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局逆袭》一书中,序言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
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如果你什麽都没有,也许只有靠格局了。
做人,最可怕的不是兜裡没钱,也不是没本事,而是自身没有格局。人生在世,有万般可能,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其人生的长度和高度。
格局越小,生活越难商朝末期著名军事家姜子牙曾说:
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
贫瘠的土地是难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水浅的地方,大鱼也难以存活。人生在世,若自身格局不大,眼界不高,即便奔忙一生终会一事无成。
美国富翁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清崎有个女记者朋友,为人格局不大,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她向清崎吐槽自己的文章很受读者喜爱,但用心写的新书却一本也卖不出。这令她很痛苦,如今只能靠报纸那微薄的收入生活,无法实现财务自由。清崎建议她去学习市场营销,她当即斥责清崎将自己与销售人员混为一谈,她觉得身为作家要有自己的尊严和坚守,绝不能涉足销售这种简单的工作。清崎深感痛心,他觉得对方的事业观太狭隘,格局太小,缺乏大局思维。若她能放大格局,掌握市场运作能力,新书自然能畅销,生活也不会这麽难。
诚然,格局小的人,无论吃再多苦,受再多累,也难以撑起一个幸福的人生。一个发现自己买东西比别人贵20块钱就耿耿于怀的人,格局只值20块钱。乞丐不羡慕富翁,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那他终生也只会是个乞丐。眼界不够开阔的人,只会沉沦于人生的烂事,被现实碾压,生活愈发困难。唯有将眼光放长远,将内心磨炼得够强大,最终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爱抱怨,没远见抱怨现状,只关注眼前的小利小益的人,没有远见。特别爱计较,不能吃一点亏。例如:很多人,在公司上班,贪图眼前的安逸,动不动就倦怠,以每天偷了多长时间的懒为荣,为轻鬆地拿到了工资而沾沾自喜。如若老板交代他一些事,他会抱怨薪水少,不愿付出。当积极进取的那些人成为了他的上司,又开始埋怨上天不公,同是一批进公司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待遇,总说人家运气好,嫌弃领导不重用。
没有远见的人,只关注自己眼前的利益,喜欢抱怨得失,抱怨现状,从不在自身找原因,不努力提升自己。自己没有真本事,还不思进取,怨天怨地。
陈澹然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没有远见和模式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从不会把目光放长远,不会为自己未雨绸缪。
喜欢炫耀,爱比较越是炫耀自己,越是会显露出自身的能力浅薄。这样的人,很容易骄傲自满,无法持续进步。《知否》中的墨兰,虽是庐女,但处处跟嫡女比较。她觉得自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深受父亲宠爱,就应该得到家中最好的资源。但她得到了并不珍惜,不去认真学习实用的东西,总是想着如何讨男人欢心,与姊妹钩心斗角,为了高嫁,把娘家人全都算计了进去。看似精明,实则没有远见。比来比去,家中姊妹婚姻中虽有些小小波折,但都能顶门立户,得偿所愿。只有她,跟家裡的妾室斗智,整日鸡飞狗跳,没有一天好日子过。
没有远见的人,特别爱炫耀自己取得的那一点小成绩,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听不进去他人的建议。有能力之人,往往懂得收敛低调,不喜欢与他人争高低,而是厚积薄发,踏实安稳地过自己的日子。
爱贬低他人生活中,有一类人,喜欢说贬低别人的话,觉得天底下的人都不如他,总能挑出别人的错,喜欢把所有人都说得一无是处,以此提升自己的形象。习惯性地到处编排他人的不是,以为这样就能拉关系,能有更好的发展。真正厉害的人,一眼就能看穿这样的人心地不善良,格局小,层次低。眼裡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说别人的坏话,其实是害怕对方把他比下去。不管他说的那些话是真是假,在格局上,就已经逊色一筹了。而且,很喜欢拿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的弱点做比较,总想表现出一副比别人强的样子,其实是内心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因为知道自己没有竞争力的人,才会用这种卑鄙的手段,企图俘获人心。爱贬低别人的人,特别自傲,瞧不起任何人,以成功者自居,会说其他人的坏话。
格局越大,人生越顺知乎上有热门话题:什麽是格局?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面对同一件事,认知维度不同,思考层面也不同。能不被物质所束缚,也不为鸡毛蒜皮所困,拨开浮云见月明,这就是格局。
诚然,一个拥有大格局的人,大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从大局思考问题。他们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与苦难,即便身处低谷也能绝处逢生。
《乔家大院》中,乔致庸之所以能让乔家成为商业传奇,就在于他的格局。出生商贾之家的乔致庸,不喜经商,本想通过考取功名走上仕途来实现梦想。然而,哥哥因病过世,他无奈只能接手家族的烂摊子,走上经商的道路。在发现人才流失的奇怪现象后,他当即大刀阔斧地革新,提出了“顶身股”。“乔氏集团”的伙计们有了股份,自然会对乔家的生意更上心,激发积极性。之后,他又先后在多地开设分号,经营范围包括粮、茶、钱当四个行业。当意识到钱币无法流通的问题时,他开始佈置,让乔家票务在全国遍地开花。经历了多年坎坷,同业挤兑,朝廷封锁,最终实现了“汇通天下,货通天下”。在他的带领下,乔家子弟个个恪守家规,勤勉朴素,家业才如此兴旺。
乔致庸能取得如此成就,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他背后蕴藏大格局。眼界低,格局小的人,目之所急皆是鸡零狗碎,终究只能甘于平凡。一个人只有放大人生格局,才能不断进行自我突破,未来的路才能宽。真正大格局的人,凡事能从大局出发,看得长远,生活也会越来越顺。
格局,决定结局小说《冰与火之歌》裡,提利昂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格局的人,可以拥有一千种的人生。
一个人能达到怎样的高度,皆由格局和眼界决定。格局不同,结局自然不同。格局大了,世界就大了,更容易成功;格局小了,只会固步自封,陷入困境。
很久以前,有三个同村的年轻人,为了改善生活,结伴外出寻找致富的机会。路过一偏远山区时,他们发现此地栽培的苹果实与市面相比更饱满,口味绝佳。三人内心一阵大喜,觉得自己发现了商机,可以用苹果大赚一笔。第一个人当即从此地进购苹果,再运出去贩卖,不负所望地狠赚了一笔;第二个人认为是苹果苗品种优势,便大量收购当地果苗,回乡自己种植苹果;第三个人经过几天的观察,临走前只带走了一捧果树下的泥土。几年后,三人再次相遇,赫然发现彼此的命运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第一个人十年如一日地在贩卖水果,有赚有赔,生活也不稳定;第二个人经过几年的种植,苹果的成色一年不如一年,收入逐渐走下坡路;第三个人则找专业人员研究带回来的土壤,分析成分,做模拟实验,最终他成功掌握了培育优质苹果的奥秘,成立了生产优质苹果的龙头企业。
很多时候,一个人终其一生之所以碌碌无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格局。人生在世,要有所成就,就得不断修炼自己,提升格局,才能有无限可能。拥有什麽样的格局,就能成就什麽样的人生。人若放大格局,成功自会青睐。裡说的那样: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人生之所以总是充满痛苦,只因自身格局不高,总是被鸡毛蒜皮所左右。成大事的人,往往目光高远,胸怀大格局,终能无惧人生起落,笑对风雨。
为什麽不快乐?人活一辈子,为什麽不快乐?不妨先来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著名球星梅塔·沃尔德·皮斯的。皮斯曾是美国最出色的篮球运动员之一,但在25岁这年,他的职业生涯却意外走了下坡路。在一次NBA比赛中,有位球迷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要输了,一气之下将手中的纸杯砸向地上,没想到,这一砸刚好砸到了皮斯身上。皮斯瞬间怒火中烧,他随手揪下一个无辜的球迷,对其拳打脚踢。这次误伤,激怒了无数美国民众,最后甚至演变成NBA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斗殴事件。比赛结束后,皮斯陷入舆论的漩涡,受到无数球迷的攻击谩骂,而他的职业生涯也因为这件小事,被迫走向了终点。
另一个故事,来自媒体人格总。多年前,格总曾经遇到一个客户,他身家过亿,照理来说人生应该很惬意。
格总和他接触之后才发现,他的生活处处都不顺心。
有一次,格总和客户约定好日期签合约。可是到了约定时间,客户迟迟没有现身。格总跑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场所,最终在停车场找到了他。
原来是客户在停车场停车时与人起争执,耽搁了时间。当时他把车停在了两辆车中间,但是下车的时候有些不方便。客户见状,旁若无人地骂出了声。没想到,左边车上有人听到他的嚷嚷,摇下车窗回怼了两句。客户听完,一下子火冒三丈。他站在停车场和人家对骂,差点还动起手来。直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在场的人好言相劝,客户才勉强消气。
事后,客户开始和格总谈项目。原本说好的条款,到了签订合约的时候,客户又开始挑毛拣刺。他坚持要按自己的想法签订合约,遭到格总拒绝后立马破口大骂。无奈之下,格总停止与他合作。
后来,格总听说那位客户在和别家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仍旧是一副臭脸,恶名传遍了整个产业。
为什麽讲这两个故事呢?因为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活得不快乐,并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格局太小。别人随口的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气急败坏;别人无意的一个举动,就能让他们恼羞成怒。只要生活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他们就会反复琢磨、无限放大。他们不是让自己别扭,就是让别人难受。这样的人,即便是声名远播,即便是家财万贯,活得也是心烦意乱。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人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苟且。人一旦格局不够,世上的烦心事就格外之多。
电视剧《老酒馆》里,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酒馆的常客,每次去喝酒,总喜欢坐在角落里,看街边人来人往。有无赖酒客往他酒壶里兑白水,他发现后也不生气,反而自顾自品尝白水。有人不小心踩了他的脚,他笑着回应说:“是我对不起您,耽误您的双脚落地了。”别人抱歉地问他有没有被踩疼,他大方说了句:“我鞋大!”
什么都不放心上的老人,却是整个酒馆里活得最舒心的人。古语有云:心中有江海,眼里无是非。格局大的人,不会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更不会为了无端的矛盾,就影响自己的心情。再多的烦恼,都能被他们用一颗广阔的心胸化解,并浸润成生命中的涵养与修为。
1894年,萧伯纳的新作《武器与人》发表,获得了无数读者的好评。皇家大剧院随之安排了一场甚为隆重的公演。公演还没开始的时候,观众纷纷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于是,萧伯纳走上台,准备发表演说。
没想到话没说几句,台下冲出一个无礼之徒,对着萧伯纳大声讽刺说:“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一瞬间,整个剧院寂静一片,观众们屏住呼吸,盯着萧伯纳的表情。
没想到,萧伯纳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回复说:“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俩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跟你意见一致,我们也没法禁止这场演出,不如等我演完再说?”
话音刚落,全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纷纷称赞萧伯纳博大的胸怀,而这次的插曲也让萧伯纳赢得了更多读者的尊重与支持。里面有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微风吹过竹林,竹叶也跟着摇曳。当风吹过后,竹林迅速回归宁静。大雁掠过水潭,水面会映射着大雁的身影,但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一个人若是心胸足够宽阔,那么即便他遭遇的烦心事再多,也会被自己博大的胸怀冲刷干净。格局大,所有的问题都不足为提了。
稻盛和夫说过:“人生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人活于世,气恼抱怨、纠结惆怅是本能,但是真正优秀的人,却能够不断修炼自我,扩大格局,让自己越活越舒心。
在北京的龙泉寺,有位道高僧。他刚学佛的时候,经常被人使唤。兄弟叫他扫地,他就得去扫地;师兄叫他清厕,他就得去清厕。刚开始的时候,他心里很不服气,觉得师兄故意刁难自己,因此心里反感不已。可一段时间后,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干这些事情,就是不停蹲下和弯腰,这是改掉傲慢、放下自我的一个好方法。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每天和泥土、屎尿接触,慢慢觉得美和丑、干净和肮脏,自我和他人的分别心就消失了。顿悟后的他,不再为了那些琐事气恼。他每天修身养性,要求自己以包容之心接纳万物,最终成为一代高僧。
馀秋雨说:“人的生命版图一大,就不会在琐碎装饰上沉陷。因为当你跳脱自我,以更高的视野看待问题,一切就显得渺不足道了。”曾经遇过的破事,不再令你愤愤不平;眼前寸的得失,也不再影响你的心情。因为你知道,不计较、不纠缠,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成全。
▽听过一句话:“一粒盐放进一杯水里,水马上变得又苦又咸;放进湖里,水质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说人生是一把盐,那么它的滋味取决于盛它的容器。痛苦的根源不在别处,而是你自己格局太小。总是为了小事愤愤不平,为了琐事心生怨恨,就会给自己画地为牢。而当你不断拓宽自身的格局,所有的烦恼都会变得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