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张治中登上天安门,苦笑着对毛主席说:您走的太快我跟不上了

漫步史书 2025-01-21 17:20:22

1958年9月10日,毛主席乘专列南下,一路视察了湖北、安徽、南京、上海、杭州等地。

也是在临走之前,毛主席邀请了张治中陪同。

对毛主席的热情邀请,张治中没有拒绝,他跟着毛主席一路南下,走访祖国各地,后来还写了本四万多字的日记。就连张治中的女儿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也认为那是张治中与毛主席关系最好的时候。

一次视察途中,偶然聊起世界观的问题,毛主席当着陪同的罗瑞卿的面对张治中说:

“我曾说他的世界观问题没有解决,但是他说已经解决了。他说他从1949年起就已经感到高兴了、满足了,我不相信,我就没有感到高兴过满足过。”

毛主席的话虽然很富含哲理,但对张治中似乎并不如何柔和。

张治中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始终没有理解毛主席的意思。

张治中曾被毛主席赞誉为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事实上,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张治中就和中国共产党人是好朋友,特别是和周恩来,大革命时期,张治中就提出过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当时国共两党双方有协议,不互相吸收高级干部入党,所以张治中这一想法只好作罢。

当时,周恩来还宽慰张治中:

“我相信你虽然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你永远会帮助我们,也许你对我们党起的作用更大。”

后来历史的发展也果如张治中所预料,张治中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坚定的支持国共合作。

不过,张治中毕竟不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9年初,张治中率团来北平参加和平谈判,结果谈判破裂,张治中内心很是忧虑,坚持要再回南京请罪,是周恩来力劝才打消了他的想法。

张治中后来尽管留在了北平,但他的内心其实背上了很沉重的政治包袱。

“我是一个国民党党员,但现在站到共产党这边来了,人家会不会说我是‘投机’呢?这一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很久,没有想出一个答案。”

张治中在建国前后一段时间里,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思想斗争,最后“想通了”:

“把理论上的国民党——国民党的主义和它的应有的本质——与被反动派长期窃据的国民党的现实区别开来一想,就想通了。”

不过,思想上的想通和现实也是有差距的。

在建国初期,张治中确实有一段时间特别高兴,他高兴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终于从战乱中走出来,真正当家做主,在很多大会小会上,张治中发言很多,几乎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很快苦恼就来了。

也因为国际复杂的形势,新中国成立之初,施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张治中很忧虑,认为不应该如此。

1952年,张治中到中南海与毛主席有过一番交流:

“毛主席啊,我们国家这么大、这么多人口,我们只跟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搞贸易,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应该和各个国家搞贸易做生意。”

毛主席当时并没有直面回答,而是委婉的说了一句:

“东风压倒西风,我们两个人要争论一百年。”

张治中不光是对当时我国外交政策不理解,还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展开“反右”斗争不理解。

1958年,“反右”斗争接近尾声,张治中写了份《自我检讨书》递给毛主席,总结了自己在建国以后参加革命的得失,并附了一篇1949年冬所写的《六十岁总结》。

毛主席看了以后,特意写了封信给张治中,语气虽然柔和了很多,但也有些批评的意味:

“我的高兴,不是在你的世界观方面。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距离的。高兴是在作品的气氛方面,是在使人能看到作者的新的若干点方面,是在你还有向前进取的意愿方面。”

张治中很不能理解,毛主席所说的“我们的世界观有距离”的话,后来还当面问起。

毛主席则直截了当的告诉他:

“你在《六十岁总结》曾说,你对阶级斗争的观念是很模糊的,但是今年写的《自我检查书》里怎么没有提到?你对阶级斗争还没有搞清楚吧?”

张治中仍旧不能理解,同时他对民革中央的“反右”颇有看法,张治中的发言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事后遭遇了多数的批评。

后来还是毛主席、周总理出面干预,才使得张治中幸免于难。

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张治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张治中也被抄家,家里的一些东西被贴上封条,陆续被拉走,甚至于后来张治中回家站在台阶上,红卫兵就直接冲进来,什么人也不问,什么原由也不说。

张治中很苦恼,后来他对秘书余湛邦说:

“今后若干年,这将是一个大笑话。”

幸运的是,因为有周总理的保护,张治中才安然无恙。

1966年,周总理安排张治中等一批人住进了解放军总院,名义上治疗,实际上是把他们保护起来,不让外界的人接触他们。

张治中心里上的苦是没办法对外人说的,陈老总那时也去劝他:

“这是群众运动,没办法。”

当时不少老干部都被打倒,张治中很不理解,还多次写信给毛主席。

彭老总被打倒以后,张治中写了封万言长信,历数彭老总过去的功绩,但这封信后来被周总理扣了下来。

张治中那时在广州休养,周总理特意派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高登榜去探望,还嘱咐他:

“你写的信主席收到了,请放心。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剩下的事我来办。”

实际上,这也是周总理在保护张治中。

1967年以后,几位元帅陆续被打倒,张治中的内心就更加苦闷。

张治中晚年的身体很不好,一多半都是因为当年一些老朋友陆续都受到了影响,心中郁闷所致,就连张治中的女儿也认为,父亲身体很好,根本没什么病,只是长期不愉快。

同年国庆节,张治中强撑身体,坐着轮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并强烈要求见毛主席一面,家里人也拗不过他,只要推着他去见毛主席。

一见面,张治中就说:

“主席啊,你走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了。我一向认为共产党的干部都是好的,怎么一下子这么多好干部都变成走资派了?”

……

本来毛主席是坐着的,一听张治中说这话,站了起来宽慰他:

“文白兄啊,你放心吧,我们可以甄别嘛!”

张治中也强撑着身体站起来,两人就这么站着,四目相对,没再说一句话。

毛主席对张治中的身体情况还是很关心的,一听说他病了,还特意派人送来了东北最好的人参,并且经常请他们一家到中南海吃饭。

可即便如此,毛主席没有办法化解张治中郁结的内心。

周总理对张治中的处境很是关心,但也仅仅只是在保障人身安全上,张治中对此始终很感激,但周总理越是如此,张治中就越是对他的处境担忧。

据张治中子女回忆:

“周伯伯曾劝父亲,党内的事情,你最好少管算了。”

至此以后,张治中不再过问政治,每天只是往返医院和寓所。

1969年4月3日,张治中因病情恶化去世,享年79岁。

尽管张治中的岁数已经不算小,但家人们普遍认为,是他晚年的心情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张治中去世后,有关部门的领导建议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但周总理不同意,提出一定要搞一个,他本人不但要参加,还要设法通知张治中生前的一些好友参加。

可真到了遗体告别仪式当天,来的人也不算多。

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其他人不是不想来,也许是根本就来不了。

周总理对张治中的身后事安排的很细致,直至去世,周总理也一直记得张治中的亲属,特意叮嘱童小鹏给他们拨一笔款子。

0 阅读:39
漫步史书

漫步史书

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