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本想重新启用卢杞,给事中袁高坚决反对使此事搁浅

史海撷英 2024-03-23 17:29:32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二月,德宗李适拜卢杞为相。此人可谓大唐第一奸相,既无能又贪婪,其奸诈权谋与唐朝另一奸相李林甫不相上下,而且还嫉贤妒能,对有才华的人、不顺从自己的人,必定要置于死地,以便独自掌握大权。一代名臣颜真卿都死他的手里,不仅如此,宰相杨炎,李揆、严郢、杜佑、崔宁等人不是被害死就是贬黜朝廷,面对这样一个大奸臣,连郭子仪都害怕。

按理说颜真卿能够躲过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权宦的刁难和元载、杨炎等奸臣的排挤和构陷,凭借丰富资历,人脉以及官场经验再怎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能够化险为夷,皇帝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就凭着颜家一门忠烈也应该饶过颜真卿。但是偏偏颜真卿死于非命了,而且死得非常的惨。“杨炎当国,以直不容,换太子少师,然犹领使。及卢杞,益不喜,改太子太师,并使罢之,数遣人问方镇所便,将出之。真卿往见杞,辞曰:‘先中丞传首平原,面流血,吾不敢以衣拭,亲舌舐之,公忍不见容乎!’杞矍然下拜,而衔恨切骨。”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奏,认为“失一国老”,将使朝廷蒙羞,坚决要求留下他。“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最后颜真卿被卢杞借李希烈之刀所杀。“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朱泚诛,希烈因发怒,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嗣曹王皋闻之,泣下,三军皆恸,因表其大节。”

而卢杞之所以能够得到德宗的重用,主要能敛财和迎奉皇帝,除此之外其他没丁点作用。会害人就不说了,能把勤王的军队也给坑死已经够罕见了。也正是由于卢杞祸国殃民,终于导致泾原兵变和李怀光叛乱,德宗李适逃出长安赶往奉天。发生这样的事情必然要有人承担责任,恰在此时,所有奏本都指责卢杞是罪魁祸首,所谓罄竹难书,千夫所指,大概也就如此吧。

在此情况下,原本不想处罚卢杞的德宗李适只能将卢杞贬为了新州司马。消息传来,天下无不额手相庆、而问题在于,德宗李适并没有意识到卢杞的错误,只是迫于压力屈服于众怒难犯的搪塞之计罢了。贞元元年叛乱平息,唐德宗回京之后,立即下令大赦天下,借着此次大赦,将新州司马卢杞升任吉州长史。启用卢杞的意思昭然若揭。

唐德宗为此问询时任宰相卢翰和刘从一,二人都没有表示反对。宦海沉浮,人情早已练达,这两人知道,这不是疑问句,不过就是是皇帝传达一个通知罢了。

袁高‍

既然宰相不反对,就需要给事中或中书舍人草诏拟旨。但就在这里卡住了,时任给事中袁高表示拒绝。“贞元元年,上果用杞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宿直,当草杞制,遂执以谒宰相卢翰、刘从一曰:‘幸免诛戮,唯示贬黜,寻已稍迁近地,更授大郡,恐失天下望,惟相公执奏之,事尚可救。’翰、从一不悦,遂改命舍人草制。明日诏下,袁高固执不得下。”

唐朝有个制度,就是朝廷的文件和诏书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达的,都需要给事中“读而署之”。先读然后签名。缺了这道程序,制敕就下达不了。这一天,大唐给事中袁高手拿这道诏书,既不肯读,更不肯署名,还扣押诏书。然后上书弹劾卢杞,但“上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袁高提出“廷辩”。“诏出,执之不下,仍上奏曰:‘卢杞为政,穷极凶恶。三军将校,愿食其肉;百辟卿士,嫉之若雠。’遗补陈京、赵需、裴佶、宇文炫、卢景亮、张荐等上疏论奏。次日,又上疏。高又于正殿奏云:‘陛下用卢杞独秉钧轴,前后三年,弃斥忠良,附下罔上,使陛下越在草莽,皆杞之过。且汉时三光失序,雨旱不时,皆宰相请罪,小者免官,大者刑戮。杞罪合至死,陛下好生恶杀,赦杞万死,唯贬新州司马,旋复迁移。今除刺史,是失天下之望。伏惟圣意裁择。’上谓曰:‘卢杞有不逮,是朕之过。’复奏曰:‘卢杞奸臣,常怀诡诈,非是不逮。’上曰:‘朕已有赦。’高曰:‘赦乃赦其罪,不宜授刺史。且赦文至优黎民,今饶州大郡,若命奸臣作牧,是一州苍生,独受其弊。望引常参官顾问,并择谨厚中官,令采听于众。若亿兆之人异臣之言,臣当万死。’于是,谏官争论于上前,上良久谓曰:‘若与卢杞刺史太优,与上佐可乎?’曰:‘可矣!’遂追饶州制。翌日,遣使宣慰高云:‘朕思卿言深理切,当依卿所奏。’太子少保韦伦、太府卿张献恭等奏:‘袁高所奏至当,高是陛下一良臣,望加优异。’”

消息传出群情激奋。众多官员纷纷上书,卢杞不可起复。在群臣一致要求下,唐德宗终于放弃了让卢杞回到身边的想法,不久后,卢杞便郁闷死了。“翌日延英,上谓臣曰:‘朕欲授杞一小州刺史,可乎?’李勉对曰:‘陛下授杞大郡亦可,其如兆庶失望何?’上曰:‘众人论杞奸邪,朕何不知?’勉曰:‘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德宗默然良久。散骑常侍李泌复对,上曰:‘卢杞之事,朕已可袁高所奏,如何?’泌拜而言曰:‘累日外人窃议,以陛下同汉之桓、灵;臣今亲承圣旨,乃知尧、舜之不迨也!’德宗大悦,慰勉之。杞寻卒于澧州。”

0 阅读:11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