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一个被“通缉”的福建人带1000人去海外,建了一座中国城

这可史不得呀 2024-06-03 04:37:46

文|安染

编辑|安染

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块独属于中国人的纯净乐土。

而这块土地的“城主”是一位被“通缉”的福建人。

他出生贫苦家庭却胸怀大志,他四处奔走带领1000多名同胞远渡重洋,来到沙捞越诗巫地区扎根。

在他的运作下拿下999年的土地租用权,如今这里华人占比40%,华人学校遍布全城。

荒凉的土地上他们开垦耕种,通商行贸,一步步建造起来了独属于中国人的“中国城”。

但谁也不知道,这个福建人还是一个“通缉犯”。

他叫黄乃裳,风起云涌的时代下,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被推向世界面前。

黄乃裳的为何远赴大洋彼岸建造一座城?这座城又到底在哪里?

少年英雄,心怀大志

1849年,黄乃裳出生于福建闽清县,他的家乡又一条蜿蜒流转河流冲击着家门口的田园,直通闽江和复州城。

父母给他取名为“裳”,这是《诗经》中的“裳裳者华”,意为茂盛的意思。

作为家族长子,父母希望他可以有所成就振兴家业,光宗耀祖。

然而时代背景下,家境贫寒使得黄乃裳的生活不尽人意。

童年时期,萦绕在他身上的只有两个字“穷、饿”。

迫于生计,黄乃裳只能被送进地主家务工,贫穷和毫无尊严的童年生活让他更加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少年的黄乃裳胸怀大志,他比同龄人看着成熟的多。

他明白改变贫穷的唯一出路只有读书,他别无选择。

当时的国家动荡不安,清政府掌权的表象下却是外国势力蠢蠢欲动,企图在中华大地上分的一杯羹。

他们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对国家侵略,更是在精神上加速入侵。

信息来源:东南网,链接已附文末

1863年,外国教会来到了黄乃裳的家乡,少年时期的黄乃裳在传教士薛诚恩的带动下也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

此后的近十年生活里,黄乃裳跟随牧师来到福建各地传教。

他亲眼目睹了百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少年英雄感同身受。

报效祖国,帮助百姓成了少年时期黄乃裳最大的愿望。

他想通过西方先进的知识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法。

1896年黄乃裳自筹资金独立创办了福州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

他和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大胆提出改革,针砭时弊,给沉闷压抑的福建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可即便如此,最终还是败给了清政府的顽固派,而他和康有为等人更是成为了清政府点名抓捕的“通缉犯”。

被迫南下

黄乃裳的生活被彻底转变,他从同一个安于现状,一腔热血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变成了被追捕的“犯人”。

最终迫于无奈,他只能离开家乡踏上远度的轮船寻找新的生活道路。

他先后在上海、福建等地避难,逃亡期间他再次亲目睹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生活,百姓们的苦楚令他内心悲愤不已。

他思虑再三决定南下,为百姓寻求新的出路。

信息来源:福州新闻网,链接已附文末

1899年,年逾50岁的黄乃裳一路奔波来到了辗转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寻找合适的土地。

最终他选择了砂越州拉浪河畔,在这里他看中了城市诗巫。

这是一篇还没有开荒的土地,诗巫沿海,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森林遍地是绝佳理想的移民区。

最主要的是这里人烟稀少,有着大量热带雨林,而当地人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生活,农业落后让黄乃裳看到了机会。

他结识了当地土地掌权人,与其约谈后他签下了999年的租赁合约。

在这个仅12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为华人谋求了一条出路。

并且黄乃裳还要求华人在这片土地上享受和英国人一样的权利。

《垦约》17条规定:“华人往来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无纳丁税,无服公役,无当义务兵等等”。

该条约后来也被孙中山先生成为中国近代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一切准备就绪后,黄乃裳回到家乡开始招揽村民跟随他一起移民诗巫,他先后在闽清、古田等地招揽500多人。

而后一路奔波福建各地,一批一批的游走劝说。

最终1118名福州百姓跟随他一起前往了诗巫打造新的中国城。

彼时的福州百姓还不知道,他们即将迎来新的人生篇章。

一个人,一座城

毫不夸张的说,100多年前的诗巫完全是一片蛮荒之地。

遍地低洼沼泽,热带雨林,当地人因为落后的生活还存在革登热等各种传染病。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退缩,早出晚归伐木造田,黄乃裳也加入其中亲力亲为。

从2002年至2006年之前,诗巫完成了三座夸奖大桥建设,使得诗巫和其他城市之间再也不必只通过游轮了。

在黄乃裳的努力下,1118名福州垦民披荆斩棘开发原野,期间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都在黄乃裳的不懈努力下一一化解。

信息来源:链接已附文末

落地生根的探索坚信务必,黄乃裳与垦民通吃同住,常年的辛苦操劳使得黄乃裳患上严重胃病,有时候疼起来就是一两个月。

1900年,黄乃裳给这片土地取名为“新福州”,这片土地也成了无数华人赖以生存的地方。

在黄乃裳的带领下,商店、诊所、学校依次建造,千余人的生计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短短数年,城市雏形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奇迹般地搭建而起,人们在大洋彼岸过上了新的生活。

黄乃裳以实际行动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某得了新的出路。

而他却在1904年离开奋斗4年的诗巫,因为他放心不下国内的百姓,他还想要帮助更多的人。

可惜的是,在1924年黄乃裳因早年辛苦劳累,最终病逝于闽清梅城,终年76岁。

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而奋斗。

信息来源:新福建,链接已附文末

如今的“新福州”,依然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繁荣昌盛,30万的人口中,华人占比11万,大多是都是福州人后裔。

他们说汉语,学汉字,饮食习惯和国内大差不差,走在诗巫的街上,仿佛来到了一座新的中国城。

而这正是黄乃裳当初最希望看到的。

他奋斗一生也终于完成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和愿望,如今的“新福州”一片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1.福州新闻网:《福州青年会:一代侨领黄乃裳与南台的不解之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132578343626296&wfr=spider&for=pc

2.东南网:《无畏的先行者——黄乃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4702890586401825&wfr=spider&for=pc

3. 中国侨网:《垦荒人黄乃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752755464433533&wfr=spider&for=pc

4. 福州市人民政府:《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黄乃裳》

http://www.fuzhou.gov.cn/zgfzzt/zjrc/mdfc/mdrj/202202/t20220216_4310141.htm

5.新福建:《每年的今天,南洋的诗巫城总要纪念这位福建人》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6789171928793612/?channel=&source=search_tab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这可史不得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