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痨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鲁迅先生笔下吃人血馒头治病的华小栓,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得的都是这种病。所谓“痨病”,其实是结核病的俗称。
在现实生活中,鲁迅、契诃夫、肖邦、卡夫卡、雪莱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艺术家,也均因结核病而英年早逝。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关于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01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又叫“痨病”、“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俗称“肺痨”,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患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02
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容易在人群中发生传播。
一般来说,有咳嗽症状、病原学检测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据调查,平均一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口密集、通风不良等环境下,更容易造成传播。
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唱歌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那些带菌的小小飞沫可以长时间漂浮在空气里,结核菌又比较顽固,健康人吸入这些小小飞沫,就有可能感染上结核菌。
03
感染结核病后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如果咳嗽、咳痰在两周以上,要注意排查是否为结核病。
值得注意的是,肺结核往往会合并感染,比如肺结核病人经常感冒、肺炎。而长期感冒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这时候也容易受到结核杆菌入侵,引起肺结核。因此,长期感冒要小心预防肺结核。而近期内反复感冒达1个月以上、久治不愈也应该小心肺结核。
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04
如何防治结核病
如果得了肺结核,及时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对于普通人来说,预防肺结核我们需要做好以下这几点: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5.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接种对象为新生儿,主要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