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正在“全民化”,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中,两个人里就有一个近视,大学生中近视率更是接近90%。
近视的烦恼数不胜数:忘带眼镜就是睁眼瞎,夏天出汗眼镜易滑落,冬天遇热起水雾……
可能是近视的人群太过庞大,或是近视将伴随终身的真相太过残忍,民间一直有一个让人感到安慰的“传言”:
近视年轻时麻烦,但还好,老了以后就不会得老花眼了!
近视是看远不清楚,老花是看近不清楚,如果得了老花,正好相互抵消,听起来还有点道理是不是?
那么,这个传言是真的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近视和老花的本质。
01
近视和老花的本质
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大概有80%的外界信息,我们都是通过视觉获取的。
其中人眼内部的一重要组织——晶状体,它能灵活快速聚焦不同视野范围远中近的物体,如同相机的调焦镜头。
什么是“近视眼”?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
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
近视最为熟知的症状,就是看近处基本正常,看远处视物模糊。随着近视度数增加,还会伴随视物遮挡、视物变形、飞蚊症其他视觉症状。
什么是“老花眼”?
老花眼(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
因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调节能力降低,睫状肌收缩能力弱,导致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
主要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模糊、眼睛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及伴生头痛等症状。
虽然名字里有个“老”字,但老视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有。大约到了40岁以后,大部分人会开始出现老花眼。
可以看出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连获病原理都不一样!
02
老花、近视的区别是啥
1.病理不同
近视多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异常所致,而老视则完全是因为晶状体屈光能力减退。
2.典型症状不同
近视眼是看近的物体能看清楚、看远的不清楚;而老花眼是看近的物体不清楚,看远的和原来一样。
3.多发群体不同
近视常发生在青少年群体,而老视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群体。
搞清楚了这些,我们再来说说,得了近视,真的就不会老花了吗?
03
老花+近视=?
老花是你我都逃不过的劫
随着年龄增长,人会慢慢衰老,眼睛也是如此。人可以不近视,但逃不过老花,“老花眼”的出现,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近视和老花不能抵消
再说一次,近视是由于屈光不正,而老花则是晶状体退化和失去弹性,它们从病理上根本不同,所以不能抵消!
虽然老花眼“虽迟但到”,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如果你没有近视,那就好好准备一副老花镜吧;如果你有近视,那么情况就会相对复杂一些,需要综合考虑近视程度和老视程度。
如果是轻度近视,那么老花会比普通患者稍轻,初期看近处时可能不需要戴眼镜。但随年龄增长,可能还是需要佩戴老花镜。
如果是高度近视,出现老花后,可能面临“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准备两副度数不同的眼镜,随机应变。
所以不要因为近视而侥幸,小心老了之后,左手一副近视镜,右手一副老花镜。
04
护眼贴士
人生对近视眼就是这么不友好!所以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保护双眼呢?
➤ 经常眨眼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手机、平板不离手,专注地盯着电子屏幕。这样会使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睛干涩、疲劳。
实际上,在每一次眨眼中,泪膜都会覆盖眼球表面,让眼睛保持湿润,减少泪液蒸发。因此,我们不妨好好利用这种天然的“湿润剂”,多眨眨眼睛。
➤ 适当远眺
读书、看报一段时间以后,可以适当远眺,看看窗外的绿色植被,让眼睛得到放松。
➤ 合理用眼
无论是看书、看电视还是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都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视疲劳。同时,闭目眼神对眼睛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