》、《资治通鉴》载,唐乾封二年,李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两路东征高丽。在陆军横扫辽东所向披靡之时,海路却遇到了麻烦,郭待封的运粮船遇到台风沉没,断粮了。
不久,李勣就收到了一封加急信,打开一看,竟是一首莫名其妙的诗。原来郭待封担心直接写信会被高丽军截获,便写了首离合诗。
“老翁不识字”的李勣看不懂,不由恼羞成怒,怒斥:“军机切遽,何用诗为?”便欲斩郭待封。
多亏行军管记元万顷精通诗赋,才解开了密码信,送去了粮草,解了唐军的粮食之危。
小编找了许久也未找到这首离合诗,有知道的朋友敬请留言,不胜感激。
这里再来看一段有关离合诗的历史趣事:
说古代有一部奇书叫《越绝书》,作者是个谜,有人说是子贡,也有人说是伍子胥。明代才子杨用修却发现作者已将姓名、籍贯制成隐语置于后序之中——
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往,死葬其乡。不直自斥,托类自明。文属词定,自于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 楚相屈原,与之同名。
杨用修的解释是:去得衣,乃袁字。米覆庚,乃康字。禹葬会稽,乃会稽人袁康也。四五句言共著非康一人。以口承天,吴字;屈原同名,平字。于是推断《越绝书》的作者是袁康和吴平。
这个有点麻烦,再看一个简单点的——陆龟蒙的《鸣蜩早》——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首尾相续即为诗题,“口鸟”为“鸣”,“虫周”为“蜩”,“日十”为“早”。
4、画图传情
就是通过画图,会意,谐音的方法,表达出真实的含义,比如下图表达的意思就是:
龟龟龟,缩龟(归归归,速归)
鱼果不龟,一刀两断(如果不归,一刀两断)
5、以物传意
就是以物来表达意思,物体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经过双方事先约定,就有了特殊的含义。比如现在谍战剧中经常看到的,在窗口放一盆花代表没有危险。
当然还有更复杂的,比如《风起陇西》中陈恭教翟悦的“定盘针”,以一株菖蒲草来传达信息——最短的一支折断代表危险,折断后朝东代表安全……
虽然简单,却很方便、安全,只有上下线才能明白其中真义。
《太公六韬》中的“阴符”也是其中一种。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武王曰:“善哉!”
——《太公六韬》
意思就是,姜太公要带兵出征,武王问他,如果遇到军情,怎样才能既送了情报又不被发现?太公说,这太容易了,拿根竹竿,分成八种:
大获全胜,为一尺;击破敌军,为九寸;敌军投降,则为七寸;警众坚守……
这样,只有国君和将军明白竹节的含义,送信人即便被抓,敌人也破解不了。
武王曰:“姜还是老的辣!”
6、阴书
也是姜子牙发明,说白了就是直接用书信的方式传递情报,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比一根小小的竹竿能传递更多的信息,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容易泄密,所以姜子牙又将其升级——拆成多份来送。
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
——《六韬龙韬阴书》
这样分别派三个人送信,除非全被抓,否则谁也破解不了。
但还是有弊端,如果一份遗失,自己人也看不明白了,不过相比泄密,安全最重要。
上面的几种相对都比较简单,下面的就复杂多了:
7、密码本
《武经总要》中就收录了古代的一种密码本,将军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用数字表示出来,比如4是请甲,9是请粮,14请添兵,16请进军,19表示未见贼,21贼多,28贼固守,34大胜,40小胜……
这样只需传递几个数字,军情就一目了然。
有时为了确保安全,双方还约定“密钥”,比如约定以一首40字且文字不重复的五言诗作为密钥。
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如果军队在前方缺兵,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添兵”的编码14,而《送杜少府》中第14字是“别”,于是就将“别”写到一件普通公文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
上级接文后,看到盖印章的“别”字,就可以根据约好的密钥,找到“别”在诗中是第14字,再对照密码本上的第14种情况,知道前方没人了,赶紧送兵。
这样拐了一个弯,就有了双保险,即使密码本泄露,也不会泄密,甚至还可能误导敌人。
8、漏板加密法
这其实也是密钥的一种,只是更加复杂。
先将要传达的内容按约定好的方式写入漏格(一种有不规则孔洞的木板)中,然后再将这些文字扩成一篇寻常文章。
这所谓的“漏格”就是密钥,掌握在传递军情的双方手中,拿到这篇文章后,再拿出漏格一对照,内容就显露无疑。
这种漏板加密比数字加密的好处是,能够充分表达意思,而且更加安全。数字加密一般是军中普遍应用,容易泄密,而漏板加密的保密级别更高,一般只应用于高级间谍,仅有极少数人掌握,不易泄密。
另外,漏板加密还可以再加一层“密语”,比如双方各有三种漏格,约定某一时间用“左格”,某一时间用“中格”,循环往复,时刻变化,就像军中“口令”。
9、隐形墨水
隐形墨水并不是近代独有,很早以前就已经发明。比如古代考场作弊用的“墨鱼汁”。
墨鱼汁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写在纸上,时间一长就会自动分解。古人便用这一特性,将鱼骨胶加入其中,从而发明了“隐形墨水”。
考生会在考试前旬月,用“墨水”在衣服上写满小抄,考试当日,考官压根看不出破绽,而考试时衣服一经汗水浸润,鱼骨胶就会恢复粘性,这时,只要在其上撒些灰尘,字就会显现。
后来这种方式就被普遍应用于传递情报中,尤其是在通过关卡时。
这种方式算是古代的高科技,不过它的保密程度不高,毕竟很多人都懂。
《风起陇西》中刘禅赐给李严的“先帝玉带”中夹带的“隐形纸”,用姜水和醋汁浸泡方可显形,也是一种隐形墨水。
大家还知道古人有哪些传递情报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