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采12小时:“割肉”也不想丢标

轻食生活实验健言 2024-02-06 03:29:05
1. 点击↑↑蓝字进入“健言”主页

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降价幅度为史上第二大。(视觉中国 | 图)

集采采购周期首次延长到四年,进一步保障了医疗机构用药的稳定性,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药企“丢标”,未来四年间,只能眼睁睁望着巨大的市场份额“靠边站”。

企业选区会有多重考虑,“第一看供区医院报量有多大,第二看省份市场容量,第三看企业对不同区域的重视程度”。确定药品主供备供区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集采药不能及时足量供应或中选企业取消中选资格等情况。

“国家药品集采从最开始的大品种为主,到现在已经进展到临床认为有必要覆盖的品种也都包括进去了。”现在医疗机构都很关心下一步如何更好地科学用药和合理用药。

南方周末记者 | 黄思卓

责任编辑 | 曹海东

如果12个小时内决定未来四年公司的市场份额,你怎么选?

2023年11月6日星期一早晨,上海气温骤降,但奉贤区会议中心门外人头攒动、讨论火热。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正在这里进行,携带密封报价信息材料的各家药企代表焦急候场。

“我们的药物品种有十个厂家一起竞标,竞争比较激烈,(采购长周期)既是诱惑,也是挑战,我个人认为会促使企业的报价进一步下探。”来自河南商丘的一位药企代表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该企业是第一次参加国家药品集采,从半年前通过一致性评价起就开始着手准备本轮申报。

八点开始,企业代表涌入会议中心一楼。12小时之内,共计262家企业的382个产品参与投标,公证处工作人员会将每家药企的品规和报价一一启封、公示并宣读,随后出炉拟中选名单;拟中选药企随即转场,到另一酒店会议中心等候——根据药品顺序分组入场,对未来四年采购周期内的供应区域作出选择和确认。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现场内外还有药品配送、地方国企等相关企业翘首以待。这些企业虽然本身不参加此次集采,但也很期待第九批集采的结果,尤其是能和中选药企碰撞出一些合作的商机。

11月6日19时许,国家医保局宣布,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182亿元——降价幅度为史上第二大,仅次于此前最高纪录4+7试点后的第一次国采(59%)。

01

一旦丢标,未来四年“靠边站”

第九批集采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当前正值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期,备受关注的阿奇霉素口服混悬剂也在此次集采名单之列。

和前八批集采不一样的是,一旦中选,采购周期从两年延长为四年,即从执行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相比往年,这对药企的吸引力更大。11月6日上午很多企业代表等候申报时,不断讨论采购周期延长的话题。

候场时,抱着一沓厚厚书面文件的江西一家药企代表面露难色。“第八批集采时,我们有个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独家产品没中选,市场上大部分的量就被几家中标企业‘瓜分’。所以参加这次集采,我们即使‘割肉’也不想丢标,要保住生产线。”

中寰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衡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们申报的三个产品拟中选两个,“都是刚引进中国市场不久的新产品,也是诊疗指南的推荐药物,虽然如今的市场销售额不大,但是预计未来四年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考虑到患者用药可及性和医院会优先选用中标企业的集采药,我们为这次集采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介绍,集采的采购周期首次延长到四年,进一步保障了医疗机构用药的稳定性,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药企“丢标”,未来四年间,只能眼睁睁望着巨大的市场份额“靠边站”,“国家药品集采就是量大且稳定,供应周期长,企业必须用价格换量、保供”。

根据国家医保局通报,参与本次集采的医药企业中,205家企业的266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包括200家国内药企的260个产品,5家国际药企的6个产品(包括1个原研药和5个进口仿制药),投标企业拟中选比例约78%,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拟中选。

治疗心律失常的胺碘酮注射剂、用于抢救休克的多巴胺注射剂、用于催产的缩宫素注射剂等5种短缺药品和急抢救药品,通过“带量”采购方式稳定企业预期,实现保障供应与合理降价的多元目标平衡。

2023年11月6日上午,药企代表在上海奉贤区会议中心一楼提交申报材料。(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摄)

02鏖战:药企供区之争

11月6日上午,申报材料受理和申报信息公开结束后,拟中选企业们还不能放松神经,因为当日下午他们将迎来另一场“鏖战”——供应区域选择和确认。

根据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2023年10月13日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拟中选企业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主供地区,第一顺位企业优先在供应地区中选择1个地区,所有拟中选企业按顺位依次确认剩余地区,每家企业每次选择1个地区,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地区选择确认完毕。备供区域的选择程序类似。

同时,所有药品在各省份地区不同规格的采购量也一并公布,可供申报企业依此制定选区策略。

11月6日下午,选区现场准备了两间大型会议室,一间供企业代表候场,另一间用于确认供应区域信息。主办方按照药品品种逐一叫号,查验身份证和授权书后,企业分组入场选区。这个过程从当日14时左右开始,一直持续至晚上。

齐鲁制药集团销售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田勇对南方周末记者坦言,企业选区会有多重考虑,“第一看供区医院报量有多大,第二看省份市场容量,第三看企业对不同区域的重视程度,比如企业倾向于选北上广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再比如我们山东企业当然想选自己家门口的区域,但也可能选不上,被顺位高的企业选走了”。

也有企业代表提到,个别西部省份由于报量较低、配送成本较高,可能并非选区环节的“香饽饽”。

南方周末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第一轮企业进入会议厅择区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陆续有人出来。药企代表要根据竞争对手的选区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选区方案,有人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择区情况,也把其他顺位的企业择区情况一并做了备注,写满字的笔记引得围观者竞相拍照。

确定药品主供备供区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集采药不能及时足量供应或中选企业取消中选资格等情况。

“从今年(集采药保供)情况来看,比以前要好很多。”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高晓燕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也表示,医院都希望集采药品能保质保量供应,这需要长效机制的保障,包括相关部门做好中标企业的监督和评价。

2023年11月6日下午至晚上,拟中选企业按药品品种分组入场并选择供应区域。(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摄)

03

科学用药和合理用药引关注

“国家药品集采从最开始的大品种为主,到现在已经进展到临床认为有必要覆盖的品种也都包括进去了。每一批的落地执行中,瑞金医院覆盖的品种是比较多的,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前五批集采药的采购周期,第六批正在进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以下简称瑞金医院)药剂科主任卞晓岚表示,现在医疗机构都很关心下一步如何更好地科学用药和合理用药。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表示,集采常态化开展,临床医生端也已经对集采仿制药的疗效观察一段时间了,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医生会结合诊疗指南和患者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

针对集采中选仿制药疗效或不如原研药的一些声音,宣武医院牵头多家研究实力较强的医院,分批进行集采中选仿制药的真实世界研究。最近公布的一项覆盖全国16省29家医疗机构、约14万真实病例的研究显示,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详见南方周末10月22日报道《14万病例,2年PK,集采仿制药疗效和安全性怎么样?》)。

“目前来看,(集采中选仿制药和原研药)差异都在可控范围内。而且不同医院的药品配备会根据实际情况略有不同,我们医院倾向于集采药和原研药都配备,以患者为中心,结合他们的疾病进展、过往用药等情况,综合考虑用药方案。”卞晓岚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瑞金医院根据临床特色,选择内分泌代谢相关药品和心脑血管类药品,参与了宣武医院牵头的第二、三批国家集采中选仿制药品真实世界研究。卞晓岚表示,现在评价体系和工具越来越多,比如上海在做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体系,以后会有相关研究公布。

张兰介绍,第四、五批国家集采中选仿制药品真实世界研究已经启动,未来原始数据的采集和上报流程会更加完善,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支撑。

视觉 | 实习生:赵睿佳本文首发于2023年11月11日南方周末转载、提供新闻线索请在后台留言

0 阅读:0

轻食生活实验健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