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和内卷成为社会常态
亲身经历了因健康码异常而迟迟不能回到居住的城市,被迫在驻留地干等数天的焦灼和无奈之后,我才切身体会到想要自由出行多么不容易。
如今,健康码已成为出门的必要凭证。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绿码寸步难行。这不禁使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健康码绿码成为人们自由出行的一大保障,其附带的弊端有谁认真想过呢?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健康码的附加伤害是否必要,或许值得商榷。
再一个多月,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就满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丝毫看不到病毒彻底消失的希望,反而逐渐“习惯”了每日戴着口罩出门。当口罩成为必需品的时候,我们不由得会发出:“自由呼吸多么令人怀念”的感叹。
这两天,韩国首尔梨泰院万圣节庆典活动上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150多人死亡,140多人受伤。这样的消息不禁令全球感到震惊,同时也让人无限唏嘘:事故带走的不只是150多个年轻又鲜活的生命,更有对疫情下大型聚众活动的残酷警示。
网上不少人批评称,疫情期间不该参与这种大型活动,好好在家不好吗,凑什么热闹?
可换个角度想想,自疫情以来,人们可以参与的大型活动又有多少呢?很多人因封控和隔离不能自由活动,对自由的渴望变得无比强烈。因一时冲动而忘乎所以,便可以理解了。而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也至少不该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冷眼旁观或者横眉冷笑。
经济的发展需要人员的流动,而只有人员随意流动,才能产生更多经济活动,人们的收入才会增加,企业才能长续发展,地方经济和国家GDP才能增长。如此浅显的道理,相信每个人都明白。当疫情袭来,人员的正常流动受限,那么势必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全球富豪财富缩水,大型企业股票下探,看似与普罗大众无关,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而只有当置身其中的时候,你才会对企业大量裁员,员工“内卷”加剧有更深刻的体会。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们收入持续提升的动力明显变弱了。有不少人发现工作不好找了,薪资不容易涨了,这样的现象恐怕只是开始。疫情冲击下,最先倒下的一大批中小企业,释放了不少劳动力,这让劳动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当员工性价比成为企业招聘的目标,当榨干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成为企业经营的信条,那么“内卷”将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据统计,全球各国劳动时间排名中,中国以2200小时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墨西哥,中国的工作时间和强度是欧美国家的两倍。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内卷”程度只会继续加剧。
如今为何大家不再讨论996,或者说有关声音变弱了,不是因为企业屈服了,而是因为员工都沉默了,因为你不996,总有人996,甚至007。对于乙方公司而言,这样的现象尤为明显。
当甲方都跟着一起“卷”,不分日夜、不分周末,为了部门KPI,各种“舍家忘我”的时候,作为乙方,你有什么理由下班就“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当然,甲方的“卷”未必是真的志向远大,很多时候,他们不过是为了向上级展示“自己多么忙,多么热爱工作”;很多时候,他们的各种熬夜加班,看似“很上进”,实际也不过是重复做无用功或混日子。而反复折腾乙方,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作为甲方的“优越感”。
如果甲方的客户市场好,对于乙方来说,这样的付出也值得了。怕就怕市场不好,甲方预算缩减,而对乙方的要求不减,结果便是无数个熬夜加班改出来的方案,最后仍旧“竹篮打水一场空”——拿不到甲方的营销预算,自己却赔个底朝天。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变差,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正变得越来越高。
结语
面对当下的环境,坦白说,个人能做的选择很少。要么忍着,要么另谋出路,而新的出路未必会比现在的情况好多少。
疫情会将很多企业打回原形,也会让很多人放弃幻想。当疫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恐怕只有时间是唯一的解药。
经年回首,我们或许会对今天的市场环境和个人命运感慨万千。而拉长时间维度看,新冠疫情对社会造成的冲击,恐怕也只是漫长历史的一个小注脚而已。当你被隔离或者被弹窗挡在归家的路上,想想那些没有工作和收入的人,或许你心里会稍微平衡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