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读书焚香是古人用香重点之一,古人书案上除了书、纸、墨、笔、砚, 还总放置
古人在消夏避暑时,非常重注嗅觉的感受。清凉怡人的气味,能让人心神皆清,免受暑烦所扰。晚明文人董若雨喜欢蒸松针为香消夏,其
香,可解忧,可静心,让人从各种纷乱的情绪中暂时解脱。古代文人把焚香一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向了极致。闲坐、读卷或是聚会赏古
路丽银塘,烟摇金井,秋飔凉透。弦月一钩,屏风六扇,百合香焚兽。鱼鳞云净,蜻诞翼卷,试问鹊桥填否。七夕,庭院中摆设香案,焚
明代文人将“香”视为名士生活的重要标志,以焚香为风雅时尚之事。明人高濂有一首题作《烧香》的诗,生动描写了燕居焚香的闲适生
捣麝成尘,薰薇注露,风酣百和花气。品重云头,叶翻蕉样,共说内家新制。手自调香,是宋代文人日常雅趣之一。彼时流行的是将各种
衡茅随力葺幽居,扫地焚香乐有馀。分食时能下檐鹊,作洲常悔诳池鱼。焚香,是陆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怡情乐事。为了营造最佳的焚香
古人尊崇自然,将起居安乐与四时紧密结合。时冬严寒,万物休养,此时节的行乐活动通常围绕着炉火进行。范成大《雪寒围炉小集》:
古人生活中,“香”如同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早起要焚香以清思明神,陆游《晨起》:“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晚上则需一炉香
香炉,是古人居室中常见的陈设器具。有客来访,燃一炉香待客,香烟袅袅,一室芬馥,使厅堂更有气氛。古代用香极为普及,炉具也是
春闲无事,采花制香。以花制香自然、朴素,为文人所钟情。贺双卿《和郑痴庵咏荷十绝》诗中就提到用荷花制作香丸熏帐“细收花片轻
焚香是杨万里诗词绕不开的话题,风晨月夕,阴雨晴日,总有一座小香炉,清烟袅袅。杨万里《昼倦》中说困倦时要焚香提振精神:“爱
衣物的芳洁,是宋人比较重视的生活细节。彼时无论男女都喜欢用香料熏染衣物,行走活动间散发怡人的芳香,向子諲《水调歌头》:“
百和宝钗香佩。短短同心霞带。清镜照新妆,巧画一双眉黛。多态。多态。偷觑榴花窗外。宋人吕渭老的《如梦令》描绘了一位少女精心
少年慕黄老,雅志在山林。古来文人都向往山林气息,在文人心中山林是与尘世对立的空间,他们希望能寄身山野,以求一己身心之安适
人有人设,香亦有“香设”。明代高濂从自己的用香体悟和嗅觉审美出发,将日常所用香品进行了气质分类,其所著《遵生八笺·论香》
“解秽除烦豁性灵,玉炉风细绕彤庭”。焚香除了是生活雅趣的表达方式外,在养生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合香所用香料
“香到人间香更幽,月明风露正飕飕”(方岳《木犀》)。秋花之中,桂花因其清可绝尘,幽香沁远的特点,最为古人所喜。桂花开时,
“搜奇更薄江南产,昨日深宫宴内香。”南唐保大七年,李璟与诸臣在宫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香宴”,吴任臣《十国春秋·南唐元宗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古时焚香之风盛行,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咏香诗文,其中以黄庭坚的香诗最具代表性
签名:小编向你发送了一颗感恩的心 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