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崇祯三十年(1602年)五月,朱聿键生于河南南阳唐王朱硕熿的王府
(唐国强饰朱聿键)
作为朱硕熿的世孙,未来王位的继承人,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朱聿键,就算无法大富大贵,至少也应该是衣食无忧的。
然而,朱聿键的一生,完美的契合了一句话: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半辈子不是坐牢,就是在坐牢的路上。
先是十二岁那年,因为不讨爷爷老唐王的喜,和父亲(世子)一起被老唐王囚禁。
直到二十八岁,才在分守道(明代道台)陈奇瑜的帮助下得以出狱。
期间,老爹被叔叔毒死了,朱聿键也无能为力,只能抱着父亲冰冷的尸体痛哭。
王生十二岁,祖端王惑于嬖妾,欲立其爱子,遂囚世子于承奉司,王亦从之。世子为其弟毒死,端王讳之,将传国于次子。——《南疆逸史·勘本卷三》
崇祯五年,好不容易承袭唐王王爵,作了四年太平王爷。
崇祯九年,又因为擅离封地,私募军队,被崇祯削去王爵,囚禁凤阳。
朱聿键私募军队的本意是好的。
当时,清军南犯,京师戒严。
朱聿键本着忠君护主的意识,招募军队,想要进京勤王。
只是自建文以来,历代皇帝对于藩王私募军队一事向来比较痛恨。
于是,三十五岁的朱聿键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又在凤阳监狱吃了七年牢饭。
相较于年少时的囚禁,这次入狱更惨,因为没钱贿赂狱卒,险些被狱卒折磨死。
等到朱由崧登基,大赦天下。
朱聿键又恢复了自由,只是王爵没恢复,还被朱由崧打发到广西搞扶贫。
次年,清军南下,南京沦陷,弘光帝投降清朝,大明的半壁江山沦陷。
此时,朱聿键刚刚从南阳走到杭州。
听闻南京沦陷,不胜愤慨,当即写信给在杭州的璐王,希望璐王出任监国,在风雨飘零之际担负起大明中兴的重任。
可惜,璐王始终不是担重任的那块料。
清军前脚到杭州,璐王后脚就降了,投降速度之快证明他的确是合格的藩王子弟,至少和其他人一样无能!
璐王降清后,朱聿键不愿跟着投降,于是离开杭州。
同时,经过此次变故,朱聿键终于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
跟这帮虫豸在一起怎么能TM搞好政治!
想要中兴大明,还是得靠自己!
于是,1645年6月11日,在福建实权人物郑芝龙兄弟的邀请下,朱聿键欣然前往,在福州宣布监国。
二十天后,朱聿键称帝,年号隆武!
02
隆武帝在位的时间不长,从1645年6月到次年9月汀州遇难,总共只有1年多。
但隆武帝执政的闪光点却有很多。
比如他倡导消除党争,唯才是举;
比如他惩治贪污,关心民生,在得知南明官军以剃发为名私自杀戮从沦陷区逃难来的百姓时,急呼“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令无数百姓动容;
比如他日常生活中只用陶瓦和布帛,不用金银和锦绣,后宫除皇后外再没有妃子,简朴的和老百姓一样。
但这些都只是隆武帝短暂执政生涯中最不起眼的几点。
他最大的功绩则是凭借极高的战略眼光,在满清、大顺、大西三个强敌中确定主要敌人,定下“联寇抗清”的基本国策,鲜明的打出了“抗清”的旗帜!
1645年,大顺军在潼关失利,被迫放弃陕西兵分两路南下。
两路大顺军,一路由李自成亲自指挥,经西安取道河南进入湖北,称东路大顺军。
另一路由李自成之侄李过和小舅子高一功指挥,经汉中取道四川进入湖北,称西路大顺军。
东路大顺军率先进入湖北,偷袭了四十多岁的老同志左良玉,占领多处湖北要地。
只可惜,屁股还没坐热,阿济格就率清军尾随而至。
东路大顺军迎敌失败,被迫放弃湖北继续南下,进军湖南。
李自成原本的部署是夺取湖南作为大顺军新的根据地。
但当东路大顺军行进到湖北九宫山之时,大顺皇帝李自成在探路的过程中竟遭当地地主武装袭杀!一代枭雄殒命!
旋闯贼李自成败至九宫山,为村民鉏击以毙。——《南疆逸史·勘本卷六》
李自成死后,东路大顺军缺乏领导核心,迅速沦为一盘散沙。
几路将领明争暗斗,由于威望不足,谁都无法统帅这支二十万人的大军。
原有的攻占湖南计划也被搁置,将领们都倾向于归降湖广总督何腾蛟。
何腾蛟是隆武朝的重臣,手握大权。
六月,东路大顺军前部抵达长沙,在郊外扎营,想要派人同何腾蛟联络。
对于何腾蛟而言,这种好事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但偏偏何腾蛟此时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误以为大顺军想攻占长沙,竟命长沙知府周二南带领两千官军出城清剿大顺军。
为了表现合作的诚意,大顺军学晋文公,退避三舍不主动和明军交锋。
可这周二南也是憨憨,眼见大顺军后退,还以为他们害怕自己,脑门一热,竟带着两千人“乘胜追击”几十万大顺军。
大顺军忍无可忍,乱箭将周二南射死。
对于这一段历史,《南疆逸史》的记载显然是站在士大夫阶级污蔑农民军的角度,不是很可信。
按照顾诚先生的考察,王夫之《永历实录》的记载比较可信。
唯一的问题是王夫之以为统军的将领是李过和高一功,这是不对的。李过和高一功这会儿应该还带着西路大顺军在四川深山里转圈圈。
猝闻平江、浏陽间有贼野掠,意为土寇,遣长沙知府周二南帅黄朝宣部兵二千人往击之。过、一功既欲降,无格斗志,按兵徐退。二南误以为怯,麾兵进薄其营,刃数贼。贼乃合战,俄顷披靡,二南坠马死之。——《永历实录·卷七》
周二南死后,何腾蛟一度很是紧张,打算在整个湖南部署官军死守。
好在东路大顺军的自卫还是很有分寸的,即使有碾压何腾蛟的能力,也没有动手。
何腾蛟也终于摸清了大顺军的真正意图。
可他并没有愉快地接纳东路大顺军,而是耍了个诡计,薅了大顺军的羊毛。
何腾蛟不接纳东路大顺军的原因很简单。
东路大顺军虽然已经成为散沙,但还没有完全失去凝聚力,万一哪天反了他娘的,何腾蛟和他手下的官军根本压不住。
所以,何腾蛟选择打碎东路大顺军,吃下其中的几个大块,既扩充了自己的实力,也保证吃下的这几个大块翻不起大浪。
何腾蛟吃下的大块主要是郝摇旗、王进才两部。
郝摇旗和王进才有两个共同特点:
其一,在东路大顺军中,他俩的兵最多;
其二,他俩之前在大顺军中都是默默无闻之辈,是在李自成死后突然发家的。
虽然身价高了,但两人的地位却没变。
在大顺军的体系里,李自成老大,刘宗敏老二,再往下是李自成所封的侯爵伯爵,再往下才是郝摇旗王进才这种普通将领。
实力与地位不符,这是二人的心病。
何腾蛟也是看准了二人的心思,才用地位做饵,使二人对其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郝摇旗和王进才离开后,东路大顺军实力大损,无法再与何腾蛟对抗。
无处可去的其他将领大多选择降清。
余下的则加入了李过领导的西路大顺军。
03
正当东路大顺军和何腾蛟在湖南反复掰扯之时,李过率领的西路大顺军也经四川抵达湖北。
和东路大顺军不一样,西路大顺军有明确的领导核心,成员久经战阵,士气高昂,一出场即引来了明清双方的关注,双方都派代表与西路大顺军进行接洽。
在降清降明的问题上,李过出于朴素的民族主义情感,也是倾向于降明的。
只是,李过不知道隆武朝廷是否愿意接纳他们。
好在李过摊上的是隆武帝,而不是愚蠢的朱由崧或呆板的永历帝。
隆武帝亲自下诏,赐名李过李赤心,高一功高必正,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高氏为贞义夫人;赐名西路大顺军“忠贞营”,归巡抚堵胤锡节制,为精锐诸军之首。
手书奖劳李锦,赐名「赤心」,授御营前部左军;一功赐名「必正」,为右军:并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他部帅封赏有差,号其营曰「忠贞」。封高氏贞义夫人,赐珠冠彩币;命有司建坊,题曰「淑赞中兴」,嘉奖甚至。——《南疆逸史·勘本卷七》
堵胤锡时任湖北巡抚,为人清廉正直。
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个很开明的官员,一向主张联合起义军抗清,在和李过搭档期间建立了相当不错的关系。
当然,也因为和忠贞营的关系太密切,被后世瞧不起农民军的“正人君子”骂做“劳则有之,功于何有”之人(也不知道这些人哪来的自信瞧不起农民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隆武帝诏书下达后,堵胤锡亲自携带诏书来李过军营招安。
李过也不是不知感恩之人,当即叩头宣誓效忠大明,永不再叛。
忠贞营自此成为南明后期抗清的重要力量之一。
对于联合大顺军抗清一事,堵胤锡功不可没。
唯独可惜的是,在南明的乱世中,堵胤锡这样开明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太少了。
用户18xxx84
隆武帝被郑之龙坑了
是烟火江湖 回复 12-09 21:15
差不多
用户13xxx06
我们八世祖就做过隆武帝的侍卫,后来内部有汉奸投降,导致失败了,八世祖也心灰意凉,同时躲避追捕,跑到广西大山之中开基立业,直到十二世祖时才开始科举,十六时参加科举,只考一次就中得痒生,三十三岁时才中得举人,四十七才谋得空缺知县事
用户17xxx40 回复 12-17 14:04
好家伙400年就八辈?
逍遥子
一方面没坚持几年、又是一小块地盘,跟历朝灭掉的地方割据政权没有区别(比如明灭方国珍、唐灭窦建德),不值一提;另一方面,鞑清史学家会去记录汉人抗鞑历史?现在岳父、文天祥都不是民族英雄了,就更不用想了!
用户10xxx24
1602年是万历三十年
云谷玖漏鱼 回复 12-13 10:20
故意的,就是骗评论
王仙客
崇祯三十年?
至高黑暗神
南明有好几个称帝的,基本上都是傀儡。所以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